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文物博物馆陈列艺术总体设计的研究
2019-09-28刘永杰
刘永杰
摘要: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丰富,博物馆作为城市中重要的文化传播场所,肩负着文化继承和知识传播的重任,其中的博物馆艺术陈列是所陈列的对象和陈列形式的完美组合,也是提升观众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于知识的散播也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创新文物;博物馆陈列艺术;总体设计;研究
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出现在17世纪后期的英国,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属于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包含了收集、保存、修护、教育、科研等功能,同时也成了现代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选择“景点”之一。当参观者走入博物馆的时候,对其陈列艺术的感知过程首先是感觉阶段,然后是知觉阶段、想象阶段、情感阶段,最后是理解与再评价阶段,因此我们在进行陈列设计的时候也需要从以上几个阶段进行考量。
一、感觉阶段
(一)感觉阶段的信息通道
我们在社会中存生需要与外界建立一个信息通道,这个信息通道是我们的大脑对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反馈的必要环节,多元化信息形成了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这也是与外界建立关联的重要过程。例如我们的触觉、味觉、听觉都是依靠人体器官的感觉完成的,我们可以根据看见的颜色、接触的手感了解外界事物的属性,而这种感觉也是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的感觉阶段基础,在陈列设计中博物馆陈列通过视频、图片、文字、文物、景观、沙盘等内容让人们感受到博物馆的主题思想,也就形成了陈列艺术的表现形式。
(二)视觉和听觉的感受优势
在常规认知当中,五官是我们接受感觉的基础,由于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在感受方面更加具有优势性,而且接收信息的范围更加广泛,所以审美的核心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感受,大脑也由于五官的这个特点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视觉和听觉的囊括性,我们的社会属性也需要这两个器官进行运作。所以在我们的博物馆陈列中图片、视频、背景音乐、讲解解说、茶盘、雕塑等等都是围绕着视觉和听觉发挥作用,而且视觉与听觉相互的作用下,使得原本一件展品不再孤立,而是升华到知觉阶段[1]。
二、知觉阶段
(一)知觉阶段信息通道
知觉阶段是我们五官接受“信息”之后经过大脑处理的一种过程和结果,从而形成了一种对外界对象的综合性考量和掌握,如果上一个阶段是人们对博物馆陈列的外在性特征熟悉阶段,那么知觉阶段就是大脑对于陈列以及展品形成的整体性印象,它不是一件物品从所形成的记忆,而是诸多元素构成的一个“画卷”。知觉阶段是人们对于博物馆陈列艺术的一种具象认知,有了这种具象认知才能继而形成审美感受[2]。
(二)知觉阶段的特点
知觉不会凭空出现,在进行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过程重要注重参观者的感觉和感受,在感觉的基础上培养知觉。首先要注重博物馆陈列艺术中的丰富性,譬如在红色文化博物馆中的陈列艺术中,要知觉红军的纪念章,就必须将五角星、红旗等元素进行融入,人们看到的不仅是“红色”以及“五角星形状”,而是可以通过氛围的感觉中了解那段历史的恢宏,因此形成了对红军纪念章的审美态度。我们需要注意到知觉阶段并不是单一依靠一种知觉完成了人们的认知,需要多种人体感官联合完成才能完成,知觉区别于感觉的重点是经过大脑处理的信息,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例如我们在一幅雄伟的抗战壁画的时候,如果加上背景音乐就能让人们有不一样的心情和感受,这就是视觉与听觉相互配合所形成的知觉,我们在陈列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要有主次分明的设计选择[3]。
三、想象阶段
(一)想象阶段特点
知觉阶段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对于感觉阶段的思维认知,这种认知等同于一个固化的形象,但是它属于表层记忆,经过大脑的加工和创造还能产生新的形象,这就是想象阶段。想象阶段所产生的形象不再依赖于感官去感受,而是可以长时间的存在人们的记忆中,即便是离开了现有的场景,还能让人们对其印象深刻,甚至在其他场景中也能联想到这种记忆形象。例如《地道战》是经典的黑白抗日影片,当我们参观抗战博物馆的时候当发现了有关地道战的展品,就会想到这个影片,这就是人们的想象阶段,同时还能想象影片中众多的英雄形象,想象阶段中人们对于信息的储备并不完全相同,这要前面的感知阶段和感觉阶段关联性。
