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激活基础教育的“神经末梢”

2019-09-28韦英哲

广东教育·综合 2019年9期
关键词:寄宿制教学点试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

两类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据统计,2017学年我省共有6103所乡村小规模学校(指学生数不足100人的乡村小学和教学点),这些学校绝大多数分布在粤东西北地区乡村,不但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而且办学基础设施薄弱,教学质量不高,已明显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短板。

因此,办好两类学校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推动我省基础教育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采访中,我们发现各级教育部门都在大力推动两类学校建设和管理,明确了建设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取得新突破。总体来看,我省两类学校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也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省级工作统筹力度不断加强。制定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着力破解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

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按照“一校一策,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截至2018年10月,全省投入农村贫困地区学校建设项目7970个,其中有7622个项目已竣工,累计支出中央改薄专项资金和地方资金86.07亿元,校舍建设已竣工面积约440.13万平方米,竣工率为89.64%,购置生活设施、计算机、教学仪器等设备采购完成率达96%;全省18154所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达到国家“20条底线要求”,达标率99.8%。

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试点成效明显。2017年10月,韶关、河源、清远、梅州等4个市29个县(区)试点开展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试点。截至2018年12月底,4个试点市已累计投入资金3.5亿多元,开工学校数156所,已竣工学校数 73 所,新增建筑面积8.83万平方米,已完成改造現有寄宿制学校119所,新增寄宿制学位数13682个,减少教学点63个。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强师工程”“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过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水平、有效补充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提升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等多种途径,有力促进了乡村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协调发展。

虽然目前我省农村教育发展中一些具有普遍性、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乡村弱、乡村空问题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我省全面加强两类学校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蓝图已经绘就,相信在多方努力下,能够如期完成两类学校建设任务,有效激活基础教育的“神经末梢”。

(本栏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学校提供)

本栏责任编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寄宿制教学点试点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