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山水神仙居
2019-09-27王丽
王丽
仙居县位于浙江东南一隅,飘逸的地名将这里的神山秀水、幽谷茂林从容呼出,成就了仙居县白塔镇境内的著名景点神仙居。神仙居,旧称韦羌山,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集群,记录着亿万年前火山的演化历史,其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独具一格,当地的柱状节理和垂直节理发育完全,地貌形态极具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并形成了“观音、如来、天姥峰、云海、飞瀑、蝌蚪文”六大奇观。不少影视剧组都将如梦中仙境一般的神仙居作为取景拍摄地。
洞天名山 神仙之居
“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诗仙李白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一佳作,将仙府名山寄予了雄伟的意境。虽然很多人认为诗中的天姥山是指浙江新昌县天姥山,不过据史料考证和两处景色风貌的判断,李白诗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所描述的实则为神仙居一带的山水。《名胜志》亦有记载:“王姥山在仙居界内,亦名天姥山,相传古仙人所居。”1007年,宋真宗踏马神游西罨寺后大发感慨,说此地“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于是下令将台州永安县改名仙居。据清光绪《仙居县志·寺观》记载,西罨寺是北宋高僧雪崖禅师建造,当时香火兴旺,有僧人数百。随着历史更迭,风雨侵蚀,当年的西罨寺已寺毁成墟,钟声不再,那些曾经令帝王侧目的风景却依旧如故,于是西罨寺被赋予了新的雅号“神仙居”。宋代理学大家朱熹亦发出过“地气尽垂于此矣”的赞叹。
自古以来,括苍洞就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天姥山属括苍山支脉,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嘉定赤城志》记载,县西南的韦羌山上有石室门窗,每逢春深雾重,砍柴的人会听到隐隐的箫鼓声。诸如紫籜山、白冠山、冯师山等,相传也都曾有仙人居住或往来其间。清代翰林编修潘耒在《游仙居诸山记》中云:“天台幽深,雁荡奇崛,仙居兼而有之。”
神仙为何要选择住在神仙居?光看神仙居之形就与众不同:它不似周边的山平缓、连绵,而是众山巍兀独立,险峻无比,并与其他山刀切斧削般割裂开来,耸然独秀。峡谷幽深的北部西罨寺、千层叠嶂的中部韦羌山、千仞绝壁的南部聚仙谷,三大景观群构成了似真似幻的神仙居。其核心景点“观音山”为一孤峰,凌空兀立,相对高差达400米,如双手合十的观音,于茫茫云海中凌波引航。清晨,山间雾霭缥缈,轻舒漫展,似一幅“佛国仙山”的空灵神卷。
镶嵌在悬崖峭壁上的“天路”—栈道,则是由古代工匠们冒着生命危险凿建出来的。尽管现在已经加修了围护栏杆,行走时仍需小心翼翼。从山崖往下看,峭壁陡立,令人胆战心惊,但眼前的美景又会吸引着游客不断前行。
千崖滴翠 移步换景
神仙居景区分南海、北海两块,“西罨慈帆”“画屏烟云”“佛海梵音”“千崖滴翠”“犁冲夕照”“风摇春浪”“天书蝌蚪”“淡竹听泉”被称为神仙居新八大景。景区南北两侧为江南峡谷风光,林泉相依,以岩奇、瀑雄、谷幽、洞密、水清、雾美取胜,千峰林立,气象恢弘。从北海索道上去,自南天索道下来,数千米的旅程均在数百米高的栈道上进行。其间依次经过菩提道、般若道、因缘道、观音道、飞鹰道与无为道。
