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探究

2019-09-28张成可

科技视界 2019年24期
关键词:弱势群体就业高职院校

张成可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这一环境下也出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现象,因此这一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对象。面对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环境与正在寻求更有效发展的高职院校建设,如何更好地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这一概念的认识找出产生该问题的若干原因,提出对该问题的解决对策,用以提供促进当代高职院校更好发展的探究方向。

【关键词】弱势群体;就业;大学生;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7.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4-015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4.074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随着高等教育体系在我国“人才强国”战略下的不断完善,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增加,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数目也逐年增加,应届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在这样一个严峻的社会大环境之下,还有一部分更特殊的大学生面临着更窘迫的境遇,他们是高职院校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所谓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就是社会弱势群体在高职院校中的复演,他们形成的原因存在于社会、经济、家庭、教育、自身等多个方面。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所获得的就业信息滞后、学历低、眼界窄、经济差等条件使得他们在面临就业问题时处于困难境地,这不仅影响了我国教育环境逐步的完善,还成为了一个社会长期问题,由于它的存在产生的消极影响已使当前社会将其纳入热点难点问题之中。如何将这类大学生培养成顺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型大学生,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成為摆在高职院校工作者当下急需探索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1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概念

众所周知,“弱势群体”并不是根据人的生理特征和体能状态来界定的,是通过社会地位、生存状况所反映出的形式上的虚拟群体,在社会中往往是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以及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人的概称。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使得“上大学”这一件在过去看来较为困难的事逐渐变为了社会必然,但是大学生的发展和职业规划往往离不开自身的家庭背景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现如今一所高职院校俨然是一个微缩型的小社会,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学生层出不穷,社会所存在的阶级性差异也就在高职院校里衍生出来。这就形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

2.1 外在因素

2.1.1 经济条件处于弱势

当前我国所面临着贫富差距悬殊、城乡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经济问题往往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最主要因素。这类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生活困难,甚至有些家庭都无法完全负担孩子上大学所需要的学费。贫困生、特困生占总招生人数比例居高不下。他们的家庭有的来自偏远的农村,依靠务农为生;有的是家中有人残疾或重病,需要承担高额的医疗费;有的是兄弟姐妹较多,父母两人仅有的工资分配不够;还有的存在着父母下岗或单亲家庭的现象。

种种原因造成的经济欠缺使得这部分处于弱势群体的大学生在学习乃至生活上得不到保障,处于消费水平较低的环境中,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他们无法正常参加社交性的活动,对部分集体活动也避而远之。逐渐的形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导致人际交往的圈子的缺乏,封闭了对外界就业条件的了解与学习,造成自我就业竞争力处于弱势。

2.1.2 环境影响处于弱势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往往对他的眼界及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教育资源目前所面临的不均衡发展现象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有着很大的影响。

绝大多是弱势群体是从教育环境薄弱的地区到教育发达的地区学习,他们突然的看到自己在社会环境下的真实定位,对他们来时,实则是一个不下的冲击。往往这部分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拥有很强的自尊心和吃苦精神,但是由于学习方法和接触事物的不同,反而不断地受挫于人,使他们走向自暴自弃的道路。尤其是在就业竞争中,他们一部分眼界窄,无法接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社会大环境,一部分又直接由于能力的欠缺而失去机会。

2.1.3 性别选择处于弱势

虽然当今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反对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种族歧视,但是这样的现象还是没能得到彻底的解决。同时,针对就业岗位的特性来看,无论是否存在人为的性别选择,很多就业岗位自身已经对不同性别产生自主选择,以工程项目中在现场工地施工时所需的人才为例,女性不是绝对的干不了活,而是相比较而言,绝大多数情况下男性的工作效率会更优于女性。这就造成了性别选择在就业环境下的优劣势。

2.2 内在条件

2.2.1 生理缺陷造成弱势

生理缺陷的弱势主要在于外貌的不同以及身体健全与否方面,这是我们所无法自主的去选择或者自主的去避免的一种伤害。目前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给了用人单位更多的机会去提高自身门槛与主导选择的机会,在反就业歧视相关法规还没出台的情况下,拥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所处的弱势显而易见。

2.2.2 心理素质造成弱势

现在高职院校毕业生中面临就业问题的大多都是“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的孩子,他们从小受到家庭的重视,拥有独一无二的宠爱,突然从温室里走出,需要面对残酷的社会环境时,他们普遍存在的心理趋于成熟但未完全成熟的现象造成的不良心理素质成为了大问题。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有着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出现极端人格和反社会倾向,这在无形间使他们步入就业弱势群体的行列。吃不了苦、自以为是等心理问题使那些即使已经初入岗位的他们仍很可能被一点挫折与挑战打败,形成自卑心理,觉得自己越不行便越不能够达到自己的预期,这样的自我否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最终的失败。

