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代陶明器文物中的建筑特征

2019-10-06刘月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3期

刘月

摘 要:汉代随葬明器中建筑物十分常见,这与汉代建筑业的发展有关。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汉代建筑主体风格和时代特征经由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定格于陶明器这一方天地中。文章通过4件具有代表性的汉代陶建筑明器文物挖掘汉代建筑特征。

关键词:汉代陶明器;陶建筑文物;建筑特征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极大发展的时期,厚葬盛行。尤其是西汉中期,社会经济发达,即使平民也在墓中随葬很多日常用品。以礼器为主的随葬方式强调的是死者生前所享有的政治地位,而随葬日常生活用具则表示生者关注死者在九泉之下拥有多少财富和能否能舒适地生活。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使其以等比例模型的方式将生前居所安置在阴宅中,这就是随葬陶建筑。建筑明器是人们对美好现实生活的留恋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在墓中的再现,它直观、真实地反映了两千年前建筑的发展水平,再现了当时的辉煌和成就,为研究当时的建筑提供了实物依据。

1 从陶楼看屋顶结构

现藏广西省博物馆的西汉方形合院式庑殿顶陶楼,1954年平乐县银山岭出土。平面呈方形,四合式庑殿顶重楼,前屋和左、右厢为平房,皆为悬山式瓦顶;后间两层,底层为左、右两坡瓦面,平顶,二层为方形庑殿顶楼房。前屋正面开一门,屋内塑一狗。右厢外墙开一门,屋内有一人双手持杵,天井旁站立一人。后楼底层向后开一方形大门,并做大型斗拱;二楼右、后两面开窗,各有一人扶窗探头窗外,窗前露台上各有两个头戴进贤冠的人相对伏拜。四壁皆刻画仿木构架纹,右后墙刻画立马图。

庑殿顶的运用使这件陶楼从两广地区众多陶明器文物中脱颖而出。庑殿顶是由一条横向正脊和其两端外延四条呈弧形下凹的垂脊组成的。汉代木构架的屋顶结构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囤顶和攒尖五种形式。庑殿顶在当时属于等级较高的屋顶式样,一般用于宫殿庙宇。

中国传统弧形内凹的屋顶建筑样式不同于世界其他建筑系统中屋顶外凸的样式,自成飞腾之势。确定屋顶步架高度,逐阶递折平槫高度,使屋顶产生曲面的建造方法,称为“举折”。饱含劳动人民智慧和科技结晶的“举折”技术,也生动反映了“天圆地方”“天人合一”两项中国传统理念观念。屋顶在上,曲弧内凹,象天象规;屋身台基在下,规则方正,法地法矩;人在中间,脊线延连形如“人”字。古老认知经由建筑构型不断强化,造就了其后历代文化自然观的根基。

2 从陶屋看房屋建筑布局

现藏广东省博物馆的曲尺式陶屋,东汉文物,通高25厘米。陶屋平面呈曲尺式,与屋后猪圈矮围墙恰组成正方形。屋顶塑脊和瓦愣,正面开门,正面和左面檐下镂长方孔。前屋置一臼,两人持杵对舂,一人持筛;正门左侧一人持棍守望,右立一犬卷尾昂首。前室右壁设一长梯通阁楼,后院露天猪圈矮墙镂长方孔,内放猪槽,后室平台上一人执勺喂猪。

这类陶屋一般年代为汉晋时期,陶质居多,大致可分曲尺式、干栏式、三合式、楼阁式、城堡式五种形态。曲尺式,特点在于两栋单层长方形坡顶房子呈曲尺形连接,空余的两面用矮墙包围,构成一个占地呈方形的院落,后院用于牲畜饲养。干栏式是岭南地区原生且特有的一种建筑样式,其构架属穿斗结构,即木柱—地梁—木柱的构架体系。房子搭成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屋檐倾角大,以便防雨防晒。三合式建筑样式在出土文物中所见数量不多,由北方传入,陶屋平面呈凹字形,堂屋在前,廊屋在后,廊屋后墙间用矮墙围成后院。楼阁式建筑样式分多层,形体高大,结构复杂,常有多进院落、多座住宅,彼此通过回廊相连,或对称组合,或高低错落,柱梁、斗栱、踏步、脊饰等细节处理更加得当。城堡式兼具居住和防御的功能,占地广阔,结构复杂,推断应为豪强地主在城外修筑的庄园建筑。