太白梦游处位于神仙居景区南门的起始处,为一块单门式石坊,额题为艺术大师吴昌硕篆书“太白梦游处”。此处山势陡峻,悬崖峭壁,临着瀑布岩泉,咫尺仙境,似有飘然升仙的意境。回视山上,天姥山直抵云天,伟岸挺拔,举首仰望,南天门近在眼前。
沿步道穿梭在嶂谷、叠石岩洞间,曲折迂回,跌宕起伏;待走出夹峙峭壁构造的“石扉”,“訇然中开”见幽谷,谷中植被茂密,游人“迷花倚石忽已暝”很是常见。顺着凌空飞架在悬崖峭壁上的栈道而行,脚下即是深渊。移步之间,景致起伏,形态各异的岩峰前后左右差落有致地排列着,绵延开来,放眼望去,坚硬的山体无风自动,荡开层层柔软的波纹,如果恰逢春归大地,万木葱茏,漫山翠绿衬托着伟岸的岩峰。站在岩峰之巅,空谷之上,面对近在咫尺的对面山岗,临崖振臂高呼,回声不绝于耳。
古刹西罨寺就坐落于西罨幽谷里,据清光绪《仙居县志》记载,西罨寺是宋代雪崖禅师的留居之地。明时,白塔镇厚仁村人吴时来曾在此寺发愤苦读,终于在嘉靖三十二年(1553)考中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品官)。吴时来为人正气凛然,爱憎分明,在历史上以弹劾奸臣严嵩而名留青史。明万历年间(1583),僧人广正募捐重建,使西罨寺成为规模宏大、僧人众多、香火旺盛的宝刹古寺。由于年代变迁及风雨侵蚀,民国末年,寺院倒塌,钟声不再,今仅存遗址。遗址旁是一条古朴的石头小径,一路向着山林深处逶迤延伸,景色不见尽头。路两旁,树木参天蓊郁,路外溪水潺潺,呼吸间盈满草木的清芬。
千万年流水切割、风雨打磨绘就了神仙居惟妙惟肖的肖形景观,天姥奇峰,如来佛祖,观音娘娘等天然石景栩栩如生,站在云中列仙处环视四周,真是“仙之人兮列如麻”。加上山谷垂直气流作用,神仙居“云雾多变尽奇观”,忽而便“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所有景观都以“霓为衣”,不知去向;忽而一阵山风撩开云雾,这些景观又以“风为马”,重现人间。
北宋著名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山川训》中写道:“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间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这些描述在神仙居的千崖滴翠都可以看到。远远近近的山峦重重叠叠,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明暗相间,虚实相生,远山有势,近山见质。那些耸拔崎峋的峰石身上、头上长满草木,郁郁葱葱,每当春夏之际,新绿覆盖在旧绿之上,满山葱翠,绿意流转。
站在观景台远眺,眼前豁然开朗,远处群山起伏连绵,重重叠叠,阡陌纵横,西罨幽谷隐隐。依栏俯瞰,谷底莽林如海,山泉隐匿于林海之中,不见其形,但闻其声,清越之声不绝于耳。若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仿如屏风,画作天成。如果恰逢一场酣雨过后或是阴雨连绵的天气,雨水催生的云雾在山峦之间缭绕,凭台以观云海万顷、波澜壮阔,所有的红尘纷扰、困顿和荣辱都荡成了身后的一缕风。
犁冲是古地名,这里的石头形状如一把铁犁,梨梢翘耸直插云宵,当暮色自谷底徐徐升起,群山渐渐在晦明的暮霭中站成硬朗的轮廓,夕阳西下,落日余晖将整个山谷和草木都镀上了一抹浑黄的柔光。
清潭飞瀑 云蒸霞蔚
“仙人”也是爱水的。神仙居地形复杂,山势险峻,崖谷纵横成清潭飞瀑,交相辉映,各显风采。一路游山一路玩水,山是魂,水是灵。
