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市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10-06薛豪娜袁海霞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28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民营企业对策

薛豪娜 袁海霞

摘 要:基于安徽省工商联2018年民营企业调研数据,通过对合肥市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现状的阐述,分析合肥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代合肥市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加大创新资金投入强度、加强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改革税费制度、加大创新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构建新型的“亲”、“清”政商关系。这些对策的提出,可以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8.020

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国各省市都积极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大力推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急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为此,本文立足合肥市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合肥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现状

1.1 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升

一方面,合肥市民营企业通过多种形式提升其技术创新水平,包括自主开发与研制、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技术引进、企业并购、企业合资、模仿等,其中,作为企业关键技术最主要来源的自主开发与研制,在关键技术来源中占比最高,且高于2017年;产学研合作加强,人才引进和技术引进也高于2017年,人才引进也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各种标准的制定。很多企业积极牵头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努力提升其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1.2 研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创新提供基础保障

研发方面,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与研发速度有所提高,但研发投入在营收中的占比总体不高。研发费用支出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工艺流程改进、新材料新技术开发、基础技术研究、环境保护、基础理论研究。基础技术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投入比例较低。同时,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展开产学研结合,牵头和参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建设。

1.3 注重信息技术融合创新

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了降低要素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能,大部分民营企业采取了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型模式。融合的方式主要有: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创新、产品智能化、个性化定制、构建双创服务平台等。

1.4 转型升级:速度加快,方式多样

一方面,民营企业转型速度加快。外部经济环境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有所下降,许多民营企业更加积极主动转型升级,重视技术升级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同时,要素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环境约束,也迫使企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速度。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不断创新转型升级方式。企业采用了多种途径,包括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品牌建设、质量管理、战略规划等,不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其中,企业转型的关键因素是技术和人才。

1.5 更加重視品牌建设

统计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品牌建设。多家民营企业有效注册国内外商标的数量有所提高,同时,自有商标产品收入占企业应收均比之前有所提高。

2 合肥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合肥市2018年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态势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和完善。

2.1 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存在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主要体现在:(1) 民营企业很难直接进行融资,企业在国有五大银行贷款难度大,银行贷款手续繁琐、利率上浮、门槛较高、审批环节多、贷款利率高、对中长期贷款很少。(2)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担保放大倍数呈现下滑趋势,新增加担保贷款数额非常有限。(3)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因此,就民营企业对金融产品 “短、频、快”的实际融资需求,金融机构难以提供针对性的融资服务。

2.2 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主要包括:(1)大多数民企发展,偏好要素驱动,有研发活动的民营企业占比较低,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较低,企业创新驱动力不足。不少民营企业创业时具有冒险精神,但在创新过程中,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重视程度不够。(2)市场推广补贴的力度和范围较小。尽管安徽省有“首台套”奖补政策,但是补贴面比较窄,主要针对的是装备类企业,非装备类企业很难享受此待遇。(3)奖补政策效用有待提升。目前,政策主要以事后奖补为主,价值受限。奖补对象限于科研创新项目已上市、已见成效的企业;由于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风险因素,前期投入较大的一些科研创新项目,很多民营企业不敢投、也投不起。(4) 民营企业得到专项基金的条件很高并且评审手续繁杂。

2.3 税费负担重,企业获得感不强

对国家“真金白银”的减税降费政策,部分民营企业“获得感不强”。(1)社保负担的增加,冲抵了减税效果。部分民营企业反映,虽然增值税略有下降,但由于下降幅度低和严格规范的税收征收和管理,总体税负反而可能更高。同时安徽企业社保缴费基数高且社保费率也高于江浙等一些发达地区。(2)结构性调整税收,对一些行业影响比较大。(3)水电气等一些垄断行业,依然存在收费不规范的问题。(4)检验检测和中介服务收费偏高,不规范。(5)减税文件滞后,进一步影响了减税政策的执行和落实。

2.4 部分惠企政策执行和落实不到位

有些惠企政策落实执行不到位,堵在了“最后一公里”,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工作不严不实,导致政策落地落细落具体不到位。其次,执行中出现“漏斗”现象,使得部分惠企政策落实不够充分。再次,没有有效地衔接联动,导致政策落实产生不协调。

2.5 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

营商环境正在成为创新要素资源汇聚的关键因素。在一些行业、一些领域的市场准入和政策优惠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一些民营企业很难享受国民待遇。重国企轻民企、重大企业轻小企业的惯性思维,在一些区仍然存在,民营企业面临身份歧视和隐形壁垒;在市场竞争中,各类招标资质等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不同企业遇到“玻璃门”的情况不大一样,“玻璃门”的现象仍在不同区域、不同程度存在;“办事难”、“环节多”、“费时长”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降低了行政办事效率;法制环境中也存在一些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有待进一步改善。

