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

2019-10-06孙绮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孕产妇发生率剖宫产

孙绮

【摘 要】 目的:分析孕产妇以不同方式分娩对自身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针对目标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65例孕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均以剖宫产形式分娩,观察组产妇均自然分娩,对比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住院总时长(3.95±1.21)d明显短于对照组(9.12±1.22)d(t=17.1520,P<0.05),且产时输血(3.03%)、损伤(0.00%)、产后发生出血(0.00%)、褥疮感染(3.03%)、尿潴留(3.03%)等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1047,P<0.05)。两组新生儿均未出现重度窒息情况,观察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21.88%(χ2=5.3455,P<0.05)。结论:产妇选择剖宫产形式分娩对自身及新生儿的影响较大,因而若产妇身体状况良好,鼓励尽量自然分娩。

【关键词】

不同分娩方式;孕产妇;分娩结局;新生儿

产妇分娩过程较为痛苦,很多女性很难接受,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剖宫产技术得到了改进与完善,受到越来越多产妇的认可。多数产妇因恐惧分娩疼痛等原因更愿意选择剖宫产形式分娩[1]。然而,术后产妇易出现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另外,剖宫产对新生儿的健康及成长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因而,如产妇身体状况良好,应尽量鼓励其以自然方式分娩[2]。本文作者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65例孕产妇为目标,比较不同分娩形式对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针对目标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65例孕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总计产妇32例,其中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39岁,平均年龄(30.1±1.2)岁,孕周短则36周,长则41周,平均孕周(38.4±1.1)周,其中20例为初产妇,12例为经产妇。观察组总计产妇33例,其中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40岁,平均年龄(30.2±1.3)岁,孕周短则37周,长则40周,平均孕周(38.5±1.2)周,其中22例为初产妇,11例为经产妇。以SPSS 21.0软件对此次研究产妇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许可。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全体产妇均为单胎妊娠;2)全体产妇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妊娠期糖尿病产妇;2)排除胎儿异常产妇;3)排除存在神经疾病产妇。

1.3 方法

对照组均以剖宫产形式分娩,具体内容为:预先准备与产妇血型相匹配的医用血袋,对产妇进行青霉素试敏,安抚产妇情绪。实施剖宫产手术期间,以适量宫缩术促进产妇宫缩,于子宫下段做切口,横向切开子宫,将胎儿取出后清理子宫腔及胎盘,留置导尿管,逐层缝合子宫、腹壁等。

观察组以自然形式分娩,具体内容为:产妇到达分娩时间前,医生为其普及自然分娩的方法,待宫口扩张3cm左右,进入待产室,医护人员为其测量血压、脉搏等,创建静脉通路,以硬膜外麻醉法进行镇痛,待产妇彻底开放宫口后停止麻醉,医护人员从旁指导其加腹压实施分娩。一旦分娩期间出现异常情况,可转至剖宫产。

1.4 观察指标

统计并分析各组产妇分娩情况,记录产妇产时输血、损伤、产后出血、褥疮感染、尿潴留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记录两组产妇住院总时间,进行对比。

以APgar对新生儿情况进行评估,总计10分,分值超过8分表示新生儿出生后各项身体指标正常;分值超过4分低于8分表示新生儿出现轻度窒息情况;分值低于4分表示新生儿出现重度窒息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1.0统计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以卡方值作为检验不良情况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的依据,以t作为检验住院总时间这一计量资料的依据,以P作为检验组间差异的依据,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总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平均住院时长(3.95±1.21)d,对照组产妇平均住院时长(9.12±1.22)d,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1520,P<0.05)。

2.2 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33例总产妇,总计3例产妇出现不良情况,发生率9.0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新生儿情况对比

两组新生儿均为出现重度窒息情况,观察组新生儿轻度窒息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孕产妇在分娩时愿意选择剖宫产形式,尽管目前剖宫产手术已经相对成熟,然而其毕竟属于有创手术,患者术后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尿潴留等,同时产妇术后会留下切口瘢痕,为二次妊娠、分娩留下隐患。较阴道分娩形式相比,剖宫产术后产妇需长时间卧床休养,恢复速率较慢[3]。

分娩形式对产妇本身的影响在于:1)近期影响。产妇接受剖宫产手术后尽管可以短时内减轻痛楚,保障胎儿安全,然而术后患者易发生流血情况,此次研究中,3例剖宫产产妇即发生产后出血问题,而自然分娩产妇未出现产后出血情况。2)远期影响。据相关调查发现,产妇行剖宫产术后2年仍偶尔出现疼痛感,子宫活动受限[4]。

分娩形式对新生儿的影响在于:孕妇行自然分娩期间,子宫有节奏的保持运动,胸廓舒张、受压等均有利于新生儿肺部运动,使其出生后顺利完成气体交换,而一旦行剖宫产分娩,子宫的运动节奏被破坏,新生儿胸廓未受产道挤压,呼吸道黏液容易使气体互换受到阻碍,因而易出现轻度窒息、吸入性肺炎等问题[5]。本次研究结果中,对照组共7例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情况,而观察组仅1例新生儿出现轻度窒息情况,组间差异明显(P<0.05)。

总之,产妇选择剖宫产形式分娩对自身及新生儿的影响较大,因而若产妇身体状况良好,鼓励尽量自然分娩。

参考文献

[1] 余曼,张莹,申斌.双胎妊娠结局及分娩时机与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8,34(11):844-847.

[2] 孙红敏.剖宫产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11):1353-1355.

[3] 王小莎.終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对过期妊娠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8,26(11):1077-1081.

[4] 冯翠琴.妊娠期糖尿病对瘢痕子宫两种分娩方式母婴围产结局影响初探[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09):1602-1603.

[5] 任雪琼.自由体位分娩与传统体位分娩对初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11):2016-2018.

猜你喜欢

孕产妇发生率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心理护理在改善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绪中的应用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在预防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