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的价值分析

2019-10-05董志军杨小菊李勇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心衰急性心肌梗死

董志军 杨小菊 李勇

【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300例,采用摸球法分为A组(早期肠内营养)和B组(自制饮食配合肠外营养),各150例。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BNP(心衰定量标志物)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搏指数及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B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NP水平低于B组,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搏指数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衰; 早期肠内营养

doi:10.14033/j.cnki.cfmr.2019.21.0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21-0-02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是临床常见病症,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动脉供血中断或减少导致[1]。患病后,患者可出现胸痛、胸闷、泡沫痰、肺部湿啰音及伴随不同程度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部分严重者可出现严重心功能及呼吸功能受损,如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可对其正常生活及健康造成威胁[2]。在治疗中,患者受临床症状及治疗影响,无法经口进食而维持正常营养摄取,故而在其治疗中有必要辅以护理干预,确保其正常营养供需,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笔者所在医院围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护理工作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8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300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疗指南》中疾病诊断标准[3];(2)所有患者均合并心衰。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认知障碍;(2)合并脏器严重损伤;(3)合并肢体残缺。采用摸球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150例。

A组男78例,女72例;年龄61~83岁,平均(71.2±1.7)岁;其中急性心衰80例,慢性心衰70例;合并慢阻肺36例,高血压34例,高脂血症39例,糖尿病41例。B组男79例,女71例;年龄60~82岁,平均(71.3±1.6)岁;其中急性心衰81例,慢性心衰69例;合并慢阻肺35例,高血压33例,高脂血症40例,糖尿病42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强心、利尿及扩张血管等治疗。

A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具体内容如下: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营养需求制定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有效补充饮食功能不足的饮食量,其中热能供给标准为20~25 kcal/d,稳定期为25~30 kcal/d,尽早对患者实施营养序贯治疗;患病初期以流质饮食为主,给予肠内营养支撑,营养液以氨基酸型、再短肽型、整蛋白型及匀浆型,根据病情合理调控;针对高血糖患者,则应采取糖尿病专用肠内营养制剂进行治疗,并强化基础的膳食纤维;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血糖各指标变化,必要时可给予胰岛素进行体内葡萄糖代谢的调节,临床采用肠内营养液由营养科专家进行配制。

B组采用自制饮食配合肠外营养干预。根据患者意愿进行饮食,合理控制每日水摄取量,对于不足的部分可给予肠外营养进行补足,确保热卡量为1 000~1 500 kcal/d,静脉营养混合液中可包含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脂肪乳,经静脉导管对患者施以匀速滴入治疗。

1.3 观察指标

干预2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包括并发症发生情况、BNP(心衰定量标志物)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搏指数及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变化。

参照热能供给标准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患者基础热能消耗,男性=66.47+13.75×体重(kg)+5.0×身高(cm)-6.76×年龄(岁);女性=65.5+9.6×体重(kg)+1.7×身高(cm)-1.7×年龄(岁);每天实际供给热量=基础热能消耗×校正系数(男=1.16/女=1.19)×1.1×1.3[4]。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A组低钠血症1例,高血糖2例,感染1例,高钠血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5/150);B组低钠血症5例,高血糖7例,感染7例,高钠血症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24/150)。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368,P=0.000)。

2.2 两组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对比

A组BNP水平低于B组,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搏指数对比

A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搏指数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对比

A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心内科常见疾病,主要由心肌缺血或缺氧导致,疾病可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其中心衰并发症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5]。据临床资料记载,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死亡率、致残率较高,受疾病影响导致心脏输出无法满足全身需求,且如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则会对患者生命造成极大威胁[6-7]。目前临床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多采用药物治疗,即最大限度减少心脏耗氧和降压,对其心肌提供保护。但是在治疗中,大多患者受呼吸功能及心功能等临床症状影响无法主动进食,其胃肠道长期缺乏食物刺激,可引起胃肠道功能及内血流动力学紊乱,严重影响其营养状态[8-9]。

以往临床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治疗中多采用自制饮食配合肠外营养干预,通过补充营养来改善其营养状态,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无法准确根据患者需求给予营养支撑,导致临床干预效果不佳。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是近年来临床针对无法自主进食或营养不良患者实施的干预措施,根据患者实际营养需求合理补充肠道内膳食纤维,保持其胃肠道生理功能,促使其抵抗能力免疫能力的提升,确保治疗顺利实施,从而确保其健康[10]。本研究结果可见,A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其低钠血症、高血糖、感染、高钠血症等并发症风险得到有效控制,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B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心衰标志物及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搏指数等心功能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显著效果。临床将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中,护理人员能够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及营养需求,给予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撑,保证机体能量补充的同时确保治疗顺利实施[11-12]。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中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机体炎症细胞因子及心功能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俊.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栓塞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一例[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1):60-62.

[2]范文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OL].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9):28-30.

[3]江冠颖,赵玉兰,董静,等.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2):137-140.

[4]贾星宇,华晨,刘励军,等.不同方法检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静息能量消耗及其意义[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8):596-598.

[5]黄恺.湖北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专家建议[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9,12(2):97-100.

[6]赵春勇,魏广林,高筱红,等.替罗非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11(4):382-384.

[7]楚磊,赵灵.PICCO技术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8,39(10):58-61.

[8]王洪云,赵拥军,秦亮.左西孟旦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血压及心率的影响[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7,40(4):259-262.

[9]胡义川.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患者临床急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198-199.

[10]杨宁波.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应用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7,5(28):70.

[11]甄春山.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的治疗情况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7,30(4):910-911.

[12]李倩倩,曹勇,谢磊,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的价值分析[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8,6(23):79.

(收稿日期:2019-06-20) (本文編辑:桑茹南)

猜你喜欢

早期肠内营养心衰急性心肌梗死
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超声诊断分析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山西省心衰中心联盟在并成立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探讨食道癌、贲门癌、胃癌及胰腺癌术后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
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免疫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