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闪闪的红星》原型许光:红星闪闪传万代

2019-09-30胡延宁冯金源郭大胜

晚晴 2019年8期
关键词:许世友大别山红星

胡延宁 冯金源 郭大胜

上个世纪70年代,一部名为《闪闪的红星》的电影轰动全国。因为这部电影,人们记住了电影的主人公——“潘冬子”。“潘冬子”犹如一颗闪闪的红星,永远闪耀在人們心中。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潘冬子”的原型是谁,更不会想到他竟然是传奇将军许世友的儿子许光。

1929年,鄂豫皖红色革命根据地。在《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声中,红军将领许世友与结发妻子朱锡明的第三个儿子许光降生了,这也成为他们所生育的三个儿子中唯一存活下来的小生灵。

许世友给这个儿子取名黑伢。在黑伢两岁多时,鄂豫皖根据地失守。父亲许世友随红四方面军从大别山转战川陕,从此与家人失去联系。年幼的黑伢便和奶奶、母亲、姑姑一起留守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曾经对红军的亲属们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和追杀,许光的母亲被逼迫改嫁。年幼的许光由奶奶、姑姑带着留守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坚持对敌斗争,7岁的时候就参加儿童团,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一次,敌人在扫荡鄂豫皖根据地时,下令放火烧山,奶奶和姑姑在烟熏火烤中带着许光在山洞中躲了三天三夜,终于保全了他的生命。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黑伢最大的愿望是找到传说中的父亲。

1948年映山红盛开的时节,在父亲老战友王树声将军的帮助下,黑伢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父亲。当年,因为许世友离开家17年没法和家人取得联系,许世友的母亲还以为儿子早已牺牲在战场上,而许世友也以为家里人已被国民党杀害了。直到1948年春,一封许世友寻找亲人的家书在大别山传了很久,才辗转到许世友母亲的手中。老人家得知许世友不但没有死还在山东军区担任司令员的消息后,便带着孙子许光找到与许世友一块参加革命、在湖北省军区担任司令员的王树声,要求帮助找到许世友。王树声派人将许光送到了山东,许光与父亲许世友才得以团聚。

父子重逢后,许世友问儿子今后打算干什么?许光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当兵,像父亲一样报效国家!”

许将军告诉儿子,他准备送许光去读书,并叮嘱他要趁着年轻多学习文化知识,将来的新中国需要有知识的年轻人去保卫和建设。随后,许光被送往山东军区文化速成中学学习。

从文化速成中心毕业后,许光又相继在华东军政大学、第一海军学校和大连海军舰艇学院等院校学习,成为建国后我军第一批拥有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在校期间,许光刻苦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毕业分配到北海舰队后,他在一线部队刻苦摔打磨砺,逐步成长为共和国首批北海舰队一名优秀的舰艇长,为捍卫祖国海疆安全做出了贡献。

许光从一个在根据地坚持革命斗争的“红小鬼”成为共和国的海军军官,然后又返回家乡再没有离开,在大别山革命老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延伸阅读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的大别山区。1930年6月,召开鄂豫皖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成立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根据地形成。该根据地是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诞生地。全盛时期包括有20余县的地区,拥有约350万人口,主力红军达4.5万余人,地方武装、民兵20余万人。

猜你喜欢

许世友大别山红星
走进红色大别山
红星闪闪迎国庆
许世友五跪慈母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
闪闪的红星
闪闪红星照我心
许世友参军记
“餐桌旁的风采”之—周恩来与许世友赌酒
许世友 最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