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钩吻的本草考证

2019-09-30沈舶宁王文忠曹娜孙晓艳乜晓凤赵容谢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5期

沈舶宁 王文忠 曹娜 孙晓艳 乜晓凤 赵容 谢明

【摘 要】 目的:研究钩吻的产地变迁以及形态的变化,对钩吻进行全面的本草考证,为以后钩吻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古籍,从源流、名称、形态、产地、毒性、功效及配伍对钩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结果:钩吻在本草书籍记载有野葛、毒根、断肠草、冶葛等别名。产地发生小幅度南移。[HTH]结论:[HTSS]药用植物学知识学习至关重要,可快速简单的区分钩吻与其他药用植物,应当更深入的去探索钩吻的未知领域,使其有效成分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 钩吻;断肠草;本草考证

【中图分类号】R281.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0-0030-05

Textual Research of Gelsemium elegans (Gardn. et Champ.) Benth.

SHEN Boning1 WANG Wenzhong2* CAO Na2 SUN Xiaoyan2 NIE Xiaofeng1 ZHAO Rong1* XIE Ming1

1.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onal Chinese Medicine, Dalian 116600,China;2.Beipiao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Peipiao 122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origin change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Gelsemium elegans (Gardn. et Champ.) Benth., to carry out a comprehensive herbal examination of Gelsemium elegans (Gardn. et Champ.) Benth.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Gelsemium elegans (Gardn. et Champ.) Benth. in the future. Methods The ancient books, from the source, name, shape, origin, toxicity, efficacy and compatibility of the Gelsemium elegans (Gardn. et Champ.) Benth. was discussed in detail. Result Gelsemium elegans (Gardn. et Champ.) Benth. in the herbal book records have wild weed, poison root, broken intestine grass, metallurgy and other aliases. There is a small southward shift in origin.

Conclusion The knowledge of medicinal botany is very important, can quickly and easily distinguish Gelsemium elegans (Gardn. et Champ.) Benth. and other medicinal plants, we should explore the unknown field of hook kiss more deeply, so that its active ingredients can play the greatest role.

Key words:Gelsemium elegans (Gardn.et Champ.) Benth.;Gelsemium Elegan;Herbal Textual Research

《中国植物志》[1]记载钩吻为马钱科钩吻属植物Gelsemium elegans (Gardn.et Champ.) Benth.,其雖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2015版《中国药典》[2]并未收录钩吻为国家规定药品使用,本文通过对历代中医古籍进行整理,对钩吻的源流、名称、形态、产地、毒性、功效等多方面进行考证并系统归纳民间记录。

1 源流考证

[JP+1]经查阅钩吻最早出自东汉的《神农本草经》[3],《本经》中记载“钩吻,味辛温,主金创乳疰,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杀鬼注、蛊毒。一名野葛,生山谷”。与现代中医药学认为的钩吻基本符合,而部分学者认为同时期的《周易参同契》[4]中也曾提及钩吻(书中称做冶葛)“冶葛、巴豆,一两入喉,虽周文兆蓍,孔丘占相,扁鹊操针,巫咸叩鼓,安能苏之”。只能认为书中的冶葛是与巴豆配伍相恶的药物,二者配伍使用可致人死亡,并不可代表书中的冶葛便是钩吻,固钩吻在东汉时期并非有冶葛之名。《金匮要略》[5]记载:“误食钩吻教人解之方钩吻舆芹菜相似,误食之,毅人”,但从植物形态考证,对比《中国植物志》中钩吻形态特征与芹菜并不相似,差别较大。固经过毒性及形态的对比,钩吻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见表1。

2 名称考证

钩吻有许多别名,本草书籍记载的有“野葛”(《神农本草经》),“毒根”、“秦钩吻”(《吴普本草》[6]),“黄野葛”(《千金方》[7]),“固活”(《名医别录》[8]),“除辛”(《蜀本草》[9]),“吻莽、断肠草”(《 梦溪笔谈》[10]),“冶葛”、“已明”、“烂肠草”、“胡蔓草”、“火把花”、“黄藤”(《本草纲目》[11]),“冰胡满”、“蟚蜞蓋”、“虎狼草”(《岭南采药录》[12])等别名。

