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思想政治工作在建立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中的作用与地位

2019-10-06唐淑萍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28期
关键词:作风建设灌输问题导向

唐淑萍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法宝。在新时代背景下,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党的作风建设,具有独特的优势。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作风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充分理解和发挥灌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方法的作用,坚持问题导向,抓常抓长,长抓长新,并配合有力的制度建设,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落地见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作风建设;灌输;问题导向;抓常抓长;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8.065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党的法宝,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我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成为发动群众、凝聚力量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党对各项事业领导地位的重要抓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两个维护”和“四个自信”,全面投身“四个伟大”的滚滚洪流,更加需要全党上下坚持共产党人优秀本色,不断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是保持共产党人优秀本色,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而作风建设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人的思想和“三观”问题,作风问题只是人的内心思想消极堕落的外在表现,思想和“三观”问题不解决,作风建设就无法高质量推进。作风建设的治本问题正是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作用的关键领域所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以人为对象,以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思想觉悟为任务的工作。”因此,在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建立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1 新时期作风建设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等相辅相成、互为支撑。作风建设主要包括工作作风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学风建设和生活作风建设。在党的不同的发展时期,作风建设的科学内涵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新时代背景下,党的作风建设应重点着眼于群众工作作风建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遏制和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破解全面从严治党的难题,以崭新的实践凸显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时代意义。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是我党事业发展的必胜法宝,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和成就的经验中都贯穿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党的优良作风。”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党员干部作风正,人民群众心气顺,我党、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没有迈步过去的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就能够实现。“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对党自身提出的道德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较真碰硬,善做善成,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征及其融入作风建设的独特优势

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着眼抓常抓长,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切入点,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确保党员干部思想纯洁,从自身建立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严不实的防火墙。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作风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优势。

2.1 从思想政治工作本质特征看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識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它不仅要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等问题,还要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问题。”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义看,它具有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是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这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然为党的建设服务,必然能够很好的融入作风建设工作中。二是广泛的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是群众性工作,群众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也需要不断的接受思想教育。从这一点上看,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较高的参与度和接受度。作风建设作为全党必须抓常抓长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全党上下及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对提升作风建设实效具有显著优势。

2.2 从当前作风建设面临的形势看

当前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偏差,党性观念淡薄、政治立场不稳,甚至思想迷惘、理想弱化、信念动摇。从本源上看,作风建设是要从思想上让党员干部建立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念,建立起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福祉勇于奉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作风建设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好党员干部思想上的“总开关”问题,从而达到作风建设治标的效果。

2.3 从历史实践来看

思想政治工作抓得紧,党员干部的作风就过硬,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更加紧密,党的事业就发展顺利。我党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革命时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革命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遵循,成就了我党我军与人民群众的情感纽带,为我党取得革命全面胜利极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党员干部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纪律松弛、脱离群众、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有所抬头,人民群众反映较多,挫伤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新一届党中央高屋建瓴,看到了问题症结所在,先后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全党上下党员干部的思想得到了很好的净化,社会风气得到根本好转,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增强,党的事业也取得了新的伟大进步。

3 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入作风建设的基本思路

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自觉性。

3.1 要充分理解和发挥灌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方法的作用

灌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同志说过,“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用良好作风的思想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就会乘虚而入,就会占据党员干部的思想灵魂,党的作风建设就会落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割断,党的事业就会受到影响。而灌输是思想政治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思想政治工作历来就是我党的法宝,要大大方方的讲,决不可遮遮掩掩;要时时讲、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决不可时断时续,搞一阵风。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组织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等主题活动,对净化党员干部思想,扭转党员干部的不正之风起到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通过灌输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灌输要以专题教育、集中教育、广泛宣传与个别谈心谈话方式相结合,要由面到点,由点及面,持之以恒,方可见效。

3.2 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从细处入手,向实处发力,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积小胜为大胜。”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进一步抓好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强化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作风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瞄准问题,找准方法,一事一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 思想政治工作要抓常抓长,长抓常新

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是要从根本上促进人的思想转化,但人的思想转化并建立良好的习惯作风,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长期抓,决不可抓一抓,放一放。另外,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对当前的形势与任务进行准确研判,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认真研究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心理特征,坚持以平等、民主的作风和疏导的方法开展工作,既尊重人、理解人,又关心人、帮助人,切实保障党员、群众的权益。要善于分析、尊重个体性格差异,因人施治,精准施策,因势利导。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在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创新和阵地建设,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力量和作用,多维度、多层次、多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3.4 思想政治工作要配合制度建设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思想政治工作在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方面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另外,现代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各种思潮相互交织激荡,各种诱惑无处不在,在利益面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功效很可能被利益击破,因此仅仅依靠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化功能,還是不够的,必须同时加以制度约束,真正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马克思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从量变到质变,需要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发挥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从内因层面改造人的思想,使人自觉向善,使党员干部从内心以坚持优良作风为荣。制度建设从外因层面约束人的行为,使优良作风的党员干部受到褒奖,作风不严不实的党员干部受到惩戒,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指引,久而久之,使优良作风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行动上的自觉。内因与外因共同发力,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方可建立。

(1)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关键要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法规制度。没有制度保证,改进作风的成果最后也保不住。”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在制度建设方面,首要任务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制度层面让守纪律、讲规矩、勇担当的好党员、好干部得到鼓励,在政治待遇、精神激励方面予以倾斜,提升他们的获得感、荣誉感,从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2)要建立有效的惩戒机制。对作风不实、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党员干部,要从制度层面建立惩戒机制,并严格加以落实。要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引导党员干部正视问题、直面问题,敢于揭短亮丑,动真碰硬,改进作风。对违纪违法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特别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要从严查处,充分发挥震慑作用,促进党员干部内心思想转化。

参考文献

[1]曾长秋.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简明读本[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

[2]尹德慈.以作风过硬诠释人民立场[N].光明日报,2018-02-09.

猜你喜欢

作风建设灌输问题导向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严以用权 提高党员干部担责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