健康教育在人工流产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10-06付敏
付敏
【摘 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人工流产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行人工流产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经护理两组SAS及SDS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行人工流产术患者,可显著降低其抑郁、焦虑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健康教育;抑郁;焦虑
人工流產术是避孕失败后一种常见的补救措施,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在妊娠14周以内采用手术方法终止妊娠;因其方便安全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1]。本研究将健康教育应用于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中,取得较好效果,现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行人工流产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术前均经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无手术禁忌证,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选药物过敏者,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患者,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其中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7.8±2.9)岁;孕6~11周,平均孕周(7.8±1.2)周;孕次1~4次,平均孕次(2.3±0.9)次;已婚41例,未婚9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及以上41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入院指导、病情观察、常规处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具体如下:1)术前教育:术前护理人员进行自我介绍,取得患者信任,帮助患者熟悉环境,充分尊重患者隐私权,告知家属多关心、爱护、陪伴患者;发放健康须知,讲解手术相关知识,耐心回答患者问题,帮助患者了解手术,提高配合度;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排解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耐心倾听患者诉求,尽量满足患者需求,可适当放舒缓音乐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告知手术技术成熟性及优越性,解除患者后顾之忧;做好呼吸放松训练。2) 术中护理: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做好配合,手术医师应动作轻柔,对子宫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减少损伤;术中医护人员不谈论与手术无关及涉及患者隐私话题,充分尊重患者;术中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3)术后教育:手术结束确认手术无异常后帮助患者穿好衣服,整理手术器械,待患者恢复意识后告知术中情况及手术成功,安抚患者情绪,送入观察室休息2h;人流手术对患者身心都是一种损耗,因此,术后应针对每位患者具体情况做好营养指导,忌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嘱患者多食富含锌、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有利于提升免疫力,确保机体早期康复;嘱患者术后12h禁止从事复杂或有危险动作,术后持续3~5d卧床休息,保证足够睡眠,半月内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忌动冷水。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及卫生巾,做好个人卫生,术后30d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密切关注体温、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如患者无明显腹痛、体温正常,可适当下床活动;如患者出现发热、腹痛、阴道流血量超过月经量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白带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回院复诊。再次宣传流产后避孕知识以预防再次意外妊娠,讲解如何正确避孕,指导患者正确避孕,切勿将人流视为一种避孕节育的措施,术后有怀孕需求者需避孕6个月以上。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心理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分析。
1.4 评价标准
心理情况从焦虑及抑郁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焦虑及抑郁情况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SAS及SDS得分与焦虑及抑郁程度成正比[2]。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量表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AS及SDS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及SDS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护理两组SAS及SDS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人流综合征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多数进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出于对手术效果、再生育及预后等方面的担忧,常出现紧张、情绪不稳、应激反应增强及生理功能反应减退,增加了发生人流综合征的风险[3]。健康教育是一种依托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护理新模式,通过了解患者需求,从患者实际出发,进行针对性的系统的健康教育[4];从术前、术中及术后包括心理、生理及饮食指导等多个领域,既稳定了患者情绪,提升疾病认知度,提高手术配合度;又提升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并了解正确避孕方式,有利于预防意外妊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应用于行人工流产术患者,可显著降低其抑郁、焦虑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金丽华.妇科门诊无痛人工流产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5):132-133.
[2]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16-421,442-443.
[3] 刘东波.护理程序在人工流产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7):216.
[4] 邱惠玲.健康教育在计划生育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07):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