钩吻之名最早源自《神农本草经》,其含义指“入口后即可钩人喉吻”,另一种说法为“吻当作挽字,牵挽人肠而绝之也”,还有一种说法为“吻”为“肠”的通假字,无论何种解释都是意为食用后会让人即刻死亡。《纲目》中记载“王充《论衡》云:“冶,地名也,在东南。其说甚通。广人谓之胡蔓草,亦曰断肠草。入人畜腹内,即粘肠上,半日则黑烂,又名烂肠草。滇人谓之火把花,因其花红而性热如火也。岳州谓之黄藤。”《本草纲目》中时珍曰:“此草虽名野葛,非葛根之野者也。或作冶葛。”中国植物志中记载葛(即为野葛)“粗壮藤本,长可达8m,全体被黄色长硬毛,茎基部木质,有粗厚的块状根。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背着,卵状长圆形,具线条;小托叶线状披针形,与小叶柄等长或较长。总状花序,中部以上有颇密集的花;花冠长10~12mm,紫色”除藤本特征外,无论从叶形,花冠颜色,花序类型均与钩吻在古籍中描述有较大区别,二者只是名称混淆,形态区别较大,本草书籍中的“野葛”、“黄野葛”并非现在植物志中的葛或野葛。

在《蜀本草》中也曾记载过钩吻,但因名称混淆,导致《蜀本草》中错误的将《金匮要略》中的针对“钩吻”的解毒方法收录其中,《金匮要略》中记载“钩吻”实为毛茛科毛茛或伞形科毒芹的植物,已由韩召会等[13]考证。固《蜀本草》中正文记载的钩吻为马钱科钩吻,引用《金匮要略》中的解毒方法并非钩吻,二者解毒机理相差较大,不可混淆使用。

3 形态考证

宋代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对钩吻的形态有系统详细的描述“其草蔓生,如葛;其藤色赤,节粗,似鹤膝;叶圆有尖,如杏叶,而光厚似柿叶,三叶为一枝,如菜豆之类,叶生节间,皆相对;花黄细,戢戢然一如茴香花,生于节叶之间。”

《中国植物志》记载钩吻为“常绿木质藤本,长3~12m。小枝圆柱形,幼时具纵棱;除苞片边缘和花梗幼时被毛外,全株均无毛。叶片膜质,卵形、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2cm,宽2~6cm,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侧脉每边5~7条,上面扁平,下面凸起;叶柄长6~12mm。花密集,组成顶生和腋生的三歧聚伞花序,每分枝基部有苞片2枚;苞片三角形,长2~4mm;小苞片三角形,生于花梗的基部和中部;花梗纤细,长3~8mm;花萼裂片卵状披针形,长3~4mm;花冠黄色,漏斗状,长12~19mm,内面有淡红色斑点,花冠管长7~10mm,花冠裂片卵形,长5~9mm。”如图1、图2所示。

根据文字描述,笔者进行如下对比:首先从茎对比,《梦溪笔谈》描述“其草蔓生”指出其为藤本的特征,与《中国植物志》中“常绿木质藤本”相对应;从叶形对比,“叶圆有尖,如杏叶”指出其叶为卵形且先端略尖,与“叶片卵形、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相对应;从叶片质地对比“而光厚似柿叶”指出其叶片质地较为光滑,与“叶片膜质”相对应;从叶序对比“叶生节间,皆相对”,与植物志图中的叶序对生相吻合;从花冠颜色对比“花黄细”指出其花冠为黄色,与“花冠黄色”完全吻合;从花序着生部位对比“生于节叶之间”指出其花序着生于叶片与节之间;与“花密集,组成顶生和腋生花序”相吻合;从花序对比“戢戢然一如茴香花”指出其花序与茴香的复伞形花序类似,与“三歧聚伞花序”吻合。

经对比沈括笔下的钩吻与现代植物志中的钩吻形态基本一致,加上二者功效完全相同,固笔者认为历代本草中出现的钩吻就是《中国植物志》中的钩吻Gelsemium elegans (Gardn.et Champ.) Benth.

