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非遗进校园的现实意义研究
2019-09-28刘克平
刘克平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增强学生对其的认同感,既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学校应当承担的文化传承责任和丰富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本文就新时期背景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的意义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现实意义
一、引言
非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已刻不容缓。学校自然成了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场所。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既能有效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又能提升校园的核心竞争力,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新时期“非遗”进校园的概况
(一)学生对于“非遗”知识认知缺失
学生对于非遗文化的认识十分不足,部分学生认为非遗文化无聊、没有实际的用途。同时,受各种新兴文化的冲击,学生对于传统非遗文化的热情骤减,无法分配足够的学习时间,长此以往,导致非遗文化无法受到广泛的传播,甚至无人传承。
(二)教师对于“非遗”教学选择失衡
教师开展教学时,仍是以教材作为主要的依据,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考试不涉及的非遗文化无人问津,也不会主动去讲授。部分课本上涉及非遗文化时,教师也只是一笔带过,在教学时让学生做简单的了解,对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没有进行说明,学生感兴趣的部分也只是让学生课后自行去了解,导致教学选择失衡。
(三)学校对于“非遗”进校控制不足
学校在引进非遗文化时,师资力量匮乏,导致有效传播乏力,部分学校对非遗文化不够重视,没有明确的教学体系作为支撑,没有系统的教材辅助,导致非遗文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得不到切实的保障,成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程。且非遗文化的种类繁多,在开展课程时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学规划,导致在开展时力不从心。学校在引进教师时,教师的专业性得不到保障,教学质量参差不齐[1]。
三、新时期“非遗”进校园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学校办学多样性
学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可以立足当前开设的专业课程,选择与专业课程相匹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特色非遗项目供学生学习,我国的非遗项目种类繁多,学校应当对所开设专业进行精细研究,寻找非遗项目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例如,美术课堂教学,就可以引进民间艺术,如剪纸、泥塑等。将一些非遗文化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时潜移默化的学习到非遗文化的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非遗文化的教学中,促使学生产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营造出保护非遗文化的良好氛围,将非遗文化的传承工作落到实处,提升校园生活的多样性。
(二)增强学生学习全面性
目前学生所学的知识仅仅是一些学科知识,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非遗文化进入校园,可以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开阔,不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加深对于学生美育的培养,拓宽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眼界,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艺术形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完善与补充,提升学生学习的全面性。
(三)引导教师教学先进性
学校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还可以提升教师教学的水平,让教师的教学范围挣脱教材的束缚,融入非遗文化。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引导,将全国各地的文化精髓进行传播,给学生传授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生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从而领略非遗文化所传达的精神品质,促进教师教学的先进性[2]。
四、新时期“非遗”保护的相关措施
(一)发挥社会力量进行非遗能动保护
对于传承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关部门应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全社会都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行列中,鼓励开展学术交流会,尽最大的力量去培育非遗文化的教育与科研人才。鼓励学校开展非遗文化的课程,鼓励学生参与非遗文化的科研活动,让尽可能多的下一代接触到非遗文化这一传统文化,让他们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
(二)利用校园平台开展非遗文化传承
在学校传播非遗文化,校园平台的合理利用是十分有效的。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作为非遗文化的主要传播手段,学校应当设置相应的非遗文化保护课程,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来丰富课堂与创新教学。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园媒体进行非遗文化的传播,每天的广播时间进行非遗文化的宣传,校报、校刊可以刊登非遗文化的相关资讯,在课余时间举办大型活动时,可以以非遗文化为主题进行举办,让学生们受到非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所在,自发的去探究非遗文化的内涵,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
(三)挖掘地方文化塑造非遗保护品牌
非遗文化大都是以地方为发展中心,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在进行非遗文化传承时,以严格把握当地的民俗习惯,将非遗文化进行融入,以独特的文化内涵来进行传播。例如在北京的一些学校,可以将国学融入课堂,通过国学课、国学课间操等形式开展,还可以演唱动听的国学歌;福建的学校可以将闽南文化进行传承,学校可以举办闽南语大赛,闽南语歌曲比赛;广东的学校可以传授学生广东剪纸、农民版画、醒狮粤曲等等。学生在学习非遗文化时,也可以了解各地區的地方文化,以地方文化来进行非遗文化的传承[3]。
五、新时期非遗进校园的可行性措施
(一)搭建良性平台,给予“非遗”课堂空间
学校应当将教学的模式进行革新,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非遗文化的教学。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参观与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提升他们的民族自信。学校可以将非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不但优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还将师生的精神世界进行了充实。将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可以增加非遗文化传播的载体,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四处走访,探寻散落的非遗文化,利用摄像、文学作品等方式进行记录,促进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进一步了解。还可以设立相应的非遗文化社团,在社团举办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艺术比赛,进行展览与演出,依托校园,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搭建良性的平台。
(二)构建教学机制,扩展“非遗”授课领域
学校在教学时,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将非遗文化引入课堂中。将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非遗文化进行挑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开展。学生处在身心发展时期,对于新鲜事物有极大的好奇心,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语文课上,可以将列子文化、朱子文化等进行教学;音乐课上,可以让学生感受当地的戏曲文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非遗文化所传递的思想与品质,将非遗文化的授课领域逐渐扩充。
(三)确立教材版本,奠定“非遗”教学蓝图
教育部可以将更多优秀的非遗文化与相应的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将教材重新编写,有具体的学科体系作为支撑,将一些非遗文化以课程内容的形式融入教材中。教师在进行教授时,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扩充,让学生在学习教材上的非遗文化之外还能拓宽视野,按照学生的发展规律,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与艺术教育和社会实践当中[4]。
六、结束语
综上,非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遍布于人们的生活中,将其传承与保护是我们应当履行的义务。非遗文化进入校园仅仅是保护非遗文化的一小部分,学校应当主动承担起非遗文化的传承工作,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并将其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万若冰,高畅,刘聪聪,杨亚菲,郑岩.东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
产进校园的现状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01):186-
187.
[2]高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叫好[N].珠海特区报,2018-
06-08(F02).
[3]卜文娟.“非遗”进校园——一条必走而坎坷的路[J].艺术
评鉴,2017(11):167-169+186.
[4]邓美莲,赵兰.非遗入校园:面向未来的非遗传承之路[J].教
育教学论坛,2017(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