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2019-10-06姚玉花
姚玉花
【摘 要】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医疗数据进行整理并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以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差异将其划分为对照组(n=129)与观察组(n=129);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种用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中联合采用他汀类药物,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且不会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性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疾病,其中,主要发病群体为高龄患者。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尚未提出较好的根治方法,而减轻患者的病痛与延长患者寿命成为主要的治疗思路。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因西医方式具有用药相对简单、见效快等特点而受到普遍应用。近年来,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引入他汀类药物治疗也逐步受到重视并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1]。为进一步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工作实践,对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方式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与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医疗数据进行整理并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以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差异将其划分为对照组(n=129)与观察组(n=129)。观察组男77例、女52例,平均年龄(66.15±3.50)岁,平均病程(3.78±0.53)年,平均体质量(61.30±2.58)kg;对照组男75例、女54例,平均年龄(66.70±3.56)岁,平均病程(3.60±0.50)年,平均体质量(61.60±2.61)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治疗,并联合血管扩张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钠,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456)治疗:每日1次,每次用药20mg,连续治疗8周。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接受相同的护理服务,如用药指导、疑惑解答、健康知识宣讲以及情绪疏导等。
1.3 评价指标
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其中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是指患者心功能达到I级或以上,相关病症有较大缓解;有效,是指患者心功能达到Ⅱ级或改善幅度超过1级,相关病症有一定的缓解;无效,是指患者的慢性心衰病症未减轻或出现恶化现象。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患者人数×100.0%,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患者人数×100.0%。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目前,我国因慢性心力衰竭致亡的患者越来越多,并且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加强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干预以减轻患者痛苦与缓解病症,是当前的主要治疗思路。在药物干预的过程中西药是主流,近年来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可行性逐步得到认可,在临床上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成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新选项[2]。
近年来,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选用他汀类药物的病例越来越多,并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联合使用他汀类药物其优势体现为:1)他汀类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肌细胞功能与心肌肥大症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2)能够加速心脏自主神经的恢复,并形成对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通过调节患者的副交感神经来恢复受到紊乱的自主神经,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状况。3)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血管紧張素受体含量,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肌收缩功能,能够对心肌纤维化形成阻滞;最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3-4]。4)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他汀类药的应用副作用较少,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苏海燕等指出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使用他汀类药物能够起到心肌功能改善的效果,最终促进患者心脏功能的恢复[5]。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6.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王晶晶通过研究分析后指出,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且用药方式具有安全性[6]。所以,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中联合采用他汀类药物,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且不会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苗永利,林黎娟.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5):12-14.
[2] 李伟.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2):89-91.
[3] 贾焯文,滕显娥,安丽萍.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J].智慧健康,2018,04(36):148-149.
[4] 闫志琳.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03):394-396.
[5] 苏海燕,王克隆.注射用益气复脉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35):70-73.
[6] 王晶晶.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11):1363-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