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019-10-06刘悦
刘悦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中口头表达能力的激发和提升对学生的阅读、写作及口语交际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扮演“诉说者”的角色,让学生扮演“倾听者”的角色,这就是导致课堂氛围枯燥、教学目标达成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要敢于打破传统,树立新标杆,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突出强调以学生为本的主动性口头表达训练。
【关键词】口头表达;即席发言;有效对话;涵咏诵读;即时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原野,现如今的课堂更应该强调的是一种对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解放,在这种转变之下,语文教学课堂也出现了不断创新、不断多元化的“课堂形式”,其中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多样性的“动态生成”课堂成为了焦点之一。它是一种需要规则但又在适当时候敢于放弃规则的教学,是一种遵循规律但又不局限于规律的教学。
叶圣陶曾经说过:“所谓语文,语是指口头语言,文是指书面语言。”可见,语文是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但我们往往更偏向于对文本的解读而忽略了口头训练,所以,要做到不偏不倚,必须合理挖掘学生口头表达的潜力。
一、口头表达方式
口头表达能力,是指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种能力。口头表达方式存在多种,如:即席发言,有效对话,涵咏诵读等。故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去引导学生这方面能力的锻炼。
1.即席发言,契合心灵
即席发言,指不需要提前准备,而是在一过程中受某种刺激或产生的联想诱发出来的发言方式。这就在某一程度上要求学生集中专注、思维敏捷、举一反三,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
在教授苏教版八年级课文《父母的心》的时候,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们播放了黄渤、赵薇主演的电影《亲爱的》片段,营造情感氛围,引导学生感知父母心。影片中主人公撕心裂肺的呐喊,忧伤的童谣引发了很多学生的情感共鸣,其中有一个学生的即席表述至今令我印象深刻,她说:“我想即使是丹青高手,也难以勾勒出父亲坚挺的脊梁;即使是文学泰斗,也难以刻画尽母亲无言的关怀;即使是海纳百川,也难以包罗尽双亲对儿女的思念!”她轻缓而哽咽的语气使得其他学生都融入到这种氛围中,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课堂效果。即席发言,不仅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有利于课堂教学“生成性”的发展。
2.有效对话,潜心解读
新课标认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在教学中我们就要突破师问生答的模式。有效对话不仅包括问答式的教学方式,还包括问答的主客体。
备战中考,我渐渐发现,语文学科的专题复习课气氛沉闷,课堂生成少,复习效果也不甚理想。经过反思后,我决定从病句专题入手进行尝试和创新。以热播剧《知否知否》中的病句台词激趣导入,然后避开学生改病句的机械模式,设计了“火眼金睛辨病因——妙手回春改病句——小试身手提能力”,教師“穿针引线”,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自由质疑释疑,以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大程度地理解了专题。
3.涵咏诵读,品悟情韵
涵咏是指读者能够潜心到作品深处,对作品进行整体感观和体味,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涵咏时要眼看其文,口述其声,心悟其情。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给予其口头表达的机会,适当的鼓励也是相当重要的,很多学生仅仅是羞于言辞、不善言辞,并不是毫无想法。因此,作为一个引导者,我们要能即时给与鼓励性的语言或实质奖励,使学生树立自信,敢于开口表达。平时教师对学生回答的点评是课堂中最常见的一种鼓励形式,是激发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一步。
二、即时评价
教师的有效评价能起到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这是挖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评价、唤醒和鼓舞。”教师丰富自然的评价语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即时评价用语不仅有即时效应,更有它的长期效应,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能量。针对学生的即席发言、有效对话、涵咏诵读相关评价做了如下分析:
评价方式评价术语实践效果
肯定表扬式
①很精彩的发言,将情感通过文字再现出来。(即席发言)
②很好,你与文本的交流很用心。(有效对话)
③朗读时的情感饱满,吐字清晰,音色较好。(涵咏诵读)
否定激励式
①你的语言过于平淡,还需要润色改进。(即席发言)
②很佩服你举手回答的勇气,不过答案并不是这样。(有效对话)
③朗读时没有做到抑扬顿挫,不符合情景。(涵咏诵读)
引导拓展式
①你的回答很好,如果把你的答案用个修辞贯穿起来似乎更好。(即席发言)
②你是怎么想到这点的?能进一步解释给大家听吗?(有效对话)
③你就把自己想象成作者,再大胆点,张扬点,可以吗?
(涵咏诵读)
总之,语文教学资源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部分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往往会带动参与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促使他们能够平等地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成果。让我们用师生互动的轻松愉悦去开创语文文本教学的崭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崔益林.关于预设与生成的课堂教学的探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
[2]曹永红.关于朗读教学的一点尝试
[3]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