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幼儿园互动协作策略探讨
2019-10-06刘锋
刘锋
【摘要】城乡幼儿园互动协作是通过城市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之间在观念转变、师资拉动、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有效合作,以期促进乡村幼儿园发展的一种策略。
【关键词】城乡 幼儿园协作 策略
近几年,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但随着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引领和促进乡村幼儿园规范发展,缩小城乡差异成了一个非常迫切、而又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根据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农村幼儿园自身条件的制约,有效地促进城乡幼儿园之间的互动协作是一种很好的驱动策略。
一、联盟互动,对口帮扶
城乡幼儿园要能达到互动协作,就要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协调指导下,以对口帮扶的形式建立合作机制,结成帮扶联盟,抱团合作发展。这种联盟是建立在行政干预基础上“帮扶”联盟,是有教育行政部门介入的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考核地总体安排,通过划定帮扶对象,确定帮扶目标,制定帮扶措施,靠实帮扶责任,并把帮扶工作纳入单位年终考核,与其他工作“捆绑”评价,以督促城市各幼儿园能够把帮扶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在人力资源、业务交流、经费保障等方面同部署、同安排,以行政手段促使和引领乡村幼儿园加强联盟互动,开展对口帮扶,在安排教师互动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新教育理念、积累保教经验、规范保教行为等方面上台阶、上水平。
二、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在我国农村,一直以来幼儿园教育始终不受重视,不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教师或者家长,都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幼儿园就是一个照看孩子的地方,孩子小、单位小、事情也就小,没有考试、没有升学、没有质量评比,谁都可以干。这种观念的存在是阻碍幼儿园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症结,所以在农村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转变这种观念,让幼儿教育尽快走出传统思想的误区,回归本真。
第一,要转变管理者的观念。当前在县以下的教育管理者大多是在中小学任教或参与教学管理多年的人员,由于长期的中小学任教和管理经历,在他们的意识中,学校教育就应该是读读、写写、算算,离开了读、写、算,那就谈不上“教育”,他们认为幼儿园也应该像中小学一样,该上课时上课,该休息时休息,这种不经意间忽视了“学龄前”幼儿与“学龄”儿童之间年龄特点与发展的差异,忽视了对幼儿的尊重。在幼儿园教师的调配上也抱着一种“将就着”的心态,撇开专业技能的要求,在充分保证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将就着过,只要是个教师都可以。这样一来,一方面,幼儿园教师补充的需要;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幼儿园没有质量要求,工作压力相对较轻,是个可以轻松一下的好地方,一些上了年龄的中小学教师就自然而然、名正言顺地转岗成了幼儿园教师。这些教师缺少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规律缺乏了解,思想观念和教育模式基本上都是中小学教育的延续,由于长期的思维定势,加之很多人都抱有“该歇一歇了”的惰性思想,不思上进,过一天是一天,其观念的更新、方法的改进、专业能力的提升都比较困难。
第二,要转变社会舆论观念。不论在任何时候,社会舆论观念都是一道不容忽视的高墙,在很多事情上真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从传统的性別角色观念来看,人们普遍认为女老师慈爱、温柔、细心,更适合做幼儿园老师;而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应该待在幼儿园这种小地方,因而从心底里不太接受男幼教,加之男孩子也大多不愿从事幼教,致使幼儿园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近两年虽说一些幼儿园相继有了少量的男教师,但他们也总是觉得让人不齿,在这种女教师占主导地位的地方,男教师反倒成了人们的笑柄,在幼儿教育中这种重女轻男的思想观念也应该得到转变。教师群体中有男有女,才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特点,也才更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谐发展,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说,幼儿园也需要男“阿姨”。
第三,要转变家长的观念。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普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而对生活习惯的养成和兴趣的培养并不在意,把孩子“上幼儿园”等同于“上小学”,总认为孩子上学了,重要的是要学会读、写、算。家长之所以会有这种心理,主要还是对孩子建立的期望过高,加上当前对孩子教育的普遍重视,都非常迫切地想让自己的孩子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更加优秀。家长的这种用意是好的,但这种不切实际的观念严重地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本质,他们不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不懂得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不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知道什么、应该懂得什么、应该学会什么,忽视了幼儿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无形之中就给孩子增添了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孩子从一入幼儿园开始就不堪重负。