4 产地考证

钩吻最早出现于《神农本草经》,其中对产地描述为“生傅高山谷及会稽东野”。后世皆记载为此,会稽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历代本草中只在《本经》中曾记载钩吻产于会稽东野。《中国植物志》记载“产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生海拔500~2000m山地路旁灌木丛中或潮湿肥沃的丘陵山坡疏林下”。可见钩吻的产地发生了小幅度南移。主要原因可能为以下几点:首先,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较为发达的区域为江南一带,对中药品种考证更为容易,古代对毒药重视程度较为薄弱,易发生产地的定位错误。其次,钩吻较易与其他常见药用植物相混淆如黄精、金银花等,直到现代系统的植物分类系统,才较为准确的区分,如滇黄精的产地为云南、四川、贵州,与钩吻现代产地极为相似,可能存在物种混淆。最后,包括会稽山旅游在内浙江省开发程度过大,对野外资源破坏较大,可能影響钩吻产量。故钩吻作为毒药在中国古代并未发现其潜在价值,导致钩吻产地模糊不清。

5 中毒机理

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14]中记载钩吻的毒性为“钩吻,人食其叶,饮冷水即死,冷水发其毒也”。可见钩吻毒素水溶性较好,且易溶于冷水中。从明代本草《食物本草》[15]中记载钩吻的毒性“一葉入口,百孔迸血,爤肠腐胃,速在须臾”。此句可见,钩吻毒素在体内扩散迅速,若不能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现代毒理学[16]研究表明钩吻的主要毒性成分为钩吻素子、钩吻素寅、钩吻素卯等。刘浩等[17]总结了临床上钩吻中毒的主要症状, 包括消化系统:口腔、咽喉灼痛, 呕吐、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神经系统:眩晕、言语含糊、吞咽困难, 肌无力、呼吸肌麻痹、昏迷等;循环和呼吸系统:中毒早期呼吸快且深, 心跳缓慢, 继而心搏加快, 呼吸慢而浅或不规则, 后期体温及血压下降, 呼吸困难, 严重者最终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解毒剂, 以对症治疗为主。例如, 用适量阿托品对抗迷走神经的抑制作用, 用新斯的明解除肌麻痹, 血液灌流和透析清除水溶性的小分子毒物等。此外,在动物中毒后,皆表现眼睑下垂、垂头、脚软、全身肌肉虚弱,故推测其作用在脊髓运动神经原之麻痹。故推测其作用为麻痹脊髓运动神经元。

最早在《博物志》[18]中记载“钩吻毒,桂心葱叶沸解之”。其中桂心为肉桂的一种,桂心入心,可引血化汗、化脓;葱叶辛温,解毒消肿,可杀百药毒。在《本草发明》[19]中也再次强调“中其毒者,用桂心、葱叶汁解之”。唐朝《新修本草》[20]中提出钩吻的配伍方法,书中称“半夏为之使,恶黄芩”。《岭南本草古籍三种》[21]通过炮制削减其毒性“九蒸九晒用。其叶,消黄气”。

钩吻虽然为剧毒药,但经常被人当作其他药用植物误食,在《雷公炮炙论》[22]中曾多次提及钩吻与黄精、玉竹(书中记载为萎蕤)、地精草形态相似,易误食致死。“勿用钩吻并黄精,其二物相似萎蕤。”“勿用钩吻,真似黄精,只是叶有毛钩子二个,是别认处。”“凡使,勿用地精,苗茎与钩吻同。其钩吻,治人身上恶毒疮,效:其地精,煞人。”《蜀本草》记载:“黄精叶乃与钩吻相似,惟茎不紫、花不黄为异,而人多惑之。其类乃殊,遂致死生之反,亦为奇事”。宋代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对钩吻的形态有了更加系统详细的描述“其草蔓生,如葛;其藤色赤,节粗,似鹤膝;叶圆有尖,如杏叶,而光厚似柿叶,三叶为一枝,如菜豆之类,叶生节问,皆相对;花黄细,戢戢然一如茴香花,生于节叶之间”。除此之外,在《类编图经集注衍義本草》[23]中也有记载“钩吻别是一草,叶似黄精而茎紫,当心抽花,黄色,初生既极类黄精,故以为杀生之对也。”

与《中国植物志》中的形态描述相对应,幼苗期的钩吻与玉竹(图3)十分相似;成熟期茎变为圆柱形,又与黄精(图4)形态相似,区分点则为钩吻叶片下方存在两小片毛状托叶(书中记载为“毛钩子”),二者形态相近,功效却相差甚远,故有“黄精益寿,钩吻杀人”的教训代代相传。

