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概览(一)

2019-09-27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芥末文化遗产日本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简称GIAHS)项目始于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简称FAO)于2002年发起的旨在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的倡议。经过十几年的发展,GIAHS已从最初的倡议成为目前FAO的重要项目之一,取得了显著成效,遗产项目从2005年的首批5个增加到现在的20个国家50个项目,涵盖了沙漠绿洲、山地梯田、农林复合、古树群落、稻鱼共生及其他特色农业系统。

这些系统具有5大基本特征:一是农民目前仍在使用,可提供保障当地居民粮食安全、生计安全和社会福祉的物质基础;二是具有遗传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生态价值;三是蕴含生物资源利用、农业生产、水土资源管理、景观保持等方面的本土知识和技术;四是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在社会组织、精神、宗教信仰和艺术等方面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五是在长期人与自然交互中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中国农业农村部是这项工作的最早响应者、坚定支持者、成功实践者、重要推动者和主要贡献者。目前我国拥有15项GIAHS,位居世界首位。分别是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2005年认定)、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2010年認定)、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2010年认定)、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2011年认定)、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2012年认定)、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2012年认定)、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2013年认定)、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2013年认定)、陕西佳县古枣园(2014年认定)、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2014年认定)、福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2014年认定)、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2017年认定)、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2017年认定)、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2018年认定)、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2018年认定)。从传统中发掘智慧,让古老拥抱现代,我们在不同层面上开展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不仅使遗产地老百姓受益,更提升了民族与文化自信。

为让读者对全球GIAHS有更深的了解,编者逐一整理了其他国家共35项GIAHS遗产,陆续刊登供读者参阅。本期刊登日本的11项GIAHS遗产。

日本静冈传统茶-草复合系统

2013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统茶-草复合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绿茶生产与草地管理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系统,是日本传统土地利用形式的典范。该系统位于日本最大的茶叶产区静冈县,当地农民主要依靠茶叶获得收入,有8000多户家庭种植茶叶,年产量达300亿日元,占该地区农民收入的近80%。该地区是新型茶叶制作工艺的发源地,深蒸茶颜色深绿,香味独特。20世纪50年代,这种制茶工艺在该地区独一无二地发展起来,现在它已成为日本制茶的典型工艺之一。据了解,在茶树周围种草可以改善茶叶的颜色,香气和口感,从而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茶叶。而且,由于茶通常种植在陡峭的山坡上,草地覆盖不仅可以减缓因降雨和肥料径流带来的水土流失,还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以及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

茶树和草地的相得益彰,形成了非凡的美景,不仅平衡了农业生产力,也维持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数据表明,该地区已记录的物种达300多种,包括7种濒危物种,是日本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半天然草原之一。

(刘文 熊哲 摘译)

日本能登半岛山地与沿海乡村景

2011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能登半岛农业系统是日本传统农业的典型代表,半岛三面环海,山地、森林、梯田、池塘和村落错落有致、交相辉映,形成了地域鲜明的乡村景观。

传统上,能登半岛蔬菜品种繁多、稻丰鱼香,其农业生态价值获得了当地民众的一致认可。半岛上分为13个农业种植区,其中6个是传统的蔬菜种植区,包括牛蒡、南瓜、油菜、冬瓜、慈菇和大豆种植区。系统内油菜品种多达20多种,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充足的蔬菜供应。同时,越来越多的半岛农民也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面对全球气候剧变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能登半岛的农业系统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兼顾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了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传统知识和资源管理的相互协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系统内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每年都会有300多种候鸟前来栖息、繁衍,包括青斑蝶等,也是许多濒危、珍稀动物的栖息地,如火蜥蜴、蝾螈、树蛙等物种生活在此处的稻田和水渠内。日本境内发现的维管植物大约有5600种,其中1950种属于该系统特有,占总数量的三分之一。当地农户开渠挖塘、储存灌溉水源,以实现灌溉水源的可持续性。上游水渠动植物品种繁多,是食物链顶端生物(如苍鹰)的栖息场所。

几百年来,当地农民辛勤耕作,其传统农耕模式代代相传,有力应对了气候变化、充分保护了半岛的生物多样性、促进了区域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在此从事种植业、渔业、林业,世代繁衍生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把现代科技融入水稻烘干、制炭、制盐、渔猎、节水等生产环节,使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山谷、丘陵、农田层层叠叠,形成了一条壮阔的绿色走廊。

(张龙豹 徐明 摘译)

日本大崎可持续稻作生产的传统水资源管理系统

2017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日本大崎州群山围绕,气候阴冷潮湿,常面临暴风、干旱、寒冷等农业生产上的挑战。为了维持生计,保障粮食安全,当地农户利用沼泽和湿地等自然资源,种植了除大米外的其他多种农作物比如大豆、小麦和蔬菜等,这种一体化的农业体系促进了稻米业持续发展。

