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意蕴
2019-09-30陈一收王凯全
陈一收,王凯全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积淀,能彰显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关于文化自信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喻示为民族的“精神基因”“精神命脉”“精神纽带”“精神家园”“精神标识”,深刻阐明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极端重要性,也明确了一个根本道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忘本来、坚守本根,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中培育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锻铸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深刻阐明文化自信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一、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根基
习近平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2],“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3]命脉,即生命所系的血脉。文化之所以被视为民族的精神命脉,原因就在于,文化积淀着民族的精神基因,体现民族的精神品格,是一个民族赖以团结凝聚的精神纽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保持思想自主、精神自立的基础。五千多年不间断的历史传承,积蕴着中华文化独特的价值体系,构筑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的血脉和基因,也成为中国人独立自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根基。
(一)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
人类在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之中进行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精神家园建立在文化认知认同与文化传承弘扬的基础之上,在文化的涵养、浸润、熏陶中形成。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拥有不同的精神生活,开展不同的文化创造,也形成不同的文化传统,最终构建了具有不同人文禀赋的精神家园。相对于物质家园而言,精神家园是民族成员确认“精神自我”、寄托家国情怀、寄寓精神追求的灵魂居所,是滋养民族精神气节和人格尊严的文化沃土,也是促进民族成员向心聚力的精神纽带。
不同的传统文化滋养不同的精神世界、化育不同的民族精神特质和精神品格。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成员向心聚力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精神基因得以赓续传承的文化根脉,也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标识。文运文脉牵连着国运国脉,独特的文化传统构成了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传承发展的精神命脉,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精神根基。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有其长处和优势,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文明历来都是因为和而不同,从而才具有气象万千、多姿多彩的蓬勃生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自信,是对个体自身民族文化的自信,迷信他族的文化是“他信”,绝不是自信。从根本上说,文化自信,是从我立足、以我为本,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血脉。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剧烈,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在封闭环境中自给自足地发展。面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挑战,增强文化自信极为关键的一环是要在中外互竞互鉴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树立危机意识和安全意识,确立主体自觉,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五千多年历史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也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根本所在。矢志不渝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以独特的文化传统来维系民族认同,以共同的精神基因来培育全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想和道德观念,促进广大中华儿女树立共同的精神追求,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日益强盛的精神密码。独特的文化基因、文化底蕴、文化渊源,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体系,赋予中华民族保持精神独立性、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底蕴和底气,使得中华民族具有应对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主体地位和自主能力。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
习近平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4],“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5],“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 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6]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决不能脱离文化传统和文明传承。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大地上创造形成的独特文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也是在传承属于自身的独特文明的过程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发展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中华民族5 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我们之所以有理由、有底气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是因为这条道路由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是在延续民族血脉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积淀着中华文明传承和创新的成果。如果说,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了坚实基础,那么对于5 000多年文明的传承,则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有了深厚的历史根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精神支撑。
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在传承中华文明中实现民族复兴,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在中华大地彰显民族特色、焕发生机活力的精神根基所在,也是中华民族具有精神独立性的根本体现。这种精神独立性是在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的中国人独特精神世界中坚持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在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的基础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其中有我们兼容并蓄、择善而从地借鉴、吸收和消化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因素,但更为关键的是,当代中华儿女吸吮了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秉持中华文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独立自主、革故鼎新、实事求是、知常达变的宝贵精神品格,坚定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保持了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开拓前行的定力,增强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文化的独特性是一个关系到民族文明兴衰存续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坚守思想防线、筑牢精神堡垒,都必须确保自身文化的独特性。中华民族可以也需要吸纳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但绝不能跟在西方文明背后亦步亦趋,只有一如既往地挺立独立自主的精神脊梁,坚定不移地在中华文明大道上前行,不断从中华文化沃土中汲取丰厚滋养,才能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作用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关键
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3],“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7],“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8]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涵养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和思想灵魂,也赋予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
(一)以优秀传统文化“化人”“育人”“立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8],因此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8]
习近平之所以从民族精神命脉存续和国家精神力量建设的战略高度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感化作用和育人功能,根本的原因在于,文化即人化,人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即以文化来为人塑造灵魂、涵养精神、启发心志、培育气节的过程,也就是促使人在文化的熏陶、涵养、教育和引导下实现思想成人、精神成人的过程。对于作为民族成员的个体而言,精神成人的实质意义在于成为传承民族的精神基因,产生强烈的民族身份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能够自觉将民族精神魂魄转化为自身的人格气节,树立起与国家和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和理想信念的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中国人特殊的人文禀赋和思想内核,涵养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是每个中华儿女确认民族身份认同,确立民族自尊自信的文化根脉和文化底蕴所在。
习近平强调,“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6],“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10]这就从根本上说明一个道理,即当代中华儿女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寻“根”问“祖”、固“本”守“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母体,也是中华民族精神魂魄的根本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软实力和突出优势,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供最丰厚的滋养,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它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淀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和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构筑了中华儿女寄寓家国情怀的精神家园,涵养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价值体系,孕育了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基因。
立人之要义在于立心铸魂,爱国心和中华魂是中国人的气节和人格的根本体现,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立志立德之源、立业立功之本。今天,我们强调文化自信,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心铸魂的作用,从文明渊源和文化根脉上解决广大中华儿女对“我是谁”的民族身份认同问题,从灵魂最深处激发广大中华儿女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提振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脊梁。
(二)以文化自信抵制文化虚无主义
