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艺术对中国近代油画的影响

2019-09-28余妍佳

艺术大观 2019年13期
关键词:近代中国油画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的中国青年涌向日本学习油画,他们把学习到的知识带回祖国,推动了近代中国油画的发展。通过研究,日本艺术对近代中国学习油画初期的教育方式、绘画方法以及绘画风格所产生的影响,探寻中国不仅直接学习西方艺术,还间接通过日本来丰富本国的油画艺术创作。这对我们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艺术;近代中国;油画

中国与日本在传统文化方面有着非常紧密的历史渊源,日本早期绘画艺术与中国的传统绘画有着极其明显的相近性,可以说是直接来源于中国。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天主教东传,西方艺术传入中日两国,油画对于中日两国来说都是外来艺术。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由于日本明治维新的卓有成效,使得日本在艺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中国青年开始留学日本,在日本学习西方油画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学习,取其精华带回中国,对我国中国近代艺术的教育方式、绘画方法、以及绘画风格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日本对中国近代油画教育的影响

19世纪中后期发生的“洋务运动”,在文化方面除了派遣留学生去欧洲、日本学习美术教育外,在国内首先实施了教育改革。最先开设“图画手工科”的就是南京的两江优级师范学校,学习的主要科目就包括了西洋画(油画、铅笔、木炭、水彩)。当时学校的油画教育师资匮乏,因此学校的一些高级学堂的教师只能聘请外籍教师任教,以日本人为主。因此当时的西画教学方法与东京高等师范的艺术科十分相似,就连课程需要的教科书、画具、石膏模型都是从日本运来的。

此外,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也设立了图画手工专科,学校最初也是聘请日本教师任教的。李叔同作为我国第一个赴日学习美术的留学生,也是该校早期的图画教师。李叔同1905年東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学习西画。回国后他把在日本接受的西画教育方式也移植到了中国。而李叔同作为留日学习西画的开端,也引领了留日学习的风潮。也是从李叔同任教时期起,开始优先考虑中国教师负责图画课的教学工作,而不是聘任日籍教师。吴梦非、丰子恺、潘天寿等人都是在本校毕业的。

二、日本对中国近代油画绘画方法的影响

开始之初学校上图画课的教学方法为“临摹法”,即教师做出范本,学生参考练习。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洋务运动的需求,用于绘图制图,以实现工业技术的自强。之后受日本艺术教育的影响,转变为以学生自我观察为主的“写生法”。李叔同在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教时,借鉴在日留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室中布置了许多从日本购买的石膏模型,用写生的方式训练学生。“写生法”则是更多的服务于艺术创作,用于培养艺术人才,较之前有着巨大的差别。

李叔同不仅使用石膏模型及景物写生的方法教学,之后还带领学生进行了人体写生。着对于近代中国绘画中的意见大事,开创了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先例。以上的教学模式当然最早来自于西方,却都是通过日本传入中国的,也为之后的油画中国化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日本对中国近代油画绘画风格的影响

早期出国学习美术的留学生主要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留学生去往欧洲,集中在了法国。他们主要学习欧洲的古典绘画,如徐悲鸿等人,形成了注重写实的“欧洲派”。而另一部分就是所谓的“日本派”。日本没有受传统古典油画的影响,反而是受本土浮世绘艺术的影响,在学习油画时就选择了较为亲近的印象派艺术,并将其带回了日本成了日本的学院派,之后也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影响。因此形成了和“欧洲派”相反的注重表现的“日本派”。而中国留学生正是在日本艺术流派纷呈的时刻前往留学的,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日本派”的“现代主义”。

西方艺术的许多概念如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达达主义等,都是先由日本翻译成中文后再通过留学生传入中国的。因此无论是从艺术创作的理论概念还是艺术风格,中国近代油画的绘画风格都深受日本的影响,使得中国艺术家可以学习外来艺术,并找到了更适合中国艺术精神的绘画风格和表达方式。

四、结语

中国油画的发展不仅仅是学习西方国家,更是把日本这一近邻当作参照,使得日本在西洋画传入中国的初期扮演者中转性导师的角色。中国和日本同作为东方艺术的引领者,虽然日本学习西方艺术更多地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日本对于中国来说仍然是西方艺术的启蒙者和传播者。通过比较、反思我国与日本在油画传播交流过程中的得失,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从而能够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纵观历史长河,这只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小段,但却在中国艺术长河中产生的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找到与东方精神相适宜的艺术方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瑞林.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吴梦非.“五四”运动前后的美术教育回忆片段[J].美术研究,1959(03):46-50.

[3]潘耀昌.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4]陈雅婧.从1929年教育部全国美展中的日本油画看中国现代主义艺术的起源和传播[J].文化艺术研究,2019,12(04):143-155.

作者简介:余妍佳,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近代中国油画
秋落柿子红(油画)
钟红岩油画作品选登
油画去哪了
近代中国孔子形象的变异及其原因分析
西方民族概念引入近代中国源流考
阿甫夏洛穆夫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所作的贡献
油画《惊涛拍岸》
从甲午战后到五四时期,中国人对日本、俄国认识的演变与比较
楚雨的油画
受伤的风景(布上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