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2019-10-06杨娜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28期
关键词:诚信教育民办高校大学生

杨娜

摘 要: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更是充满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沧桑感,在历史的更迭演变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传统道德,而诚信是众多的传统美德中最为重要。个人的诚信也是我们的“身份代表”,诚信是我们在社会的日常生活中的最重要的品质,规范人们的行为,“诚信”是人与人交流,或者是人在社会中生存最基本的出发点,诚信待人是道德的要求,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定,这也是从我们受到教育开始一直所倡导的。因此就诚信教育这一现状,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在数据研究的基础上,再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的原因和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提出了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个人诚信素质的思路和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的方略。

关键词:诚信教育;大学生;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8.059

诚信是中华民族代代相承、优秀的传统美德,是人们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以及工作职场中必须遵从的基本规范。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知识分子,其个人素质普遍较高。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仅是对我国诚信教育的直观反馈,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诚信教育历来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头戏,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要求。诚信教育开展的好与坏,不仅影响着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三观,能否健康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且还影响着社会能否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因此,高校必須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开展,将诚信教育放在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加大对诚信理念的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塑造大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

1 高校中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1.1 我国民办院校大学生个人诚信概况

大学生是我国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现如今,我国在校大学生已达到2千多万人。从总体上看,当前大学生的个人诚信状况是好的,思想上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信息的普及,在多方面的冲击下面临许多新机遇和新挑战,部分大学生的个人诚信的确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随着民办高校学生中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愈来愈多,更加凸显出高校建设和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愈加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走访调研等方式,对大学生的诚信现状以及部分民办高校的诚信教育现状进行了抽查调研。由调查数据可知,大学生对诚信档案了解透彻的人群所占比率不高,对公民诚信档案真正有所了解的学生只有16.6%,有62.1%的学生并不知道诚信档案的真正存在或诚信档案的内容与影响。由此可见,虽然现如今,国家和社会对诚信档案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但是作为祖国下一代“接班人”的高校大学生对诚信档案的真正作用和影响并不是很了解。大多高校的诚教育方式较为单一。

在对高校诚信教育途径及方式调查中显示,57.6%的学生所在学校通过课堂学习的途径接受诚信教育;19.3%的学生所在高校通过座谈会的途径,老师及同学面对面进行学习诚信教育,以此更加深刻有效的提高学生诚信意识;13%的高校通过互联网信息传播、共享的方式开展诚信教育。可以看到大多高校还是通过课堂进行诚信教育的,诚信教育体系建设还不太完善。

1.2 民办大学生个人诚信方面的缺陷与不足

在大学生群体中,部分大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忽视了对诚信等基本素质的培养,从而致使一些诚信缺失、不道德甚至违纪违法的现象发生。类似于国家高校助学贷款逾期不还;申请贷款的学生在申请阶段,能够信誓旦旦的承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合同里需要履行的所有承若。但结果是,毕业后,有部分学生以各种原因逾期不还,不仅影响了银行、学校正常的工作,而且给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又如作弊;这是常见的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近些年,在大学校园中,抄袭、作弊、代课等学术不端现象层次不穷。尽管调研数据上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抄袭、学术腐败等现象持有否定态度,但实际上,仍有部分大学生在行为上出现抄袭、作弊等有悖诚信的行为。

2 民办高校大学生毕业后现状

2.1 民办高校毕业生发展现状

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尤其民办高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录用的机会更低。这种就业背景下,对于民办高校毕业生的个人基本素质就会有更高的要求,一些诚信与信用良好的学生更会得到一些事业单位的青睐。因为作为中华传统美德—诚信,它能作为考验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工作态度的标准;调研数据显示,拥有较好诚信档案的毕业生,在就业工作岗位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价值,深受领导的重视与喜爱。相反,对于一些诚信档案有污点的毕业生,大多数企业和用人单位在采用之前都会经过深思熟虑,甚至是给予否定。同等条件下“诚信余额”不足的毕业生与其他毕业生相比,将会失去很多良好的就业机会。