为了防洪治水,大崎州的人们修建了水库和灌溉排水管道网络,并在房屋和农田周围种植树木,每逢水稻种植季节,稻苗还没有长出来,稻田里充满了水,远远看去就像在湿地中漂浮着的森林岛屿,成为大崎州独特的农林景观。在干旱时期,农户会根据上游和下游农民之间的交流协商来达成用水协议,实现水资源的共享。这种由农民主导的先进的联合水管理协调机制,在该地区的水资源合理利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水资源管理,当地的农田保持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青蛙、蜘蛛、蜻蜓和其他本土害虫的天敌提供了栖息地,大崎州利用农业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这种共生关系,促进了环境保护型农业的发展。

该地区还发展了林业、木炭制造、蚕种繁殖、马匹育种和木制工艺品等其他生产经营方式,农牧业综合养殖模式也很受欢迎,动物粪便被制成肥料并返回农田,成为农田土壤重要的有机质来源。当地仍有大约20%的劳动力(约2万人)在从事以稻米生产为中心的综合农业活动,7000多个商业农场主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产品销售。

(刘文 刘海涛 摘译)

日本静冈传统芥末栽培系统

2018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静冈芥末是日本土生土长的十字花科物种。长久以来,芥末因其味道独特而成为日本备受称赞的作物品种。日本静冈县是全球芥末培育基地,自庆长时代(1596-1615年)就有芥末的记载,距今已有近400年的栽培历史。静冈芥末是十字花科作物26种山萮菜属的一种,也是日本岛中独自演变而来的特有品种。因芥末在日本境内到处野生,因此具有其他国家没有的芥末基因种类。在芥末生长区大约有100多种芥末品种,当地的芥末农户也收藏了众多芥末菌株。

当地的传统栽培方法培育了茎大、抗病虫害、营养成分不易流失的芥末品种,实现了芥末栽培的可持续。静冈芥末生长在陡峭的山区,其地形结构具有高容量储水功能,能够有效缓解下游地区洪涝等自然灾害。有趣的是,一年之中,从春季到秋季,芥末的生长要避免阳光直射,因此本区生长着许多赤杨树来为芥末遮阴避光,这是农业生产中利用自然物种改善环境的典型案例。此外,芥末的生长区也是众多本土动植物的栖息地和生长基地。芥末田地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断层岩石,在岩石的作用下,山中泉水不仅流经芥末田地的表层,也能渗透田地土壤之中。

小到日常餐桌、大到节日宴请,芥末已深深扎根于当地人乃至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之中,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张龙豹 刘海涛 摘译)

日本熊本阿苏可持续草地农业系统

2013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阿苏草原位于日本九州岛中部熊本县,阿苏地区遍布活火山,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25公里。尽管火山土壤和地理条件不适合种植,但当地农民经过世代的传承都已适应了这种充满挑战的环境。他们对寒冷的高地的火山土壤进行了改良,建造出草场用于放牧和割草,形成了水稻种植、蔬菜园艺、温室园艺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多样化的农业生态系统。

当地除了种植大豆等谷物作物,还改良了能够适应极端温差的水稻,在气候凉爽的火山口底部平原,则种植了如西红柿、菠菜、芦笋、萝卜、卷心菜等的夏秋季蔬菜。林业也是当地的主要产业,现在火山口的大部分森林是人工栽培的针叶林,如雪松和柏树等,它们被种植在社区草地上,用于集水和原木生产。

阿苏草原被认为是“二次自然”的环境,当地人通过长期的农业活动如焚烧、放牧和割草等保持和维护了草原的可持续发展,使得阿苏草原经历了几千年而不衰。

(刘文 熊哲 摘译)

日本岐阜长良川流域渔业系统

2015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岐阜长良川流域渔业系统是由香鱼及其生长的水域环境、流域周边森林所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不仅拥有独特的人文景观,也是当地重要的日常饮水和灌溉用水来源。在岐阜县长良川中上游,存在着以日本香鱼为中心的繁荣的内陆渔业。香鱼是一种在海洋和河流之间迁徙的鱼类,只能栖息在极为清洁的水源。长良川的河水尽管流经城市和居民区,但上游和中游的原始长良川水体清澈,被认为是日本三大最清澈的河流之一。长良川的香鱼被认为是当地的特产,对该地区的饮食文化的发展以及鸬鹚捕鱼等传统捕鱼技术的传承至关重要。