据新闻报道曾有学生采摘鲜嫩的“金银花”泡水服用后,出现中毒现象,导致一人抢救无效死亡。对比《中国植物志》中忍冬(图5),无论从藤本黄花,还是托叶位置,二者都极为相似,非专业药用植物研究人士,极易将二者混淆误食。二者花期相近,生长环境相似,蜜蜂等昆虫采蜜时,易将有毒的钩吻花粉带入忍冬的花内。某些种植者在盛花期采摘忍冬的花,一是不符合正品金银花要求,二是钩吻花粉易混入金银花中,造成中毒事件的发生。加之南方省市较为常见钩吻、玉竹、黄精、金银花等植物,误食中毒现象屡见不鲜。

6 功效考证

钩吻虽为毒药,但却有着一定的药用价值,最早对钩吻的功效记载源于《神农本草经》,书中记载“钩吻,味辛温,主金创乳疰,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杀鬼注、蛊毒”。《名医别录》中记载两处“钩吻,主金疮,破症积,除脚膝痹痛,四肢痉挛、恶疮疥虫,杀鸟兽”与“秦钩吻,味辛。治喉痹,咽中塞,声变,咳逆气,温中”,实则均为钩吻的功效。后世本草对钩吻的功效记载,均为上述功效,并未发生较大改动。直到现代《毒药本草》[24]明确钩吻的功效“祛风散瘀,消肿止痛,攻毒杀虫。治疥癞,湿疹,体癣,麻风,疮疡溃烂,疔疮肿毒,跌打损伤,骨折,痔疮,风湿痹痛,神经痛。”《岭南本草》中记载“童整头甘,补脾阴以生精;平,助肺气以行湿。故宽中、益气,充肌肉,调五脏,润心肺,壮筋骨,除风湿,补髓,兼下三虫。湿热则虫生。阳衰者忌。”目前,华南地区常将钩吻常用作中兽医草药,对猪、牛、羊有驱虫功效;亦可作农药,防治水稻螟虫。这种对人类产生致命的毒药,小剂量地使用于畜禽时却有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

7 结论与讨论

钩吻在本草书籍记载有野葛、毒根、断肠草、冶葛、烂肠草等别名。产地发生小幅度南移。向基层普及药用植物学知识至关重要,可快速简单的区分钩吻与其他药用植物。合理使用钩吻可达到驱风散瘀、消肿止痛、攻毒杀虫等功效。

钩吻在古代常被称为断肠草,断肠草无疑是中国宫斗剧、武侠剧中最常用的毒药之一,而在北方却不曾分布钩吻,那么在北方何种植物被称为断肠草呢?是在北方有分布的狼毒、毒芹?在中医古籍中的记载还是相对模糊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又或者钩吻本身就广泛分布于中国全境,但由于气候变迁或近代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对钩吻生长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而导致钩吻产地大幅度南移。合理采收金银花(花蕾期采收)等药材,避开钩吻花的盛花期,避免误食或花粉进入金银花内的事件发生,钩吻作为毒药,常被误食,但急救方法仍停留于催吐,洗胃等较难彻底实现解决毒性的物理疗法,人们是否可以根据古籍中的记载,研究桂心,葱叶等中药对钩吻毒性的缓解机理,研发快速解毒剂,将对钩吻中毒的治疗产生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6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249-253.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3]清·黄奭.神农本草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274-275.

[4]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M].长沙:岳麓书社,2012:116.

[5]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487.

[6]魏·吴普.吴普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56-57.

[7]唐·孙思邈.千金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97.

[8]梁·陶弘景.名医别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87.

[9]五代·韩保昇.蜀本草[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6,303,362.

[10]北宋·沈括.梦溪笔谈[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473.

[11]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27.

[12]萧步丹.岭南采药录[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59,60.

[13]韩召会, 苏青华.《金匮要略》中钩吻的本草考证[J]. 中国医药科学, 2011, 9(1):9-11.

[14]唐·陈藏器.本草拾遗[M].安徽:安徽科技技术出版社,2002:360.

[15]明·姚可成.食物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203,1204.

[16]姬圣洁,刘伟.钩吻毒理学与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司法鉴定,2017(3):24-30.

[17]刘浩, 俞昌喜.钩吻的研究进展[J].福建医科大学学報, 2008(5) :469-472.

[18]西晋·张华.博物志[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1:卷四.

[19]明·皇甫嵩,皇甫相.本草发明[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38.

[20]唐·苏敬.新修本草[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53.

[21]朱晓光.岭南本草古籍三种[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12.

[22]宋·雷敩.雷公炮炙论[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

[23]元·寇宗奭,方明甫.类编图经集注衍義本草[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2.

[24]杨仓良.毒药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