一个国家和民族确立起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才会有自主的思想灵魂和自立的精神能力,才能夯实凝心聚力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都离不开文化精神力量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也让世界感受和领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巨大精神凝聚和推动力量。但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在文化虚无主义的影响下,一些国人在文化上不自信,认为西方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主流,甘愿接受西方文化的精神殖民,言必称希腊、言必称欧美,希望融入西方文明,走上“全盘西化”的道路。
文化虚无主义由对民族文化的不自信所引发,是民族自卑、崇洋媚外的心理在文化态度上的体现和反映。五四运动以来,文化虚无主义就同“全盘西化论”如影随形、相互呼应,并于20世纪末,发展成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在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思潮的诱发和影响下,文化虚无主义的传播呈现出新形态、新趋势、新特点,增强了渗透性和危害性,成为敌对势力西化中国、分化中华民族的精神地雷和价值陷阱。文化虚无主义在反思传统文化的旗号下,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主义,视其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精神包袱和思想障碍,鼓吹西方文化中心论、西方文化优越论,鼓噪要彻底、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以西方文化来改造民族精神世界,在社会上渲染民族自卑、自厌、自弃的情绪,对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国家精神力量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以虚无主义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割断联系发展历史的文化血脉,毁损民族团结的精神家园,便会犹如漂泊无根的浮萍,并产生“精神自我”迷失、民族认同弱化的根基性危机。文化上不自信的心理倾向,对于整个民族精神的消解作用和负面影响是不容低估、不可小视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须从思想上根本解除盲目崇拜的禁锢,从精神上彻底摆脱自甘受奴役的状态,把希望寄托在业已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发展道路上,把命运掌握在中华民族自己手中。
文化自信既是国家和民族精神力量壮大的根本体现,又是国家和民族开拓前行的根本精神支撑。文化滋养心志、涵育精神、陶冶情操、锻铸品格。文化自信产生的精神力量,不仅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更为关键的是,会促进人民群众志相同、心相通、情相融,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同向同行的精神追求,构筑同心同德的精神力量。
立国必先立人,强国必先强人。国家和民族只有实现真正意义的思想文化独立,才能切实保持精神独立性,增强精神力量,确保自身的历史不被终结。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对人发生作用,深入人心,内化为人的精神追求、精神力量,传承与弘扬才具有实际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构成了中国人的独特价值体系。我们今天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升华,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入到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中去确证精神自我,汲取精神力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立足当今时代和现实社会,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清醒而自信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永远不能割断的精神纽带、永远不能丢失的“根”和“魂”;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精神的主体;只有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最基本的精神基因渗透到精神血液之中、浸润到灵魂深处,把中华民族蕴育的宝贵精神品格转化为高尚精神追求,在内心深处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才能与祖国和人民同心同德,共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根本要求
(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增强文化自信,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古今”问题。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一个不完美的民族;而拥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却不懂得礼敬、传承和弘扬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悲的民族。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上,我们必须对为中华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丰厚滋养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清醒认识和高度自信,必须着力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使之更好地发挥固本强基、凝心聚力的作用。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3]立足现实,躬身实践,辩证地处理好守护与创新的关系,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才能使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彰显永恒魅力,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挥积极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作用的现实文化。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在以往历史继承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历史。任何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繁荣兴盛都需要在传承中发展、创新。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只有顺应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才能发挥积极的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作用。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积淀、流淌,也在历史演进中经受时代与实践的检验,接受社会与人民的选择,在动态演进中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精神传承意义上的传统。可以说,没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延续和传承,就无法形成传统文化;而没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创新,就会失去传统。任何民族的历史文化,都有其思想精华,也不免有腐朽糟粕。要使历史文化作为有生命力的传统、有价值的精神财富存在并发挥作用,最根本的是要根据现实需要对内在的优秀因子进行转化再造,在革故鼎新、推陈出新中把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共产党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贯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创、发展的,也是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浸润、滋养下形成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有着不可相互替代的重要作用,二者在融汇贯通、互补共生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筑了全党全社会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
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1]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伴随并倚赖着文化的进步。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和为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的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近代受到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受到了极大损伤,在马克思主义引领和指导下,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性思想和科学性时代精华,中华文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由此,中国人民才祛除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笼罩的思想迷雾,打破了封建腐朽思想文化的精神桎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解放,精神上重新由被动转入主动;整个中华民族也由此根本改变了近代以来跟在西方文明背后亦步亦趋的局面,开始独立自主探索实现人民解放、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发展道路,化解了被精神殖民的危险,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
习近平明确强调,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12]202这既表达了礼敬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和态度,驳斥了文化虚无主义的态度,警示了妄自菲薄、数典忘祖的殖民心理和奴化心态,也明确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能固步自封,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加以改造、提升,推陈出新,进而激发其生命力的要求。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化,都有先进与落后之分。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传统文化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的东西或负面、糟粕的成分,即使其中能提供有益启迪和重要启示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的部分,也需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时代新义和先进内涵。多元多样的文化形态总是在交流交锋交融中相互作用,精华与糟粕并不是泾渭分明、截然二分的,常常是交织混杂在一起,并处于此消彼长的动态调整与变化过程中。只有整个社会的文化朝着先进的方向发展,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12]203这就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需要和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进行科学鉴别、辩证取舍。马克思主义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引领人类发展进步的潮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鉴别中国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区分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划清优秀传统文化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也才能站在时代制高点上提炼出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有利于提高人民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的文化精神。实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绝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也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现实基础和实践支撑。
习近平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根本方法,尊重传统而不盲从传统,实质上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推动中华民族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来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软实力的作用,使之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突出优势。立足新时代,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既延续中华文脉,又成就新的文化力量,既传承民族精神,又弘扬时代精神,不断充实丰富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不断提振中华儿女为民族复兴努力奋斗的精气神。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文化是流淌的精神河流,上下五千多年积累的文化传统不仅滋养着今天的中国,也将培育出明天的中国。中华民族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使其更好地发挥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的精神纽带作用,更加有力地发挥立心铸魂、强基固本的精神支撑作用,就一定能够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