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蚕趣

2019-09-28李昆华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19年9期
关键词:外孙养蚕小家伙

李昆华

惊蛰甫过,忽见路边野桑树已冒出嫩芽,我忙对老伴说,快回家找出去年保存的蚕纸,看看小家伙出来没有?经验告诉我,那小精灵是与桑叶同步孵化的。

果然粘满小米粒似的蚕纸上,已然孵出密密的蚁蚕。它们一定很饿了吧?妻忙以手轻弹纸背,蚁蚕纷纷洒落纸盒。饲之几芽嫩桑,不觉间,看似迟懦的小家伙就爬了上去,嘬起鲜嫩的桑汁,有如粒粒磁屑。

我俩又开始新的一轮养蚕了。说起起因,还是那年新春小外孙在学校领受的一份作业:养几只蚕,观察生命生长、演变、成熟的微妙过程。不承想,从此这生灵就在家里种下了缘。年年见它们应时而出,总是让人不忍舍弃,难以放下,再微小也是生命啊!

几轮繁衍下来,它们自是逐年增多,从最初的二三十条,直到今春的数百条,负担委实有点重。但只要是春寒中幸运孵出者,我们仍照单全收。即使部分送给了幼儿园小朋友,也是千叮万嘱,一定要善待这些可爱的蚕宝宝。

随着蚕不断长大,余下的也已几经挪窝,食量也越发惊人。尤其三眠后,刚撒上一层桑叶,它们即刻拥上去,细雨般的沙沙声中,很快,桑叶扫荡一空。

只是如今桑叶更稀罕了,除了远乡,周遭哪里还有“陌上桑”呢?那“女执懿筐,爰求柔桑”的意境,也只能在诗经里回味了吧。于是我们每日的散步,半为寻找零星野桑苗。辗转踅摸,积少成多,每回所采也够喂上一天半天的。一时喂不完的还要储进保鲜袋,否则稍微一干,蚕就不爱吃了;夜起时,我也给它们撒上一遍桑叶,虽不似蚕妇“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的辛劳,却也有几分关情。

不觉蚕过四眠,肥硕的体态变得透明而微黄,不思进食却躁动不安,這是要上架做茧了!也是最感奇妙的时刻。静观它们将身体扭动成 S形,先是在周围扯出几条固定线,搭好框架,然后仿若望空书写着某种潇洒飞扬的文字,一副频频摇头吟哦样儿,多像一位饱蓄情思的诗人,在倾吐一缕缕优美的诗句,执着得像是要呕出心来!大半日后,终于现出一个茧形的轮廓,朦胧而透明;而随茧衣不断增厚,衣内蚕影也渐渐模糊了,但依稀可见它仍在不知疲倦地倾吐、编织——“春蚕到死丝方尽”嘛,要完全做成一只茧,约须两天两夜呢!想一想它们就是以这般精神,为人类吐出一条闪光的丝路来,能不万分崇敬与感念!

凝眸一颗颗光芒熠熠,或莹白或金黄或淡绿的蚕丝之茧,一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小确幸袭上心来。不久,便见蚕蛾涅槃而出,恋爱、产子,开始又一次生命的轮回。我们就在这过程中,享受着功利之外的朴趣。

(选自《扬子晚报》2019年5月29日)

赏析

读了文章,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真是一对热爱生命的人!

老奶奶的养蚕工作,只是为了接续小外孙已完成的家庭作业。作业完了,但是生命未完啊!因此,奶奶才感叹,“再微小也是生命啊!”

我们人类如何与自然万物温柔相待,始终是个难题。我们为了满足个人享乐,拼命地消耗自然,几乎将“温柔相处”的信条丢在脑后。所谓保护,应该是日常的举手之劳,绝非刻意而为。

当人类愿意承认自然界里的每个灵魂都有趣时,我们就懂得了如何热爱生命。

猜你喜欢

外孙养蚕小家伙
对视
养蚕记
住在北极的小家伙们等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不同寻常的暑假
在养蚕中成长
卷着尾巴的小家伙
外孙啊,姥爷想念你
外孙的『不倒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