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念馆的文物藏品保护

2019-10-06时建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3期
关键词:纪念馆保护

时建红

摘 要:文物藏品是纪念馆事业发展的基础。确保文物藏品的安全是纪念馆的一项重要职责。纪念馆需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纪念馆每个成员的安全意识,加大技防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保护纪念馆文物藏品的安全。

关键词:纪念馆;文物藏品;保护

纪念馆是近现代文物藏品的主要收藏处所。同时,文物藏品也是纪念馆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源泉,是纪念馆开展对外宣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是人们感受国家、民族精神价值的直观珍品。而文物藏品是不可再生的历史遗存,一旦失去将不会再复得。因此,确保文物藏品的安全,使之不被毁损、遗失是纪念馆的重要职责。同时,纪念馆还是一个为社会提供革命历史文化展示服务的开放性公共场所,文物藏品需要陈列展出,供观众参观、学习,使观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些增加了文物藏品保护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为此,纪念馆应强化文物保护工作,以期为实现文物藏品的长治久安和纪念馆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加强管理是做好纪念馆文物藏品保护的根本

文物藏品是纪念馆全部工作的基础。如果文物藏品的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那么纪念馆事业发展将处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境地。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文物藏品受到自然环境的损害和人为毁损的威胁日益加大。同时,新时代纪念馆的馆际交流日益增多,展览的交流展出更加频繁,文物藏品在馆际交流中的安全保护是纪念馆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更重要的是,纪念馆作为众多文物藏品的集中地,自然也会成为不法分子文物盗窃的目标。当然,相对于历史类博物馆,纪念馆的文物成为盗窃目标的风险要小一些,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此,纪念馆应把文物藏品的安全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分管副职具体抓落实,相关部室负责人各负其责,职工共同参与的安全领导责任制,使干部、职工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纪念馆文物藏品的安全。

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是纪念馆加强文物藏品保护管理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能够使文物藏品保护做到正规化、科学化。例如,陈列展览、库房文物保管、科学研究、文物修复等涉及到文物藏品的业务工作,其前提都是确保文物藏品的安全。而要做到这一点,规范的、健全的规章制度是绝对必要的。倘若纪念馆规章制度不健全,那么文物藏品的保护管理肯定会存在漏洞,文物藏品的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容易造成文物的损毁甚至丢失。所以,纪念馆应以国家的文物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完善的文物藏品保护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文物安全管理制度,文物库房及库房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文物展厅值班制度,消防安全制度,重大隐患、案件及灾害事故报告制度等。形成覆盖全面、重点突出、职责清晰的纪念馆文物藏品保护规章制度体系,使文物藏品保护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切实解决纪念馆在文物藏品保护管理中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消除任何微小的文物藏品毁损风险。

当然,完善规范的文物藏品保护规章制度只是纪念馆加强文物藏品保护管理工作的一个前置步骤。其实,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规章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因为规章制度制订后,需要纪念馆全体工作人员去严格遵守和实施,如果落实和执行不到位,那么再完善的、甚至无懈可击的规章制度也只是一个摆设,同样会置纪念馆的文物藏品处于危险之中。因此,为确保文物藏品的万无一失,纪念馆必须对规章制度的遵守、实施和执行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督促,保证规章制度行之有效、落到实处。并把文物藏品的安全管理纳入到相关科室、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目标管理考核中,细化相关措施,责任到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做到奖惩分明,有章可循。

2 强化安全意识是纪念馆文物藏品保护的关键

对于纪念馆文物藏品的保护来说,仅仅有较完备的文物安全法律法规、完善的规章制度、必要的体制和管理方法仍然是不够的,还需要纪念馆全体职工对文物藏品保护持正确态度和思想理念,这是纪念馆文物藏品保护是否安全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就是每个干部职工在文物藏品保护的行为过程中,时时刻刻将安全意识放在心上,牢固树立文物藏品安全是纪念馆工作生命线的思想。这些安全意识主要包括严格地执行规章制度、高度的事故警惕性、强烈的工作责任心等。

安全意识的强化首要层次是纪念馆的领导,特别是单位主要领导对文物藏品保护安全意识的加强。纪念馆需要认识到,文物藏品的保护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把手工程。经验表明,只要纪念馆主要领导重视到位、措施得力,那么文物藏品的安全就能得到有效的保护。首先,纪念馆主要领导要做到“三个意识”,即文物藏品的安全防范意识、解决文物藏品安全的组织措施意识和发生文物藏品安全事故的责任意识。其次,纪念馆全体职工安全意识的树立。文物藏品保护与纪念馆每个职工息息相关,从理论和职责上来说,每一个纪念馆的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文物藏品的安全。而要做到这一点,文物藏品保护安全意识的树立是必不可少的。纪念馆需要经常对干部职工进行文物藏品保护的安全意识教育,使干部职工认识到文物藏品保护的重要性与长期性,增强文物藏品安全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纪念馆的所有业务工作中,从事陈列展览和文物藏品保管的这两个部门经常与文物藏品打交道。因此,这两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更需要主动增强文物藏品的安全保护意识,将保护意识置于全部工作的中心位置,并始终贯穿于陈列、保管的具体过程中,以避免文物遭受损坏。就实际情况而言,文物藏品在陈列展览的布展过程中,其人为毁损和自然损害的风险远远大于库房的保管。这一方面源于文物藏品从库房到展厅之间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方面是展厅工作人员不熟悉藏品保护的程序、规范,或是文物藏品保护意识欠缺,故陈列展览布展人员与库房保管人员合作和交流尤为重要。两者之间密切配合,可以使文物藏品的保管工作程序与规则得到有效的贯彻,也使文物藏品的保护意识深入人心,避免文物藏品在布展过程中发生各种意外情况。另外,保管和陈列的一线工作人员要定期對库房文物藏品进行细致的检查,对展厅展出的文物藏品要定期巡查,建立信息记录制度,发现异常或蜕变,及时反映、报告和处理。并且纪念馆须对全馆职工进行应急处理培训,使纪念馆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具有应急处理意识,包括火灾、地震的紧急救援,文物藏品被盗的应对,以及发现可疑人员时的处理等,尽量减少文物藏品的损害。

