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姜灸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10-06付丽君智海燕
付丽君 智海燕
【摘 要】 目的:探讨堆姜灸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住院诊治的128例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加堆姜灸组)64例和对照组(单纯中药组)64例。对照组口服中药汤劑;治疗组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联合堆姜灸神阙、子宫、气海、关元、中极、天枢、水分等穴位治疗。连续治疗5个疗程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复发率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复发率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堆姜灸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定,操作简便,费用低廉,不良反应少,患者接受程度高。
【关键词】
堆姜灸;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因上生殖道感染而引起的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常表现为下腹部坠胀、酸痛,或痛连腰骶部,可伴有低热、疲劳,带下增多,月经不调,甚至不孕。因其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复发率高,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因此探寻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效疗法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作者通过对本院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住院诊治的128例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堆姜灸联合中药内服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妇科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住院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为非孕及非哺乳期自愿接受相关治疗的已婚妇女。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中药内服加堆姜灸)64例,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40±8.3)岁 ,病程6个月~6年;对照组(单纯中药内服)64例,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9±6.7)岁,病程6个月~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1]中关于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2]选择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主症:小腹冷痛或坠痛,经行腹痛加重,喜热恶寒,得热痛缓,经行延后,经血量少,色黯,带下淋沥;神疲乏力,腰骶部冷痛,小便频数,婚久不孕;舌黯红,苔白腻,脉沉迟。
排除患有严重的心、肺及胃部疾病;肝肾功严重损害;精神疾病;过敏体质;盆腔已形成较大炎性包块需手术治疗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单纯中药内服。以少腹逐瘀汤为主方,主要组成为小茴香10g,干姜5g,延胡索10g,没药10g,当归10g,川芎10g,官桂5g,赤芍10g,蒲黄10g,五灵脂1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150mL温服。治疗时间均为每次月经干净后3天开始治疗,连续7天为1个疗程,下一次月经干净后进行第2个疗程,共5个疗程。根据证候随症加减。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做堆姜灸治疗。具体操作方法是将500g鲜姜切成约5×5mm大小的姜丁,堆放在折叠成四层厚的纯棉毛巾上,嘱患者排空膀胱后平卧于理疗床上,暴露下腹部,然后把堆放姜丁的毛巾平铺于下腹部,主要覆盖神阙、子宫、气海、关元、中极、天枢、水分等穴位,再将30g精细艾绒置于姜丁上,小心点燃艾绒待其慢慢燃烧产生热量,通过这种热力渗透的作用达到祛寒除湿,温经通络,扶正祛邪,行气活血。堆姜灸每日一次,每次连续三柱,治疗时间均为每次月经干净后3d开始治疗,连续7d为1个疗程,下一次月经干净后进行第2个疗程,共5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发布实施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慢性盆腔炎(CPID)的诊断标准。
1.5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正常,停止治疗后1月内未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减轻或有加重,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无改善或有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治疗结束后3月门诊全面复查,评价两组患者的复发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数为61例,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的总有效数为52例,总有效率为8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两组复发率比较
治疗结束后1月门诊全面复查,治疗组复发人数16例,复发率为25%,对照组复发人数34例,复发率为53%,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3 治疗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治疗组堆姜灸治疗中,姜汁过敏1例,轻微烫伤3例,艾叶烟敏感2例。姜汁过敏表现为治疗后局部皮肤轻微发红并略感瘙痒,有少许的斑丘疹,予0.9%的氯化钠溶液擦拭,必要时抗过敏治疗。轻微烫伤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及疼痛,移除姜艾堆,局部冷敷,若有水泡,则刺破排液。艾叶烟敏感出现短暂剧烈呛咳,无呼吸困难,立即离开有烟环境并呼吸新鲜空气后症状消失。(中药内服不良反应少,极少数患者出现月经先期及月经量过多)。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学“带下病”、“妇人腹痛”、“癥瘕”等疾病的范畴。寒湿凝滞型为慢性盆腔炎临床较常见的证候类型。西医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但多产生耐药性,且疗效不佳。中医治疗以“寒者热之”为治则,且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已取得了显著的疗效[3-5]。
本研究中中药以少腹逐瘀汤为主方进行加减。方中小茴香、干姜、官桂温经散寒,补肾通阳,直达下焦;蒲黄、五灵脂、没药、元胡活血祛瘀,行气散结止痛,其中蒲黄生用,重在活血祛瘀,灵脂用炒,重在止痛;当归、川芎乃血中之气药,气行则血行;赤芍化瘀散滞调经,全方共奏温经散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本研究中堆姜灸是在隔姜灸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堆姜灸施灸面积明显增大,艾绒燃烧后的热力渗透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隔姜灸。堆姜灸主要覆盖神阙、子宫、气海、关元、中极、天枢、水分,姜灸上述诸穴,能起到补气血、壮元阳、调冲任、暖下焦、温经通络、驱寒逐湿、行气活血、消肿散结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复发率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复发率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堆姜灸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定,操作简便,费用低廉,不良反应少,患者接受程度高。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4-276.
[2]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新世纪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320-322.
[3] 叶玲,汪慧敏.隔药饼灸为主治疗慢性结缔组织炎[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08):34-35.
[4] 蔡莜亚.针刺加拔罐治疗慢性盆腔炎26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01):726.
[5] 庞聪慧,宋殿荣.慢性盆腔炎用药规律分析[J].山东中医杂志,2011,30(03):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