2.2 历年高校毕业生择业或者就业期间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部分高校一味地重视就业率,只重视了到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德育工作。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诚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公民品格德行的发展程度和建设方向。当今时代信息快速传递,信息分享,但是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部分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期间由于毕业高校或者自身的不足等原因,缺少自信。为了弥补自己与其他人之间的差距,在冲动的驱使下,犯下许多错误。部分民办高校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投递不真实的简历,捏造荣誉证书、成绩单及工作经历,使应聘单位无法正确的判断。不仅给应聘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很大程度的不便,而且也使得应聘单位对民办高校学生的认可度大大降低,使得大学生的诚信形象和学校的良好声誉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损害。

3 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个人诚信的路径

高校作为培养国家青年力量的重要平台,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和学生朋辈引导的作用。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和诚信评估队伍。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增加他们对诚信的认知程度,提高他们的诚信意识,并且身体力行,通过朋辈领航,提高其诚信人格的感染力,用良好的职业形象取信于学生,在工作、生活中,言出必行。

4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的方略

4.1 制度体系:加强和完善诚信制度建设

首先,诚信建设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抓手,应充分重视和完善诚信制度建设,高校德育工作者应经常性的组织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使学生增强对诚信理念的学习,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責任心。

其次,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平台拓宽诚信教育的渠道。

课堂作为高校育人的主阵地,应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通过思政政治理论课武装学生的诚信教育意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力军,更需要强化自我的诚信教育意识,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授课形式给学生展示形象生动的诚信教育案例,从而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使他们深刻理解良好社会信誉的重要意义,认真履行承诺,不失信他人。

4.2 知识体系:科学规划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

学生作为高校的主力军,他的成长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发展方向,因此,高校的教育思路的顶层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在遵从客观事实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并接纳外来文化的优秀之处。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设计也不例外。高校应从学生的角度此法,结合整体的教育计划,科学的设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计划和内容,分阶段、分层次的规划诚信教育课程,逐步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4.3 应用体系:注重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实践应用

诚信教育的本质不仅要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更重要的是理性认知后的实践。古谚云:“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民办高校要想强化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实践应用。首先,在日常生活中便要引导他们做到言行一致。具体的可以要求学生在进行网络媒介过程中实名认证,文明用网。其次,举办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或辩论赛,宣传诚信的典型人物或事例,引导学生自行践行诚信。最后,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诚信记录档案,并列入学生个人档案中,毕业后直接并入社会公民诚信档案记录。

4.4 评价体系:组建一支诚信教育导师团队

在高校,所有的教师、管理人员都是教育引导学生提升诚信意识的导师,因此他们也是高校诚信教育导师团队的组成成员。教育者要以身作则,在讲台上和生活中都践诺,不搞双重标准。而且也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从思想上重视自我的诚信意识提升,行动上,更要率先垂范。通过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将诚信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之中,形成诚信教育的良好环境,诚信教育才能切实有效。

5 结语

诚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正常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仅是对我国诚信教育的直观反馈,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因此,各大高校更要积极完善道德教育体系,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建设,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更好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且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乃至全民族的素质修养的提高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项任务繁重的持续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不断建设和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并坚持不懈地加强诚信的宣传和教育,才能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卫华.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6.

[2]苏小匀.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白少燕,吴伟伟.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建设途径及效果研究——以民办高校为例[J].学理论,2014,(29):174-175.

[4]王灿平,王思思.浅谈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5,(21):74-75.

[5]马昊,何向东.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我国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优化路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7,(02):48-53+69.

[6]王豫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考察与出路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7,(09):700.

[7]高健,谭冲.浅谈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J].职业圈,2007,(15):78+98.

[8]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杨雪琴.试论当代大学生诚信素质的形成路径[J].社会科学家,2005,(06):146-148.

[10]蒋锦洪.论市场诚信的道德价值及其实现机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5):54-59.

[11]陆亚平.论中国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12]苏畅.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6.

[13]刘亚兰.西南大学学生对辅导员形象认知的调查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07.

猜你喜欢

诚信教育民办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中的困境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