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破“藩篱”天地宽

2019-10-06龙之洞聂琼宇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互学导学自学

龙之洞 聂琼宇

【摘要】导学-自学-互学教学模式以感知为基础,以引导为纽带,以交流为作用点,以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自破“藩篱”,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塑造。

【关键词】导学-自学-互学模式 引导 感知 交流 发展 塑造 点拨

当今的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其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来自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新课改,是时代的迫切要求,是党和国家对每一位教师的殷切期待。我们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坚持开展“导学-自学-互学模式”教学改革,取得了预期成效。

导学-自学-互学教学模式以引导为纽带,以感知为基础,以交流为作用点,以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自破“藩篱”,实现素质的全面发展和特性塑造。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以模仿,操练和背诵为主要特征的填鸭式教学,从而把学生自觉主动的自我塑造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又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人本思想。

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最直接的源泉,对学生来說,其活动的实质就是学习中的交流——学习主与客体间的交流,并围绕主客体交流开展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因此,交流是实现学生发展的必由之路。引导感知,激发自学、交流,以交流促进发展,是“导学-自学-互学”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一、导学:整体呈现,引导感知

激发欲求,整体呈现。在认真备课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任务,设计好导学案。好的导学案,能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求,使学生产生“我要学”“我要发现”的冲动,从而奠定课堂良好的基调。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跟不上老师的思维和节奏,或者因节奏缓慢导致思想开小差,不了解教学内容的多少是很重要的原因。在这种教学模式初期,学生一般还没有这种“节奏”心理预期,需要教师点明,并逐步在教改过程中去养成。

二、自学:学法指导,激发自学

全班同学以自学形式对所学材料进行感性认知。自学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阅读和做笔记,把握感性知识。在这一步,学生从一无所知到认识事物的大致轮廓,继而部分地抓住主要材料,并尽可能形成完整感知。在一般情况下,每个学生对材料的把握都会有片面性,会存在不系统或者不深刻的缺陷这时,教师的活动在于进行学法引导。首先要求每个学生眼到手到心到,认真阅读和做笔记,并要到学生中去巡查,防止个别学生偷懒。其次就是要授予方法,包括阅读方法和做笔记的方法。从阅读看,要先粗读、抓主干、懂大意再精读、记要点、查疑点。粗读就是泛读、快速浏览,要从课题、节题、框题入手,抓住知识之间明显的逻辑联系,培养繁中抓简,乱中抽线的敏锐性,大体弄清主要知识点一一重点难点疑点所在段区。接着精读,就是细致扎实地攻重难疑点,并对这“三点”进行要点采集、整理,辅之以查找简单的工具书。精读的目的在于充实主干血肉,基本把握本堂课的知识结构。从做笔记看,主要有逻辑结构法、中心问题法、图表法、摘要法。逻辑结构法,就是按照材料本身的逻辑联系,结构类型(归纳型或演绎型),抓住一条线索列出提纲,把各知识要点(概念、原理等)串联起来。这样做有利于使学生在面对各种繁杂事物时,能提纲挈领、思维清晰、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品质。中心问题法,就是围绕本节课所论述的主要问题,把各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和不同深度的知识点组织起来。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面对复杂事物时,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把握事物的实质。图表法,就是把对立的或相似的知识按照一定依据进行格式化。摘要法,就是把各知识点,按照一定归类标准(如把概念看成一类,把原理看成一类)依次摘录。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有疑难问题。老师不要要求学生急于弄清楚弄明白,但要求用小纸条记好,以无记名方式,交给事先指定的各小组的轮值“召集人”,之所以强调“无记名”,是由于学生存在不同认知层次,有些学生的疑问自以为“幼稚可笑”,而羞于让人知道,这样做能起到有效保护和鼓励作用。

三、互学:整合纲要,有序交流,促进发展和塑造

先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的学习小组,每个组掺以不同层次学生,并由小组自定轮流“召集人”。在前一阶段基础上,“召集人”组织组员就各自的笔记和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内容是自学及讨论中提出的涉及社会实际的问题,供大家讨论。为避免混乱,先在小组范围内进行讨论,各组再推选代表在全班范图内展开辩论。为推动讨论的展开,老师在平时或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介绍一些基本思维方法。如辨证思维法、发散思维法、聚合思维法等。同时,在讨论中要坚持求异原则,所谓“求异”就是在讨论中,教师不能用“权威标准”去评判学生自我思考的结论,而应该乐于接受和积极评价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的“异见”。学生的结论,更多的是反映他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思考,它可能不成熟,很幼稚,但它可能蕴涵着新颖独特的创见,别出心裁的巧思,甚能成为伟大理论发现的起点。如果以“单一标准”去衡量学生的结论,那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丧失钻研探索的主动权,进而对“标准权威”产生依赖敬畏,形成思维惰性和定势。这对他的创新意识的树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致命的。

在此阶段,需要点拨创新促发展。通过点拨创新,感悟知行统一。在解决各疑难问题之后,可请同学进行知识小结,并对各组表现进行自我评议,这样可以形成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学风班风,老师作总结性的评议点拨,老师的评议点拨,要多肯定成绩,鼓励创新,对标新立异又言之成理的思想认识要加以表扬,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到知识,使知识内化为能力,成为塑造其主体特性的基础,还能升华学生的思想感情,使他自觉地以知导行,实现知行统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要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塑造各具特色的主体特性。

“导学-自学-互学”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引导,据弃灌输,在这一模式中“导”是一根红线,把各环节有机联结在一起成为整体,离开“导”,各环节就失去意义,课堂就会成为自由市场。要做到“导”而不牵,“引”而不强,使学生在“导”中自然地破解“无知”禁锢,在“引”中无声剥落“定势”落篱,在他面前展示一个无限美妙的知识世界。

坚持让学生当主角,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实施民主教育提纲》中提出培养创造力“六大解放”著名论断:解放学生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抓住“互学”这一关键环节,就能实现这“六大解放”,就能保证“每个学生在教学中的最优发展。

坚持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模式”不是“定式”,我们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充实这一模式,“运用之妙,存乎于心”,兵法是这样,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参考文献:

[1]张建华.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

[2]缪建东.当代教育哲学思想的主题.

[3]教育研究与实验.

猜你喜欢

互学导学自学
互学互鉴薪火相传友好交往行稳致远
——柬埔寨青年领导人主题研修班在华成功举办
阆中市:加深交流 互助互学促提升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闽宁妇联签订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合作交流协议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