3 从陶水榭看梁柱构架

现藏河南博物院的陶水榭为东汉文物,高130厘米,池边长42厘米,1972年出土于河南灵宝县张湾汉墓。其妙处在于庞大复杂的构架是可拆装的。此榭下方为方形池塘,平底,宽平沿外折,池沿上有9个陶俑。池中央矗立一座三层四阿顶楼阁:第一层门为长方形,双扇门扉,一开一合,门口坐一吹奏俑,四角有45度角的挑梁,上置一斗三升斗拱组成转角铺作,以承托上部结构;第二层平台上有两个吹奏俑和两个持弩俑,台内有一立俑,四角同一层檐下有四阿顶;第三层形制与第二层相同,只形制略小。正脊上立一只振翅欲飞的朱雀,各垂脊置有柿蒂花饰,房坡上布瓦垄,楼顶盖瓦与楼脊等距,坡度慢缓,这是中国汉代屋顶特有的一大建筑风格。

以抬梁式为主流的高层建筑结构形式在汉代已趋成熟,柱、梁、枋、斗拱等结构组合形式已很清晰,在陶建筑明器及画像砖上都得到证明。同时,陶质砖、瓦及管道的使用也有了新的发展。砖大量用于地下工程,出现了许多空心砖墓和砖券墓的地下结构,陶楼明器中也见有墙面划有纵横砖缝的表示。

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以木构架连接木材、砖瓦等建筑材料,再以榫卯接合立柱、横梁、顺檩等木制建筑构件,构成独具弹性的建筑框架。传统的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梁架方式。抬梁式构架,水平构件为梁,垂直构件为柱,柱承梁,梁上置短柱,其上再置梁,梁两端檩。穿斗式构架,又称立帖式构架,是用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標,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连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多用于民居和小型建筑物。井干式构架,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的木料交叉堆叠,代替立柱和大梁承接屋顶重量,木料端部开凹榫,交叉咬合组成矩形木框,层层相叠作为房屋墙壁,再在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

4 从绿釉陶井看水井架设

现藏国家博物馆的绿釉陶井属汉代文物,通高41厘米,口径15.3厘米,1958年出土于山东省高唐。用泥质红陶制作,井口宽大,稍向外撇,井腹深,呈束腰形,近底处有折棱,平底。口沿上方有一拱形水架,中央直立着两椭圆形柱,中间装一定滑轮,上端为桥形梁,梁顶卧一禽鸟。水架左右对称地饰有鸟、树及卷曲形饰物,口沿上放着一只圆形水罐,上有一横提手,罐壁饰柳条纹。器身及内口施绿色釉,釉色均匀光泽,近底部露胎。

将陶井模型用于随葬的传统始于西汉早期,盛于东汉,中唐以后基本绝迹。现有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汉代陶井明器出土多集中于河南、江苏、湖北、四川省境内。东汉时期,陶井模型井身一般为圆形,在符合传统审美的同时,又有效减少了砖砌井壁坠土。木制或石砌井栏的设置也是为了防止井口夯土脱落。圆形井栏为主,也见有井字形、方形、八角形等。

东汉汲水设施的先进性反映在陶井模型上表现为井口处设置井架,附加提水装置辘轳、汲水用具罐和水槽等。汉画像石上所见汲水图一般用两种工具汲水:一是桔槔,一是辘轳。桔槔即一根竖立的架子上加一根细长的杠杆,当中是支点,末端悬挂重物,前段悬挂水桶,一起一落,可以节省汲水力量。辘轳,井上竖立井架,上装可用手柄摇转的轴,轴上绕有绳索,绳索一端系水桶,摇转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便可以提取井水。桔槔和辘轳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普遍使用。

汉代陶明器建筑文物在仿制现实建筑设施、还原市井风貌方面提供了比文献、壁画和画像石更加具体的形象资料。从房屋院落整体形态到梁柱斗拱架设,从陶俑举动服饰到牲畜生活习性,細致入微,具体详细,这在历史上十分少见,为我们了解汉代各类建筑结构特征提供了最直观、最明确的资料,也影响了之后数代王朝的主流建筑意识,甚至影响外域邻国,构成中华建筑美学的根脉。

参考文献

[1]兰芳.汉代陶楼的造物研究[D].江南大学,2018:17-71.

[2]刘泳含.汉代建筑冥器及画像砖石中出现的合院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19-72,115-125.

[3]蓝武芳.馆藏广西汉代陶制明器赏析[J].文物天地,2015(7):1-2.

[4]陈玉婷.广西汉代陶建筑明器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