该地区的人民享受着河流的自然馈赠,秉承着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理念,通过种植树木来保护长良川及附近的景观。森林能净化水质,是香鱼和许多其他稀有鱼类的栖息地。受益于当地人民的保护,长良川渔业系统保持着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和文化价值,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刘文 刘海涛 摘译)

日本和歌山青梅种植系统

2015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梅是日本饮食中常见的配菜,具有预防食物中毒、缓解疲劳等优良的药效。日本种植青梅的历史距今已有1300多年。

和歌山青梅种植系统位于日本关西地区的和歌山县,该地区土质贫瘠,不适宜种植常规农作物。大约400年前,和歌山的人们开始在这种砾质斜坡上种植梅树,利用陡峭的山脊种植其他矮树,形成了矮林。每到早春,林中的蜜蜂给梅树授粉,森林也为蜜蜂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林地为该地区提供了生产优质木炭的木材,当地人采用独有的选择性伐木方式来进行林地管理,这样砍伐后树木可以快速恢复。

和歌山青梅种植系统既能收获青梅果实,还有防止坡面坍塌的作用。经过当地人民数百年来的不断努力,当地已形成多个优良的青海改良品种,实现了青梅产量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该地区的青梅产量占到日本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单位面积产量几乎是日本其他梅产区的两倍。

(刘文 徐明 摘译)

日本西粟仓山地陡坡农作系统

2018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西粟地区土壤脆弱,地形多为狭窄的峭壁和陡坡。当地农民因地制宜,利用山坡进行土地管理,根据陡坡地的条件分配耕地、草地和居住用地,形成了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陡坡表层土壤浅,坡度陡峭,高达40度。通常情况下,当地的农田直接依山而建,不修筑梯田,而是根据地形情况建造石墙以减缓陡峭的坡度,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土壤侵蚀,而且石墙反射的辐射热量还有助于番茄等蔬菜的生长。西粟仓山地陡坡系統采用合理的排水技术管理农田,最重要的是沿着等高线建造山脊,从而防止雨水形成地表径流造成土壤流失。

在这片不适宜农业耕作的土地上,西粟仓村人民利用传统的农业方式多元化种植,同时还保留了大量的本土品种,稗子、谷子、小米、大米和荞麦等,成了日本农业的一个“基因库”。此外,当地遗传下来的谷物品种,即使在贫瘠的土壤上仍可生长,这种谷物资源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

(刘文 郭丽楠 摘译)

日本佐渡岛稻田-朱鹮共生系统

2011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日本佐渡岛的地形以丰富的地貌、高低起伏的海拔为典型特征,不同地形都被巧妙充分地利用,形成了佐渡景观。岛上的中等林地、种植园、草地、稻田、湿地、灌溉池塘和灌溉沟渠等镶嵌分布,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佐渡的山地景观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岛内种植豆类、蔬菜、土豆、荞麦、水果等农作物,同时还饲养牲畜。岛内有野生植物和蘑菇等,沿海地区还有许多海鲜。佐渡岛的里山也是日本野生朱鹮的最后一块栖息地。朱鹮在日本是一种象征其文化价值的鸟类,栖息在高大的树木上,以稻田为食。

当地采取了一系列做法系统地促进佐渡的传统农业与日本其他地区相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佐渡岛的传统农耕方式逐渐复兴,使得更多的朱鹮重新在野外找到了栖息地。佐渡岛正在将传统农业生态知识与现代技术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相结合,致力于恢复朱鹮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促进环保农业的实践和发展。

(刘文 宋雨星 摘译)

日本宫崎山地农林复合系统

2015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宫崎山地农林复合系统位于陡峭的山区,海拔1000至1700米,森林密集,平地稀疏。当地人民在山区建立了一个独特的、可持续的农林复合系统,是劳动智慧的结晶。通过对林业、农业长期有效的管理,平衡了林业保育和农业开发,特别是将森林资源在轮垦耕作中循环利用,保障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当地人民还建立了农林复合经营体系,将木材生产与多种经营相结合,农户通过可持续的方式采伐森林来谋生,体现了林业与农业的和谐发展。尤其在东部地区,以独特的马赛克式森林景观为特征,其中针叶林有日本柳杉和桧木柏,落叶阔叶林有锯齿橡树和常绿阔叶树等。自1988年以来,当地人民越来越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不仅致力于传统山地农林复合系统的保护,还致力于促进城市与农村的交流,举办体验式的学习活动,将对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形成了珍贵的农业文化复合管理体系。

(刘文 郭丽楠 摘译)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供稿)

猜你喜欢

芥末文化遗产日本
法国人餐桌离不开芥末酱
日本元旦是新年
说说生鱼片的伴侣——芥末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黄金时代》日本版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