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博纳尔的油画创作风格
2019-09-28张文
摘要:博纳尔的油画风格介于印象派与表现主义、野兽派之间,注重对色彩的主观处理,以作品中光和色的表现为己任。他曾说:“对于一个敏感的画家来说,最重要的课题是再现光线的效果。”他对色彩的细腻把控和敏锐感知,使他的作品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因此他被人称为“色彩魔术师”。
关键词:博纳尔;纳比派;创作风格;色彩
一、风格的形成
皮埃尔·博纳尔(Pierre Bonnard,1867~1947)出生于方特内-欧鲁斯,卒于勒卡内。早期与维亚尔和莫里斯·丹尼斯一起成立了纳比派,他们致力于打造具有象征主义和精神性质的艺术创作。纳比派提倡装饰效果,这个观点与现代主义美术有着些许相似之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是一个革命性的概念。这个运动持续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就因成员间的分歧解散了。虽然纳比派只存在了如此短的时间,但其色彩绚烂、浓烈的风格影响了众多画家。
博纳尔早期的工作是设计广告和舞美,日本的浮世绘风格对他画风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他喜欢运用平涂的绘画方式,风格具有东方意趣,如作品《家庭》和《花园中的女人》,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具有平面化特点,没有考虑透视。与画家劳特雷克的结识与绘画交流也对他的风格产生了影响,如作品《红磨坊》中就透露着劳特雷克创作风格的影子。印象派和新印象主义画家在创作中对光和色的运用使博纳尔为之心动,但他不是描绘物体的外部光线,而是用主观感性的色彩感受来描绘自然界的光和色。在巴黎定居后,博纳尔受到了画家德加、高更等绘画风格的影响,开始潜心研究光与色在绘画中的运用,他对光和色有着准确的观察和细腻的表达,画面色彩丰富,艺术风格也渐趋成熟,基本形成了他的个人风格。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版画和油画,取材多是裸体模特和室内场景,如油画作品《裸浴》《在浴室》,版画作品《自然史》等。
博纳尔也被称为日本纳比派,这是因为他对浮世绘风格的着迷,因此深受其影响,创作了诸多体现浮世绘风格的作品。博纳尔的画中经常描绘猫,简单的线条勾勒使画中的猫玲珑生动,如油画作品《猫》《白猫》《小女孩与猫》等,他的作品中充满着日本美术的趣味。
二、风格的体现
博纳尔是一位富有诗意的画家,作品中的色彩是他感性的释放和对自然的诠释。博纳尔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周围事物的形状和颜色以及其反映在内心的感受,他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的光线在画面中的表达,对色彩和色调的描绘是独一无二的。在博纳尔的创作中,光线不具有客观性,而是一种带有主观色彩的臆想的光,作者以光为媒介表达其理想。作品的色调大部分以中间色调为主,模糊而微弱的光、色運用,使画面展现出丰富的层次。博纳尔作品中饱和的颜色和大胆的色块对比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体验,画面中的人物多处于逆光中,具有神秘感和神圣感。
博纳尔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事物的非凡张力,他的创作向观众展示了无与伦比的、色彩斑斓的艺术效果,这得益于他对色彩的感知和对色彩运动的感悟。作者在描绘作品时,不同明度和色调的色彩组织在一个平面上,每个位置区域的色彩倾向都是不同的,分别占据一定的色彩位置,因此造就了每个部位的色彩都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使作品中的色彩对视觉产生震动,这些运动是基于构成整个色调的颜色的不同心理感受。
博纳尔作品的构图形式别具一格,在他的作品中,桌子总是截开的,桌子上的物品也是不完整的,画中的人物只有部分出现,而且经常在画作中巧妙地利用镜子,这种布局给观众一种延伸的空间感和像是身处画中的亲密感。作品中的事物没有主次之分,也不是各自独立,而是将色彩和形式进行和谐地融合,给观者带来纯粹的视觉享受和愉悦感。
博纳尔不是直接描绘一个生活场景,而是以独特的绘画技巧,根据记忆和草稿来确定一幅画的主题。作者经常用多幅画面来描绘同一场景的不同感受。他总是以自己独特的真实为出发点,以当下的模糊感和零星感为创作主题,进行一系列漫无目的的创作尝试。几何形体和平面化语言的使用使他的作品具有装饰性和现代感,画面层次丰富,色彩绚烂且饱和,像是一段华丽的织锦。他经常同时创作许多不同的画,有时将一幅画反复修改好几年,甚至去博物馆修改他的作品,他反复观察、描绘他的作品,直至其成熟。
妻子玛莎于1942年去世,博纳尔沉浸在痛苦中度过了5年后,在孤独中于1947年去世。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所画的作品仍然是辉煌的、绚烂的、充满活力的。
三、结语
博纳尔的绘画风格是由对印象派风格进行演绎而来的,在学习印象派光与色运用的同时,又反对印象派对自然过分地临摹。不考虑传统和透视,主观地运用色彩是博纳尔创作中独有的风格和特色。他的一生都在潜心研究绘画,不随波逐流、不为利益驱使,他用一生坚守着自己的真实,影响了后世诸多画家。
作者简介:张文(1991.12-),女,汉族,籍贯河南安阳,辽宁师范大学,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为美术学,研究方向为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