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的医院退休职工管理体系构建与探讨
2019-09-28刘涛
刘 涛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市 200090)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身体更加健康,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口逐渐增多,由此引发的步入退休人员行列的老年人管理问题逐渐凸显。早在1982年[1]维也纳举办的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世界各国都已经意识到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将给老年人的管理带来严重挑战。为此,中国国务院于2017年3月6日发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2],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更加健全完善的老年人管理体系。
以上海市松江区某二级甲等公立医院为例,医院退休人员数量近年来快速增加,退休人员数量的激增给医院的管理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以往医院对于退休人员的经验式管理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难以让退管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难以提升退管工作的“显示度”和退管干部的理论水平与工作能力,更难以改善退休职工的身心健康状况和社会参与度。因此,该医院于2017年初开始探索构建科学的基于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等四个环节(即:PDCA)循环的退休人员管理方式方法,并于2018年正式实施了退休职工PDCA管理体系。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医院的现实需要。
一、构建医院退休职工管理PDCA体系的对象和方法
以上海市松江区某二级甲等公立医院对退休职工的管理方式,以及该院退休职工2017年和2018年的体检结果和一日游活动参与情况为研究对象。根据PDCA质量管理方法探索构建医院退休职工管理体系,并比较分析实施PDCA管理体系前后医院退休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和一日游活动参与情况。采用 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x±S表示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构建医院退休职工管理PDCA体系的结果与分析
(一)组建退休职工管理组织
管理本质上是服务[3],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制定、组织实施与评价反馈等方式,使他人与自己一同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因此,管理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团队的协调与合作。医院在实施退休职工PDCA管理体系时,首先组建了合理的管理团队:医院主管院领导负责最终决策,退管会主任和副主任负责政策制定与实施,退管会干事负责具体落实,由退休职工代表和退管会成员组成的退管会委员负责民主监督。见表1。
表1 医院退休职工管理组织
(二)制定退休职工管理流程
PDCA是由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等四个质量管理环节的英文首字母组合而成,是由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兹·戴明(W.Edwards.Deming)博士首先提出的概念,所以又称为戴明环[4]。PDCA四个步骤像车轮一样向前转动,每转动一次就通过一次循环,然后修订部分标准或流程,让工作效果得到持续改善,难以处理的问题留待下一个循环解决。PDCA循环用于医院退休人员管理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步骤和程序。见表2。
表2 医院退休职工PDCA管理流程
(三)实施退休职工管理方案
医院从2017年开始探索构建退休职工管理方法,并从2018年开始真正实施PDCA管理体系。在科学的PDCA管理方式指导下,医院制定并实施了退休职工管理计划,对重点管理项目尤其是健康体检和宣教、一日游和疗休养以及各类关怀慰问等工作流程按照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置(A)等四个环节进行了梳理,并对管理结果从健康促进和社会活动参与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成效分析,为医院加强对退休职工的管理指明了方向。见表3。
表3 退休职工重点项目PDCA管理
(四)健康体检结果比较
多角度全方位的健康促进项目已经部分改善了退休职工的健康水平,如:退休职工的体重指数和血压得到了明显的控制,肝肾囊肿的检出率也明显降低(P<0.05);白内障、主动脉硬化的检出率虽然下降不显著(P>0.05),但也有下降趋势;而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肝肾功能和血糖血脂的检出率却呈现上升趋势。见表4。
表4 PDCA管理体系实施前后退休职工健康体检对照
(五)一日游活动参与情况比较
为了促进退休职工身心健康协调发展,鼓励退休职工走入社会,观看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医院从2017年开始尝试组织退休职工开展了上海市内一日观摩活动即一日游,获得了广大退休职工的积极响应。两年来累计参与一日游退休人员达到530人次,覆盖了各个年龄层次,最小者55周岁,最大者88周岁。见表5。
表5 退休职工一日游参与情况
三、构建科学的医院退休职工管理PDCA体系的若干思考
(一)提升退休职工健康水平
通过PDCA管理体系的实施,医院不仅为全体退休职工统一购买了互助医疗保险,而且组织退休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安排专家对退休职工定期展开健康宣教,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启了关心关爱退休职工健康水平的管理方式,保障退休职工的身体健康。新的管理模式实施以来,退休职工的体重指数和血压得到了明显的控制,肝肾囊肿、白内障和主动脉硬化的异常检出率均呈下降趋势,说明综合的健康管理措施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而实验室血液学检查项目,如:肝肾功能和血糖、血脂的异常检出率却呈现上升趋势,说明PDCA管理措施虽然部分改善了退休职工的身体素质,但是退休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二)促进退休职工参与社会活动
自从实施了PDCA管理体系,医院尝试着组织退休职工开展的一日游活动获得了广大退休职工的积极响应。无论是刚刚退休的职工,还是年龄已经达到八十岁高龄的退休人员,活动参与率都在提升。其中,参与活动最多的是60至70周岁之间刚刚退休的人员,说明年轻的退休人员对于参加社会活动的需求较为旺盛。而70岁和80岁以上依然前来参加活动的人员也不少,说明走入社会融入社会参加社会活动不仅仅是刚刚退休人的需求,也是退休多年者的想法。
(三)增强退休职工管理力度
退休职工管理工作“不是中心,但牵动中心;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因而,退休职工管理工作并非可有可无的“边角料”,而是牵涉到医院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在实施科学的退休职工PDCA管理体系之前,人们往往依靠经验或者通过构建感恩文化、孝心文化、安全文化等文化养老方式管理退休职工[5]][6][7],或者提出信息化管理、社会化管理等管理方式提升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8][9]。诸多的管理方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其不够科学、程序化欠缺等不足之处。
通过PDCA科学管理工具的应用,医院厘清了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组织架构、制度和流程,构建了以健康体检、健康宣教等健康促进措施和一日游、疗休养等社会活动促进方法以及各类慰问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方案,并形成了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等四个步骤循环的管理体系。科学的退休职工PDCA管理体系的构建不仅可以促进退休事务管理制度建设,让退休事务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让医院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而且可以让医院退休事务管理工作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认同,提升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显示度”,同时获得在职职工的好评,提升退休人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0]。
(四)不断完善科学的医院退休职工管理PDCA体系
在探索基于PDCA循环退休职工管理体系的实践过程中,医院的退管干部明显感觉到现有的知识结构难以紧跟时代步伐,难以满足退休职工多元化的需求。并且,在管理退休职工的过程中未充分发挥退休党员的先进引领作用、未能充分为退休职工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开展活动过程中还存在着共性需要与个性要求未能兼顾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在下一个PDCA循环过程中逐步解决:加强退管干部培训力度,提升退管水平;夯实退休党建,强化党建引领;组建老年社团,发挥退休余热;满足共性需求,兼顾个性需要等问题。
管理体系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医院如何建立起完善的退休职工科学管理体系,最大限度满足退休职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医院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关于退休人员管理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只有符合医院自身发展特色的科学管理体系才能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