(二)想象阶段的反应
想象阶段,从科学的角度属于心理学范畴,其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宽泛。人们的想象是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思想所创造出来了,当受到了外界某种刺激的情况下,这种想象就会在人们的脑中浮现出来,游客参观博物馆时产生的“睹物思人”“爱屋及乌”就是这种现象的心理反应。因此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中要将产列内容与人们的眼前事物相关联,激发人们的想象意识,例如抗日战争中的烈士形象要符合当时的历史年代,让人物的图片、影响、雕塑等具有正面形象,更多地表现出艺术性创作手法,既要体现其英雄事迹也要具有艺术写实特征性。
四、情感阶段
(一)情感阶段的内涵
情感反應是我们人类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的一种心理反馈,当对面的事物符合自己的审美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情感相同的心理反应,对面前的事物有一种肯定的态度,并具有“同理心”。所以说博物馆的陈列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迎合观众的情感反应,但是情感阶段的反应不同于之上三点,并不是观众对于陈列的一种认知、认知过程,而是在观众与陈列之间产生的关系和连接。例如观众在参观民间博物馆的时候,会对陈列中表现出的遥不可及年代的审美认同,审美欣赏、审美赞誉,要让观众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别样时代的美,这样才能体现出陈列艺术的真正价值。
(二)情感阶段的陈列艺术设计
情感认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一样,每一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由于每个人的文化背景、生长环境、生活阅历等很多方面都有着差异性,因此在情感认知上必然也有不同之处。例如我们在参观抗日纪念馆的时候看见日军的暴行证据和历史证物时,有的人体验到了愤怒、有的人体验到了悲悯、有的人体验到了恐惧,这样的情感状态就是个体化差异的重要表现。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情感阶段的表现是千差万别且丰富多彩的,我们要注重大部分观众的欣赏角度,针对陈列内容进行事前的主题规划,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利用多种手段表达主题内容,让情感阶段的认知符合陈列思想。
五、理解与评价阶段
(一)理解层面的设计考量
博物馆的陈列参观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不会一直停留在感觉、感知等表面阶段,而是必然要不断地深入内心,理解是重要的后期部分。前面的阶段是人们通过感官接收信息,然后在大脑中成成了一种认知概念,然后产生了一定的情绪,这样的过程正是陈列艺术的重要表现路径,但是这还不够,观众在看到了全部陈列内容,并了解了其中的文物由来、人物形象、故事发展、历史进程等等,再进一步才能体会到艺术的本质,了解陈列的目的,打动人心,让观众艺术地想要传递的思想,因此我们建议在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上注重收尾和总结,要做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二)评价阶段的设计考量
再评价阶段是观众对于博物馆陈列艺术总设计的一种信息反馈,这种评价是我们积极学习和完善优化的重要手段,在评价的内容上可能完全赞同设计者,也可能反馈内容出乎意料,但是这些都表达了观众的一种态度,可以为将来的工作提供较好的意见和指导。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态度积极听取观众的意见,要以“博采众长”的理念注重未来的额工作的内容调整,同时也要艺术设计内容与当前时代相结合,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
六、结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开发旅游资源是将两者的完美融合,博物馆陈列艺术是我们对于博物馆的一种艺术创造,也属于自我推销的过程,在总设计上要综合和分析人们的心理层面需求和心理变化过程,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本着务实的理念去创新和探索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和展设,为博物馆提升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孟君.现代博物馆展馆陈列空间设计探究[J].文物鉴定与
鉴赏,2019(22):130-131.
[2]林娟.试论如何创新文物博物馆陈列的设计方法[J].文物鉴
定与鉴赏,2019(23):142-143.
[3]李鸿鸽.做好陈列展览,提升博物馆吸引力[J].中国民族博
览,2019(20):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