要转变家长的这种观念困难比较大,需要时间,更需要努力。但是有一个现实,在中国人眼里,往往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城市幼儿园可以抓住家长这一心理,安排老师指导乡村幼儿园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家长“义工助教”等多种活动,一方面,培训家长;另一方面,让家长通过亲自跟班、亲眼观看、亲身感受城里的老师是怎样引导和组织幼儿开展活动,怎样对幼儿进行集中教育,怎样鼓励孩子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等,尤其要让家长深刻感受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以消除和转变家长的这种旧思想、旧观念,进而更多地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真正认识到孩子是怎样“输在起跑线上”的。
三、整体联动,以强带弱
一是跟班观摩。这是一种用时少、见效快的学习方式,实际上就是“走出去”。乡村幼儿园可定期安排教师到结对的城市幼儿园进行跟班观摩,可以以“一带一”跟班的形式进入班级,实地观摩学习。主要是观摩幼儿一日生活全过程中老师的引导组织和幼儿活动情况,深刻感受教育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无处不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帮助教师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懂得保教活动就是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在体验中感知”,孩子在一日生活中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发展思维,表达情感,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在这个观摩的过程中,教师可直接获取城市幼儿园比较直接的保教方法,同时也可以了解配班老师之间的工作衔接,保教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等等。促进教师把幼儿生活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
二是跟踪指导。对于乡村幼儿园来说,这就是“请进来”。按照帮扶联盟,城市幼儿园可以定期派遣教师到乡村幼儿园进行“支教”或交流,一方面是指导乡村幼儿园教师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另一方面是跟踪指导,主要是跟踪乡村幼儿园一日保教活动的全部环节,对照城市幼儿园的规范和经验,及时指出和纠正乡村园教师在保教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工作实践中向乡村教师传递经验,教授方法,促其改进措施,填补漏洞,增强乡村园一日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这之间教师还可以打破校际樊篱,跨校结对,通过“以强带弱,以老带新”的方式进行“典型引领、跟进指导”,同时还可以通过专题辅导、示范教学、技能沟通等多种方式实现有效的互动交流,以更好地促进乡村教师提升专业。特别是在人员极度紧张、业务亟待提高的情况下,帮助大量的转岗教师“一年过渡、两年规范、三年提高”。
四、合作教研,共同提升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之间可以沟通业务、交流思想,也可以互动情感、碰撞心灵,同时还可以为教师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帮助教师拓展思维,开阔思路,启迪心智。
在乡村幼儿园,相对来说教育科研方面普遍比较薄弱,大多数幼儿园从领导到教师由于人员紧张,业务繁忙,教师队伍流动较大等原因,无法形成稳定的人才团队和骨干梯队,教研活动基本上也开展不起来,进行教育科研就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合作教科研就是一种很好的互动模式。这种合作主要是由城市幼儿园安排教师在指导和规范乡村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同时,尝试建立“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以本园在保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矛盾为内容,组织教师开展研讨,引导教师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进工作,达到“以研促保”的目的。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程序,丰富内容,慢慢地拓展形式,提高要求,以有效地带动乡村幼儿园的教研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特别是帮助乡村幼儿园的转岗教师从基础入手、从细节入手,提升专业素养。
在合作开展教学研讨的同时,各幼儿园可以共同组织教师合作进行教育科研。要树立“人人有课题,个个会研究”的思想,由城区幼儿园负责牵头,选择适合双方共同进行研究的课题,通过二合一或者三合一、甚至多合一的形式安排教师共同参与实践和研究,城市幼儿园负责研究目标的确定,架构的设计和过程的组织,全程跟踪指导;乡村幼儿园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数据的记录和资料的收集,共同进行数据分析和成果总结,整个过程统一安排,同步推进,所有参与人员个个有担子,人人有任务,在共同探讨和研究的过程中共同提升、共同成長。
五、信息交换,资源共享
一个单位除了制度约束,更重要的是人的自觉,建立在制度约束下的行为是无可奈何、敷衍应付;而建立在自觉作用下的行为是心甘情愿、一丝不苟,人的这种自觉就形成了一个单位的精神和灵魂。当然,这种效果是全体职工共同自觉的结果,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要把这种精神和灵魂真正的传承出去,也需要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更需要长期的持续和积累。幼儿园的发展也是一样,一个幼儿园的文化底蕴不是一眼就能看穿的,工作方法、管理经验也不是一两次的观摩就能学到的,更不是几句话、几次交流就能传递过去的,这需要大家的认同与协作,更需要长期的感受和积累。城乡幼儿园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从宏观的到微观,从工作层面的到精神层面的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可以是一对一、一对二、还可以是二对一、三对一等,通过这种合作,以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让双方甚至是多方都能够在分享智慧的同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参与文献:
[1]刘学.城乡幼儿园走区域合作发展之路探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