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现代化试点的再认识
2019-09-28林康
林康
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既要跑好全面小康建设“最后一公里”,还要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力。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苏南部分县(市、区)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在苏南选择了六个不同类型的区域,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实践,为全省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探索路径、建立机制、积累经验。当前,六个试点地区正在编制具体的试点方案,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现代化的理性思考,深化对现代化的实践认识,更好指导各地编制试点方案。
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跃升的蜕变。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化的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二战以后,由中等收入国家成功跻身高收入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数量不多,不少国家仍然徘徊在中等收入左右。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正在承受增速边际递减的压力。究其原因,既有资源环境、成本要素、人口红利、中美经贸摩擦等经济因素、经济体制的影响,也有包括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治理体制、民主法治、人的文明素质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尽管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是从全面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不是全面建成小康的直线延续、简单累积,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在试点工作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需要有思想的准备和考验,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才能到达光明的彼岸。在现代化试点中,既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创新,也要推动相关的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创新。比如昆山,2018年人均GDP达到23万元,相当于3.48万美元,超过了欧盟平均水平,与日本发展水平基本相当,从经济发展的指标看,已经达到了现代化国家的标准,但在产业链稳定、价值链提升、创新链保有等环节还有不足,特别是在社会治理、民主法治、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仍有不少差距,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需要进一步补短补软补缺。
现代化试点既要有形象、前景的描述,也要有本质、机制的探讨。推进现代化试点,将经济发展现代化、民主法治现代化、文化发展现代化、社会发展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六个现代化的内涵具体化、形象化。比如,试点地区提出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先进制造业体系,建设产业科创中心,推进城乡融合、产城融合发展,建设绿色发展引领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这些都展现了生产力发展的高度和发展的愿景。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大幅提升,社会生产关系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化调整,过去行之有效的路子未必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发展模式,进一步调整人与人、人与生产资料以及生產资料组合匹配方式,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更好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基本矛盾,适应和激发社会发展活力。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变迁,需要谋划新路径新机制,相关的改革举措是需要有所突破的,也是需要给予授权支持的,相应地就是赋能试点地区、给予“一地一策”支持。
现代化试点既要注重“做什么”,也要强调“不能做什么”。在推进现代化探索实践中,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试点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不同侧重的探索实践,系统而科学地总结基层经验和实践,整体呈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内涵新特征。既要加强宏观调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要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既要发挥改造自然、重塑自然的主观能动性,也要保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敬畏之心;既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也要尊重社会自治。比如,可以探索如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探索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示范;抓紧划定“三区三线”,特别是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反思苏南“村村点火、镇镇冒烟”的发展模式,划定不开发的区域,设定开发强度的上限,实施长江大保护,探索限制开发区域的发展模式;深化集成改革试点,积极发展社会组织,让渡一部分政府社会管理的权力,有效推动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治理。
现代化试点工作不求全面,但求特色。从全省总体来看,推进现代化试点,要全面体现现代化的主要内涵,即经济发展现代化、民主法治现代化、社会发展现代化、文化发展现代化、生态发展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六个方面,六个地区的试点集合应覆盖六个现代化的全部内涵。从一个地区的试点工作来看,要以当地特色、当地实践为主线串联起现代化试点的方方面面,充分尊重地方的自主选择和试点试验,可以不追求全面,可以选择六个现代化的部分进行试点,关键要聚焦重点,在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建设的某个领域选择1-2个突破口,大胆试验、大胆探索,形成发展新路径新机制,形成特色发展新优势。比如,生态特色鲜明的地方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线布局现代化试点的重点内容,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实践,探索生产、生活与生态和谐共生、相得益彰的现实路径。
现代化试点既要目标导向,也要过程控制。现代化试点可以描绘2020年的发展目标,提出六个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更要着眼于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愿景引领,强化目标设置和实现路径设计。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化是有一些通行标准的,试点地区2035年发展目标要与国际接轨、对标对表,定量为先、定性为辅,努力建设具有普通共识的够格过硬的现代化。同时,为达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要强化现代化实现过程的实践总结,试点的核心要义更多是发展路径、体制机制的探索创新,尊重和支持试点地区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的工作方法创新和政策举措创新,鲜明突出取得最终成效的过程性探索、方法论探索,这些探索可以在一两年内取得实效,也可以在2020年以后继续实践,进一步检验。
“为全国发展探路”一直是党中央对江苏发展的要求,现代化试点工作是为全国发展探路的具体举措,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光荣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试点地区的不懈探索实践中,以现代化标准谋划未来发展,以现代化试点带动面上探索,可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江苏特点,彰显“强富美高”内涵的现代化路径。
(作者系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苏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