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2019-09-28宋桂兰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育期田间管理高产

宋桂兰

摘 要 截止到2017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大概有53167.8万亩,在临储政策取消之后,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也一直在降低,同时产量也在下降。玉米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农作物,其是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都不一样,所以玉米的产量也各不相同。辽宁省法库县是我国的产粮大县,每年玉米种植面积大约在0.67万hm2 以上,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气候,实施高产栽培技术来提升玉米产量,可以有效保障当地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也可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高产栽培;措施

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意义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人口形势与粮食紧缺问题,国家方面提升了粮食产品要求。就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形式上看,农业生产力还需要提升。玉米是我国十分关键的粮食作物,在最近几年中有很多高产栽培技术被研发。经过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和推广,其意义体现在下面几点:其一是提升玉米产量,栽培技术的推广,可以经过各种技术手段来保持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同时还能够促使栽培技术的创新,进而有效完善与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其二是优化玉米种植情况,提升经济收益。高产栽培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让粮食价格处在平衡状态中,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所以,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不仅可以优化传统的栽培技术,同时也可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法库县全年日照数是2800h,有效活動积温是3100到3200℃,全年的降水量在600mm左右,无霜期是15d左右。土层比较肥厚,季节和昼夜温差很大,一年一熟,干物质累积比较多。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玉米的生长有了更多的优势。法库县在种植玉米的时候,要充分使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大力推广和实施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用合适的品种

在种植玉米时,选用合适的品种是玉米高产的关键所在。在栽培过程中,需要结合法库县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和习惯品种等方面的因素选择品种。在选择玉米品种时,要能够确保在当地早霜之前的5天成熟,需要的有效积温比当地正常有效积温低10℃左右。这样的品种不但可以充分使用当地热能资源,并且还可以保障安全成熟,实现高产。在选择品种时要尽量避免单一,玉米品种适应性很强,若是只选择一两个品种在不同自然条件与栽培技术下种植,则极易导致玉米的减产。每个地区都应该有主要栽种品种,并且要能够合理配置,加强玉米作物群体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以此来保障玉米的高产。

2.2 合理播种

选好品种之后就是进行播种,这是高产栽培技术实施中的关键环节。首先是适期播种,这种方式可以延长玉米的生育期,可以加强抗旱和倒伏的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出现。玉米适合的种植期一般是在日平均5cm地温稳定超出10℃的播种日期。因为法库县属于半干旱地区,所以需要将抢墒情作为中心,在不坏种的基础上进行适宜早播。玉米播种的时间要因地制宜,若是坡岗地,则时间是在4月4日到15日。在平肥地区,一般是4月10日到20日之间。然后是一次播种保全苗,这是实现玉米高产的关键。玉米是喜欢温暖的作物,在热量不够的情况下,极易影响产量。法库县无霜期很短,种植的一般是中晚熟品种。只有进行一次播种保全苗,才可以充分使用热量资源。还有就是玉米种植密度比较大,只有在保障每株长出一样的穗,才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2.3 合理密植和施肥

所谓密植,这是构成玉米产品的关键要素,其中要将公顷穗数、穗粒数和粒重都协调处理,使其乘积可以实现最大值。在密植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综合性考虑各种条件,使用以地定产、以产定穗和以株定行距的方式,以此来确定确定玉米种植的密度。在其中不仅要防止空杆出现,同时也不要一味的追求双穗。在通常情况下,在计划产量是10.5到12t/hm2时,保苗一般是4.65到5.25万株/hm2。总之,在密植时要依据计划产量来制定。除此之外就是进行科学施肥,玉米是一种对肥料需求比较大的作物,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元素比较多。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中,使用的玉米品种通常是增产潜力大和喜欢高肥水的产品。要想实现玉米的高产,就需要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为玉米提供足够的养分。不然就无法实现高产增收的目标。所以,在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中,要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的使用,并要结合法库县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规范的高产施肥方式和模式。

2.4 加强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也是玉米栽培技术实施中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保障玉米丰收的关键条件。田间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控制和促使玉米生长发育。其中主要是合理使用玉米生长发育的有利条件,创设出适宜的环境条件,从而满足玉米对于水分、光线、热量等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而控制则是对玉米生长发育中的一些不利因素进行消除,优化不适合玉米生长的环境和条件,让玉米可以适合的环境中健康生长。对于玉米的田间管理而言,田间管理工作要分阶段进行,其中主要是苗期、生育期和生育后的管理。在苗期阶段中,田间管理主要是保障玉米苗的壮、根多、根深,同时还需要及时查田补苗。在生育期阶段中,管理重点是满足玉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对营养的需求,要能够处理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科学配置营养物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要做好铲趟,并且要有效治理玉米生长中的病虫害,比如螟虫、粘虫等这些害虫。生育后期管理中,主要是为开花散粉和受精结实创优质的环境,以此保障玉米的籽粒饱满。在实际工作中要适时放秋垄、拔大草,推广玉米隔行和隔株去雄技术。在干旱时,有灌溉条件的玉米田要及时灌溉。玉米生育阶段中,若是田间有积水现象,要及时排水。玉米成熟之后,要合理晚收,尤其是最近几年广泛使用的优质品种,生育期都是中晚熟产品,基本是活杆成熟,更加适合晚收。

参考文献:

[1]宫艳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1):145-146.

猜你喜欢

生育期田间管理高产
南阳盆地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分析
生育期对徐紫薯8号品质及结薯性的影响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抢种暮春
辣椒不同生育期光合作用比较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