2.6 人才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大多民营企业在引进、留住、提升人才上存在诸多困难,“人才瓶颈”不可回避。(1) 引进的人才留不住。招不进、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是对高层次人才的综合待遇不高,与江浙等省份存在差距。(2)引进人才部分缺乏项目支持,难以发挥作用,一些合作平台流于形式,科研环境较弱,项目审批效率低,高层次人才的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不是特别高。(3)人才刚引进前后效率有待提高,相关政府与企业对人才的服务意识还要进一步加强。

2.7 “亲”、“清”现行政商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亲”“清”干部要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助力,服务民营企业。但是,部分民企反映,有的干部为了避嫌不愿和企业家打交道,更不愿帮助企业谋求发展。同时,企业家和干部培训交流的平台较少。

3 合肥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合肥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中存在的上述主要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创新资金的投入强度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最根本的是改进和完善体制机制,构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融资体系,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来源。首先,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并且保证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其次,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对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增加贷款额度、贷款比例,在贷款利率、贷款期限、担保、金融服务等方面,向民营企业倾斜,使融资不贵,融资不难。最后,实施金融市场改革,解决创新企业直接融资难的问题。

3.2 加强产学研合作力度

产学研合作是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解决产学研合作中的障碍,促进产学研联动合作,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供给。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提供更多更好的、高质量、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科技成果,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2)针对行业共性的关键技术,民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进行研发,协同创新,发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力量。(3)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指导,减少和消除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为提高产学研合作效果提供有力的保障。

3.3 进一步改革税费制度

税费负担重,相关部门需要做到:降低社保费率,降低涉企保证金,减轻企业负担、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规范市场行为、清理规范收费行为、清理物流、认证、检验检测、公用事业等领域经营服务性收费、整治中介机构乱收费行为。

3.4 加大创新政策支持,完善相关制度

为了促进民营经济更快更好更健康地发展,国家、安徽省和合肥市以及相关区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一些政策的宣传范围和宣传力度不够,民营企业的知晓率较低;有些政策宣传不到位,民营企业不能正确理解和实施;有些政策执行落实不到位,民营企业没有享受到政策或享受到的非常有限;政策执行反馈机制有待完善。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创新政策宣传范围与宣传力度,及时且准确地向民营企业解读新政策和行业发展动态等,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构建政策落实反馈机制,了解政策实际落实情况,促使创新政策真正贯彻执行和落实。

3.5 营造健康、公平和公正的营商环境

民營企业要健康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因此,政策制度方面,要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要一视同仁,消除政策执行落实等环节的隐形壁垒,使民营企业真正享有国民待遇;在市场竞争中各类招标资质等方面,降低对民营企业的门槛条件,使更多民营企业有机会参与进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打破不同区域、不同程度存在的“玻璃门”现象;进一步简化办事的程序、环节、缩短办事的时间成本,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政务环境;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的法制环境,使民营企业的合法权利和财产得到更好的保障。

3.6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

对企业而言,研发人才是创新活动的关键,企业创新的绩效取决于研发人员的创新动力和能力,必须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企业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人才引进和培育:(1)进一步完善高端人才引进的政策体系,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发展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平台,联合培养和共享高端技术人才,吸引高技术人才到民营企业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物质条件。(2)进行人才储备和人才培训。作为科教名城,可以依靠知名大学,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水平院校,培养高技术专业化创新人才。

3.7 构建新型的“亲”“清”政商关系

构建新型的“亲”“清”政商关系,探索多种形式的企业家和干部培训交流平台,尝试以下途径:首先,成立民营经济学院,创建亲清政商学堂,对民营企业家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可以覆盖企业发展政策法规解读、企业管理实务培训、实地考察、政治锻炼、企业急需的新知识新金融培训等方面,在共同学习、共同交流中促使干部和企业家找到以学促用的结合点。其次,探索建立“短期培训、长期服务”机制,机关干部到企业学习,企业家到机关单位挂职等形式,更好地促进双方的沟通交流。最后,设置了市场配置促进处,构建政企之间的“绿色通道”, 建立了领导干部为“双招双引”站台制度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8/1101/c64094-30377092.html.

[2]孙林杰,丁瑞文,王佳梅,等.基于创新网络的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7,35(10):1587-1593.

[3]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研讨会综述[EB/OL].http://www.dss.gov.cn/yjcg/shfz/382211.html.

[4]宋歌.民营企业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7,19(5):31-37.

[5]周其仁:中国私营经济已经出现新特点,长出了“公”的因素[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9-03-23/doc-ihtxyzsk9880565.shtml.

[6]周正柱.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基于上海市奉贤区企业多案例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19(6):79-85.

[7]专访合肥市市长凌云:合肥迎“长三角”重大机遇[EB/OL].http://www.ceweekly.cn.

[8]安徽省工商联合会,安徽省社科院[R].2018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调研分析报告,2018-11.

[9]罗琳,魏奇锋,顾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7,(10):1567-1577.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民营企业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