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学校中便已经不愿听从规定,有着很强的逆反心理,对学校的管理制度不断抵抗,对老师的谆谆教诲也充耳不闻。相反的,他们甚至认为学校和老师充满恶意,从而产生多疑、固执、偏激的性格,在没有正确的矫正世界观的心理教育之下,情况愈演愈烈,从而导致不合群产生的就业弱势现象。

2.2.3 综合素质造成弱势

综合素质体现在一个人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一个人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的综合素养体现。综合素质的不足还体现在个人能力的表现中,弱势大学生并非异于常人,而是不具备坚毅积极的学习态度,遇到困难就退缩,碰到問题就逃避,这是就业选择中最弱势的特征。他们在自己的舒适圈里生活,缺乏上进心,不愿意接受不符合自己想法的改变,把就业这个伴随一生的话题想的过于简单,希望不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就取得比他人更多的成绩。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匹配不了社会就业环境的需求,从而导致他们想要改变但是畏惧改变的特性,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

2.2.4 个人规划造成弱势

就业选择是一个人人生中的大事,它往往决定着个人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尤其重要。教育的发展中,有一项很重要的遗漏就是对现实环境的实践,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绝大多数都停留在书本或教师授课中,他们缺乏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导致个人定位的模糊。很多高职院校大学生没有规划的概念,过一日算一日,内在的需求同实际的就业需要产生矛盾,导致弱势群体的产生。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属于过度规划。有的学生由于缺乏对自己定位的准确判断,在不断思考人生的路上对不确定的未来产生恐惧,担忧学业,苦恼就业,沉溺在自我的想法中而不去用实际行动努力或换一个更符合自己的个人规划,这使得他们在就业选择时便浑浑噩噩甚至望而却步。

3 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问题的对策

3.1 帮扶制度的保障与完善

高职院校成熟完善的帮扶制度往往能改变贫困生的一生。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大多是由于经济背景的影响从而导致与社会的脱节,阻碍自身在就业环境下的竞争力。资助体系在高校中可以缓解贫困大学生的压力,使他们有更多的空间去学习以往由于教育资源缺乏而落下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从而促进国家对于人才更好地培养,用孩子的成功成才来带动整个家庭脱贫致富,以此循环,还能有效促进我国实现全面小康。

帮扶制度的完善,能让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拥有公平的机会去努力找寻自己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就业竞争下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更美好的人生价值。

3.2 学生素质的教育与关注

高职院校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应当更进一步,并持续关注。对贫困家庭或明显有差异的学生重点关注其心理动态和生活走向。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堂完善弱势学生的心理状态,采用同学间互相帮扶的方式带动弱势学生正确认识就业环境,形成良好的自我定位,消除自卑心理,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公平平等。同时,思想教育课程的开设也尤为重要,学生通过思想教育的学习完善自我的认知,树立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可以增加他们的抗压能力,使他们不轻言放弃,形成正确的择业与就业观念,从根本解决正常大学生到弱势群体的衍变。

高职院校还可以采取走访家庭的方式深入了解就业弱势群体学生的家庭环境,与学生父母沟通交流,端正家庭的就业态度,树立家庭信心,从而使弱势环境有更大的空间和动力去得到缓解。

3.3 就业对口的重视和支持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增多还取决于所学专业与就业选择对口的差异。因此高职院校应更注重社会的需要来开设专业课程,一昧盲目追求就业率而忽视学生对口发展的现象应得到抑制,更高效、更有保障的培养当今就业环境下所需要的人才才是高职院校发展中重要的出发点。

高职院校应采取不定期的对就业市场进行调查研究的方式找到社会现在缺乏的就业力量,从而给大学生弱势群体一个更有效的竞争空间,这样不仅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岗位需求不均的情况,也可以缓解高职院校自身的就业竞争压力,促进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促进我国的教育制度给社会、家庭、学生个人带去更多的信心和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是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问题的小范围体现。解决这一问题,对高职院校发展、就业环境、和社会秩序维护有着很大的作用。目前所面临的挑战需要高职院校在不断地探索与完善中找寻更有效的解决方法,从实际出发,重点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及动态走向,才可以使他们在实现就业的路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归宿。

【参考文献】

[1]牛津.《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成因与辅助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12月:1-39.

[2]牛津.《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类型浅析》[J].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213-214.

[3]张名艳.《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困境及对策》[J].《就业方略》,2016年12月(第543期):86-90.

[4]杨国忠、常旭红.《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9年2月:236.

[5]朱晓茜.《高职院校辅导员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实现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年(第17卷第22期):198-199.

[6]李荣.《商科高职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适应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24期,总第88期):102-103.

猜你喜欢

弱势群体就业高职院校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价值分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民粹风下,台军成岛内“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