3 加大技术防范设施建设,是纪念馆文物藏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纪念馆的文物藏品保护,除了人防和物防之外,技术防范(简称技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安全技术防范是近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安全防范领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的安全防范的重要手段。首先,安全技术防范可以阻止不法分子侵入,确保纪念馆文物藏品的安全。其次,安全技术防范也能够预防纪念馆文物藏品不会因失火、潮湿等自然原因毀坏。其目的在于弥补人防和物防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目前,随着先进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安全防范领域,技防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防范手段,在文物藏品保护中的作用与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技防设施建设,健全技防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纪念馆文物藏品保护的安全系数,最大限度地保障文物藏品的安全。

技防设施建设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各种科学技术,构建纪念馆安全技术防范网络系统,以预防文物藏品的失窃与破坏。这一技术防范系统主要是由探测器、视频影像、报警设备等构成。分为入侵报警、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等子系统,在设计安装安全技术系统时要有所侧重,内外有别。纪念馆的外围周界,特别是库房、展厅外墙是构建技术防范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这一道防线主要是防止无关人员的侵入。在博物馆(纪念馆)系统所发生的文物藏品失窃案中,盗窃分子大多是从外围进入的。因此,在外围包括围墙边、各个入口处等安装入侵式探测器,是防止盗窃者侵入的重要手段。入侵式探测器具有防破坏功能,当探测器受到破坏、短路、外壳拆开等,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陈列展厅、库房门外区域是技术防范系统的第二道防线,这一道防线与门、窗、院落、走道相结合,安装安全型探测器,主要是探测是否有人非法进入展示区域及库房门口。第三道防线则是对文物藏品的直接保护,直接保护分两个方面:一是室内空间的报警,主要是针对库房和陈列展厅的内部空间,因为这是文物藏品的集中保管地和展示地,是整个纪念馆文物藏品保护工作的重地,需要专门保护。其报警系统应配置多种不同的探测技术装置,组成严密稳妥的空间报警网络,以提高文物藏品保护的安全系数。二是对具体的文物藏品进行保护,不同级别的文物藏品可以选用不同的传感器进行防范,如压力式传感器、存在式探测器、驻波探测器等。压力式传感器适用于陈列厅的展柜展出的重要文物,当文物不明原因移动时,检测数据发生变化,就会发生报警。而没有放在展柜的文物藏品如书画、雕塑等,可以采用图像报警或红外栅栏等设备,以保证藏品安全。

纪念馆文物藏品保护的技防设施建设,需要注重对文物藏品的预防性保护。在影响库房及展厅的文物藏品保存的各种因素中,环境因素占很大的比率。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温湿度、光辐射等。而预防性保护就是通过最新的可靠的科技,运用现代管理模式,控制文物藏品保存空间的温湿度、光辐射等,其目的在于使文物藏品处于一个稳定、洁净的安全环境。

预防性保护代表了当今文物藏品保护的发展趋势,其理念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就纪念馆文物藏品保护而言,预防性保护的关键就是采用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对库房和陈列展厅的文物保存环境实施有效的监测。因而,纪念馆除配备必要的高精度手持式检测仪外,还应在库房、展厅和文物展柜内布设无线传感监测系统,定期对文物藏品保存环境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的数据进行评估分析,制订具体详细的环境调控方案,配备对文物藏品友好、安全的主动或被动调控设备和材料,有效调节温度、湿度,提升文物展柜或储藏柜的质量,最大限度地防止环境因素对文物藏品的破坏。

4 结语

总之,纪念馆的文物藏品保护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也是纪念馆能够持续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纪念馆需要提升全馆员工的文物藏品保护的安全意识,使员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争取资金,加大对文物藏品保护从整体到个体的科技投入,形成全方位的立体防范体系,保障文物藏品安全,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为革命历史文化传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严间开.提升纪念馆文物在陈列和保管中的保护意识[J].文物世界,2015(4):66-68.

[2]王丽萍.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136-137.

[3]马文婷.浅谈预防性保护在文物收藏及保护中的重要性[J].丝绸之路,2012(18):99-100.

猜你喜欢

纪念馆保护
印象·老舍纪念馆
渡江战役纪念馆里听故事
百年·百馆
参观海军纪念馆
蒲松龄纪念馆举办“道法自然——王佑学山水写生画展”
Sun Yat-sen Numismatic Museum, Hangzhou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