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渊明田园诗的人格美
2019-10-06郝玉泰
郝玉泰
【摘 要】陶渊明在隐居期间创作大量田园诗文,集中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和人生态度,恬淡幽美的思想内容与别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完美结合使其诗文永葆不朽的艺术魅力。本文仅从田园生活、田园情怀两方面谈谈陶渊明田园诗所体现出来的人格美。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人格;魅力;人情;友情;親情
陶渊明(365—427)东晋动乱时期的田园诗人,由于在政治思想、生活情趣和艺术修养等方面独具特色,他创作的文学作品特别是他的田园诗表现出他是一个既执着于现实生活又富于飘逸超然性格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人格、诗文永葆崇高的理想境界和不朽的艺术魅力,体现其人格美。
一、田园劳动生活所体现出来的人格美
陶渊明一边田间劳作,一边诗文创作,“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态,酣畅赋诗,以乐其志” 。他的田园诗是其力耕与笔耕相结合的产物,他以“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为信念,努力躬耕自资,不以诗人自居,而以“农人” 自娱。与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把劳动看作人生乐事和创作源泉,诚如《劝农》所述,他把农业生产始终列为第一,相对于孔子致力于“济世大事”、 樊须鄙视问农,汉朝大儒家董仲舒“乐琴书,田园不履。”陶渊明鄙弃这种“超然”“脱俗” ,形成他“忧道”“忧贫”两全其美的主张:“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由于现实所限,只能仰望之而“难逮”,他重农、勤农,显示其纯朴与伟大,体现了他的人格本性之美。
陶渊明归隐田园,过着躬耕自食的生活,对农民的苦难深表同情,深感农民苦楚,遂发出“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的感慨。其命运与农民相似。“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敞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他饱尝饥寒,长夜难眠,这种心情无人理解,“躬耕未曾替,寒馁常糟糠。”“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鸡鸣。”足见他生活的困窘,但他仍然不羡慕“都市”的利禄,“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虽身受劳累与贫穷,却为有充实的精神生活而欣慰,他以躬耕为乐,享有浓浓的田园劳动生活,“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他在入仕前,曾在“南亩”之田耕作,“当年竟未践”这次趁“春兴”而来,诗人不怕吃苦,走在寒竹覆盖着的荒僻小路上,他依然怀着欢悦的心情参加劳动,把躬耕看作是不能“自勉”之事,只有真心实意地参加劳动,才能面对吹来之风感受到“送馀善”的惬意,看到头上掠过的飞鸟,体味着“欢新节”的深情。
总之,在那个乱世,他不为“五斗米”而利欲熏心,相反他重视农业与耕作并身体力行,这在我国古代实属难能可贵,其思想的伟大、品格的崇高、人格的高尚无不令人敬仰。
二、田园情怀所体现的人格美
陶渊明在《和刘柴桑》中体现其真实的理想境界,找回真正的自我,进而彰显自己的人格美,是一位立足田园、积极上进的诗人。在生活态度上,他热爱生活,执著人生,情义笃厚。“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他丢弃刘遗民的自私与冷漠,心中有亲朋。在生活中珍重人情、友情、亲情、爱情,他的这种真情人生彰显了诗人的田园情怀和高尚的人格美。
人情,陶渊明彭泽归来,已“绝尘想”,不与世俗人交往,致使“穷巷寡轮鞅”。而心却系农友“披草共来往”,“但道桑麻长”,与农民同甘共苦,“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担心霜雪使农民的桑麻如草莽一样凋零。他心系田园,珍惜农民的真诚情感,与农友在农闲之余,或登高赋诗,或“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总是“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相互提醒农业生产,“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关心农业生产,“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在仅能遮盖床席的“敞庐”中阔论古今,品评诗文创作,“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体现了诗人与乡亲们浓浓的深情。
亲情,在陶诗赋中对亲属或赞颂其功德,或怀思其品质,或祭祀悼念,他的祭文深情哀婉,催人泪下,“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数龄。”“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表现了其满腹伤痛,撕心裂肺的哀情,令人感动。透露出陶诗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
陶渊明的田园劳动生活、田园情感与“仁、义、理、智、信”一脉相承,他作为田园诗派的代表。其文集文学美、情辞美、题材美、形式美、意境美于一体。他渴望乌托邦式的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和实践证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趣,创作的田园诗赋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文学中的艺术瑰宝,处处彰显着其伟大的人格美。
【参考文献】
[1]刘以林主编.陶渊明作品选[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次印刷
[2]袁行霈撰写.陶渊明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二次印刷
[3]谭蔚选注.中国古代田园诗赏析[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一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