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工作室建设必要性探索

2019-10-06韩慧丽刘学锋谭璐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28期
关键词:工作室必要性创新

韩慧丽 刘学锋 谭璐

摘 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层出不穷,企业需要大批新技术应用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企业对人才的新需求给学生就业带来了压力,迫使高职专业教育必须做出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改革。以创新工作室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创新工作室建设的必要性。

关键词:工作室;创新;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8.03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十九大报告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指明了方向。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加强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的弄潮儿,对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意义重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创新创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需求。

1 定义概念

1.1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的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招生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入学需经过国家统一组织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且成绩通过学校分数线或学校自主招生录入的考生。

1.2 创新工作室

由单一或多个拥有共同理想,敢于创新的个体集聚而成,以兴趣为纽带,以“合伙人”式团队为单位,以技能为资源,承接相应业务,并根据客户要求独立完成。工作室是高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面向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项目策划等研发服务。学生通过完成企业真实项目,最终目标是形成作品到产品的价值转化,是学生进行学校与社会实践衔接的纽带,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以此服务社会,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2 现状

(1)成立工作室成为大学生创业中的大热,创业工作室的触角已延伸至各个行业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工作室的创业形式正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中。

(2)工作室规模差异性较大,不是由工作室教师、学生的数量决定,且功能分区模糊;组织架构不明确,各院校在设置工作室时,对于工作室的职能有多种不同的定义。

3 必要性

3.1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深化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战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专业教育结合更紧密,与实践结合的需求更迫切。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将是深化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实践平台,是结合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重要举措。

3.2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很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应用型人才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与行业实际需求脱节,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薄弱,缺少掌握新技术的基础,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脱节,缺乏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锻炼机会。高职创新工作室采用“做中创”、“探中创”模式,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平台,使学生拥有更多机会参加到实际项目中,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解决的就是在企业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因此是培养高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3.3 有效落实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目前仍是薄弱环节,不少工作难以有效落实。岗位职业技能教学是高职教育最重要任务,部分学校校企合作双方难以落实,高职教育的质量和社会名声也由此大受影响。高职创新工作室的建设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专业特色,符合了时代和高职教学改革的要求。能够有效避免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是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

3.4 顺应区域市场需求变化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人口红利的消失,工人劳动成本不断上升,地方的中小微制造企业必须通过新技术的应用研发来转型升级,市场对新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已发生变化,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应满足市场需求现实。

4 结论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實践教学与市场脱轨,学生毕业后无法直接胜任企业的工作岗位,企业还需花时间成本让毕业生实践。高职创新工作室建设是依靠专业特点与用人企业的需求来建立,将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于一体。由于创新工作室模式最终的学习成果是真实的产品,以此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在创新工作室的专业实践,适应社会的能力稳步增加,同时也使自身真正具备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黄永利.高职院校服装设计工作室建设的模式类别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7).

[2]刘昱晓.以实战项目为导向的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J].艺术教育,2013,(10).

[3]刘凯.浅谈高职校企合作动漫工作室运作方式[J].大众文艺,2011,(18).

猜你喜欢

工作室必要性创新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