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综合实践活动多元评价工具的探索

2019-10-06张慧

文理导航 2019年33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张慧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多元评价工具为一线老师带来了有效的教育测量方法,通过选择合理的评价内容和有效的评价工具,强化学生的实践与探究学习,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认识自我、欣赏他人,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多元评价内容;评价工具分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倡多采用多元评价方式,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对多元评价工具的探索旨在落实全面深化评价改革的迫切需要;评价应做到以生为本,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真正做到以评促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明确多元评价工具的作用

《指导纲要》中关于评价工具的设计与开发相当简略,一线教师普遍缺乏教育测量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非常需要具体可行的评价工具与评价工具使用的指导。构建有效的综合实践多元评价工具:

1.解决教师不知怎么评的问题;

2.解决评价不能常态化的问题;

3.解决评价指向性不明确的问题;

4.解决评价实施低效的问题;

5.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二、科学选择多元评价的内容

多元评价内容的选择要做到以生为本科学选择,才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评价内容可以分為以下几方面:

1.多元能力

包括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设计与制作能力、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处理能力、创新能力、采访调查能力、信息整理筛选能力等。

2.实践态度

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行为表现等方面来评价学生是否主动提出设想和建议、认真观察思考问题、积极动手动脑、认真查找相关资料,是否具备了坚持不懈的科学实践态度等。

3.自主参与

评价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在自主学习中形成创新性学习能力,能独立思考、独立探索。

4.合作情况

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如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承担小组分配的任务,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和别人一起分享成果,在小组中主动发挥自己的作用等。

5.探究精神

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及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进行评价。如是否敢于提出问题,以创新和有效的方式着手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的学习结果;是否善于观察记录、能否综合运用知识、积极采用多种活动方法等。

6.成果展示

主要评价学生整理、加工、表达和交流活动成果的情况,以总结和展示综合实践活动的结果,分享情感体验。具体可以采用交流展示会、调查报告分享会、研究笔记、答辩会等。

三、多元评价工具的分类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可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工具能为活动提供方向和指引,强化学生的实践与探究学习,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矫正方法。根据评价工具使用的方式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

1.观察型评价工具

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教师常常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地观察,及时反映学生在不同场合下的行为表现,并作出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可持续性。学生之间也可以采用观察型评价工具,教师可以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份“活动观察表”,以记录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活动中的表现,既可由学生自己记录,也可以让同学记录。譬如,在成果整理课上,笔者让每个小组推选一名“观察者”参与其他小组的活动,以第三者的视觉为所观察的小组提出意见,并做好记录。教师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同伴进行行为观察和记录,这样不仅能丰富第一手观察材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2.互动型评价工具

综合实践评价倡导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既可以是学生本人及教师,也可以是家长、学生群体及学校内外的其他有关人员等,通过课堂对话、小组交流、班级答辩、实地采访、家校合作等方式评价学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评价方式,如QQ群、网络交流等。多元的评价主体以多渠道反馈信息,能使评价者及时了解活动情况,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建议,引导活动的方向。

3.图表型评价工具

图表型评价工具的使用最为广泛,也更具综合性和客观性、长期性,如活动日记、调查问卷、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反馈信息表、成长手册等。譬如,“科技探索乐趣多”主题活动前,笔者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活动结束时也完成一份调查问卷,并把两次问卷的数据进行对比,了解学生的达成度。现代信息手段的介入使评价工具更多元,我们学校以网络平台为依托,拓展评价工具使用范围,如建立学生个人电子档案袋,教师通过设计和开发各类学科学习网站、网上评价资源库、学生网络评价量表等评价工具,提升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多元评价工具的构建,不能只看实践结果,而要关注活动的全过程,要尽可能予以客观评价,要利用评价的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学会欣赏他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
浅谈提高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教学质量的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观察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开启“四促驱动”模式,构建高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