神仙居最美的瀑布当属飞天瀑,瀑高百余米,说它美,在于它的水随着季节与雨量而变化,还会随着风的吹动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状态。夏季雷雨过后,瀑布如一条怒龙、震天撼地。阳春季节,轻盈柔美的瀑布如一条白练从空中落下。在风中,瀑布会随风飘荡,形成“S”形的曲线飘落而下,就像仙女身上迎风飘舞的青色纱带。水量小、风也不大的时候,若游人站在瀑布下大喊,瀑布受声波的影响呈现出时急时缓的变化,宛如受惊了一般。除了婀娜多姿的飞天瀑,十里幽谷方圆400平方米范围内接连有变幻莫测的11泄瀑布。象鼻瀑是第一泄,瀑布左右两山酷似两只大象,在两条象鼻的交汇处有一高几十米的瀑布直泻而下,故称象鼻瀑。该瀑布终年不枯,落差数十米,水势汹涌,如银河直泻,轰鸣咆哮。第二级瀑布位于“象鼻锁涧”处,较飞天瀑略短,落差数十米,但水势汹涌。飞流溅沫处有一深潭,名罨源潭。据清光绪《仙居县志》记载,罨源潭“上有盖石如罨然,洞口冥冥,莫测其底,石上坦平,方个数丈,遥仰大潭,迥不可阶”。潭中的这块巨石从整体形状看极似一只巨大的乌龟,故此景叫作“神龟卧潭”。古代每逢旱岁,附近乡民常到此求神祈雨。这些传说也为碧波潋滟的罨源潭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一级级瀑布上来,最后便是天槽飞瀑、三折瀑。到三折瀑再往前走,就能居高临下将整个瀑布群尽收眼底。
神仙居不仅水美,且多云雾。在神仙居的因缘道上,有一处摩崖石刻,上书“烟霞第一城”,其书法沉稳大气,笔力雄健,颇得颜鲁公神彩,乃清代乾隆年间江苏晋江何树萼所书。何树萼时任仙居知县,爱其山川秀逸,风景独绝,遂于东岭文昌阁亲题“烟霞第一城”,意指仙居山水天下第一。后人将此5个大字刻到神仙居景区摩崖巨壁上。烟霞,古代多指山水,山林,“优游泉石,放旷烟霞”,亦多指代仙人所居,《去笈七签》记“青童侍卫,玉女歌扬;腾蹑烟霞,彩云捧足”,指的就是浩瀚缥缈的云烟仙境。神仙居以云烟闻名遐迩,故于此刻碑,意云蒸霞蔚之仙居,景色秀美,天下第一。
一场雨过后,绸缎般的云雾会在山谷间展开,只见云气氤氲来,飞升于祈愿台,飘拂过南门、北门,弥漫于九思亭、明镜台。它们乘着山风缥渺腾移,与山峦时分时合,时升时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而云海中的众峰亦时隐时现,或起或伏,雾海苍茫,烟云漫卷。同一地点,毫秒之间,景物不同,瞬息万变。
天书蝌蚪 璀璨人文
神仙居几乎囊括了仙居县自然风情的全部精髓。最有趣的是,这里不光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更潜藏着人文的光辉。在神仙居海拔800多米的绝壁之上,有一宽约40米、长约50米的长方形崖面,其上布满了人工镌刻的日纹、月纹、虫纹、鱼纹等奇异图案符号,这些符号头粗尾细,形似蝌蚪,人称“蝌蚪文”。
其来历可以追溯到夏禹时代,传说与大禹治水有关。带有神秘原始气息的蝌蚪文,深深吸引着后人的目光。汉晋、北宋时均有官宦组织人员探寻,未果。据明万历《仙居县志》和清光绪《仙居县志》载:东晋义熙年间,一位姓周的廷尉曾“造飞梯以蜡摹之,然莫识其义”。之后,郡守阮录和北宋县令陈襄亦“携众以观”,终因崖高路险,“云雨晦暝”,未得结果,扫兴而归。陈襄还留诗感叹:“去年曾览韦羌图,云有仙人古篆书。千尺石岩无路到,不知蝌蚪字何如。”
2015年,有节目摄制组带领地质专家前往仙居考察,通过攀岩、岩降等手段近距离地拍摄蝌蚪岩上的图案,并对仙居的其他岩石群落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考察,但专家们仍不能对“蝌蚪文”形成统一的观点。目前,蝌蚪文与夏禹书、红岩天书、巴蜀符号和东巴文字等一起被称为中国八大未破解的古文字。
除了蝌蚪文之外,历朝历代也都在神仙居留有人文的余音。因地处古越腹地,神仙居和越王勾践有着难解之缘,景区内的“勾践试剑石”和仙居境内众多勾践传说遗迹互相印证,对于考证越国历史颇有补益。此外,神仙居为佛教、道教所染跡,景区的西罨寺、观音洞、财神洞、第十洞天等自古就是人间佳境。
想在喧嚣忙碌中偷得浮生几日闲,就去神仙居吧,那边的云山雾海里住着“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