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好“药方”
2019-09-27辛燕姜玉桂刘月姣
辛燕 姜玉桂 刘月姣
张南堡村产业扶贫基本情况
(一)张南堡村基本情况
蔚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是环京津28個贫困县之一。该县地处恒山、太行山、燕山三山交汇之处,属冀西北山间盆地。壶流河横贯西东,形成了明显的南部深山、中部河川、北部丘陵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
张南堡村所在的代王城镇西邻县城,属于蔚县中部河川地带,平均海拔908米,壶流河由西南向东北而过,境内地势平坦,水源较为充足。镇内现有汉代城垣环绕,为代王城城址,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南堡村是该镇13个贫困村之一,位于342省道线北侧,距代王城镇政府6.5公里,距蔚县县城5.8公里,并邻接蔚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全村行政面积3300亩,耕地面积2800亩,其中水浇地2000亩,以种植玉米、土豆为主。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7100元。全村人口416户107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20户845人。
(二)实地走访情况
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在张南堡村实地考察了大棚草莓设施农业、葡萄体验观光园、百草园公司的智能温室,并走访了3户农户。
1.大棚草莓。2013年,张南堡村开始发展设施草莓产业。当地昼夜温差大,利于草莓糖分积累,这里出产的草莓个头大、甜度高;草莓主要销售到县城,每斤卖到40元还供不应求;同时,草莓主题休闲园正在平稳起步,该草莓主题休闲园由馨德草莓合作社与北京林科所合作,规划占地300亩,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成后将集休闲娱乐、观光采摘、三农体验为一体。目前该村草莓种植园占地40亩,采摘棚10座,棚均收入8-10万元,是该村致富增收的一大亮点。
2.葡萄体验观光园。壶流河谷合作社建设的葡萄体验观光园内种植维多利亚、龙眼等20多个葡萄品种,并以林下休闲娱乐和体验自然为主题发展林苗一体化。目前,该葡萄体验观光园还未培育出适合当地大面积推广的葡萄品种,有些大棚葡萄没有挂果,还缺少稳定的销售渠道,销售主要依赖农产品经纪人。目前,一个棚年收入2000元左右,勉强保本。
3.百草园智能温室。蔚县百草园园林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集苗木生产与销售、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企业。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张南堡村引入蔚县百草园园林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该村兴建了苗木繁育生产区,主要品种有蝴蝶兰、榆叶梅等,并投资800多万元建设了面积为3250平方米玻璃联栋智能温室。2015年蔚县9个乡镇19个行政村388.22万元扶贫资金入股公司,2017年代张南堡村以10万元扶贫资金和西合营镇8个村84万元入股,2018年11个乡镇2555.5万元扶贫资金入股。公司按入股协议拨付入股分红,为周边80多个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全县5000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杂志社帮扶张南堡村情况2017年5月份,杂志社对口帮扶蔚县以来,确定了张南堡村为重点帮扶村,在技术培训、营销对接等方面开展了帮扶工作。
2017年中旬,挂职干部联系北京林科院现场指导村民苗圃育苗技术。2017年6月—2018年12月,挂职干部联系中国优农协会,在张南堡村实施智慧科技大棚项目。协调相关企业捐赠物资价值60多万元,建成了2栋智慧科技大棚,并联系黑龙江齐齐哈尔、辽宁大连的专家对大棚的日常田间管理进行细致指导,取得了良好的科技示范效果。结合科技大棚项目,挂职干部组织县农牧局在张南堡村开展了6场蔚县“科技大棚 产业扶贫”先进实用技术培训班,邀请了来自中国农科院、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院等科研单位专家现场授课,张南堡村及周边村民500多人次接受了技术培训。2018年,挂职干部积极联系北京市密云区商务委,对接了5家密云区大型商超,考察张南堡村设施蔬菜种植情况并确定订单种植意向。
张南堡村产业扶贫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张南堡村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产业扶贫。2018年,张南堡村脱贫摘帽。截至目前,该村305户786人实现了脱贫。其中,种植业带动脱贫112户,产业园用工带动脱贫105户,养殖业带动脱贫17户。
一是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服务中强化党的领导。张南堡村特别注重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对口帮扶单位对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以该村的草莓产业发展为例,2013年前,该村没有草莓种植基础,经村党支部和对口帮扶单位河北省文化厅的积极奔走,设施草莓产业成为该村的一大亮点。河北省文化厅对村里发展草莓产业进行了整体规划并协助联系草莓种植专家,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争取县里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历经10个月,10座草莓大棚全部建成,水电全部配套,草莓苗也全部栽植。如今,大棚草莓产业已经成为张南堡村的头牌产业。
围绕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张南堡村对村级办公资源进行整合,组建了便民服务站,采用一站式办公方式,使群众办事只需进一个门,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并设置了便民服务工具箱,对鳏寡老人、残疾人等11户困难家庭进行上门服务,对长期外出务工人员,通过电话、短信的方式提供政策宣传等服务。既增强了干部的服务意识,又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等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二是三产融合做强特色产业,实现稳定增收助力脱贫。依托“依城、傍路、邻园区”区位优势,张南堡村建设采摘体验、休闲漫步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园,不断实现三产融合提升,增加农业附加值。目前,张南堡村已规划建设了休闲观光采摘区,包括草莓主题休闲园300亩、葡萄体验观光园200亩、杏李采摘园300亩,林下种植地道药材黄芩200亩。
唐永库是张南堡村的贫困户,2013年以前,像所有村民一样,种植玉米和外出打工是他收入的主要来源。2013年以后,依托县里的产业扶贫政策,他修建草莓大棚,开展草莓采摘经营活动,每斤采摘价格达40元,棚均年收入8-10万元,顺利实现脱贫。
同时,该村积极探索农业种植新模式,实验成功“小葱+土豆”轮种模式150亩,有效调整了种植结构,达到两年收三茬的增收效果,带动贫困户58户178人。
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增收脱贫渠道。张南堡村通过以贫困户村集体入股或参股企业、订单帮扶、生产托管等方式,推动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稳定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让贫困户和村集体稳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目前,该村采取入股企业进行资产收益模式,精准到户到人。入股百草园有限责任公司80户、入股益中秸秆压块公司40户,每户通过分红每年增收500元。与此同时,张南堡村积极开发公益岗位,在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中招聘生态护林员9人、保洁员4人、巡河员3人,通过就业直接有效地帮助贫困户脱贫。
张南堡村发展产业的制约因素
张南堡村虽然现在已经整村脱贫,但在推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制约因素。
一是技术支撑尚显薄弱。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当地农户长期种植玉米、土豆,对发展特色农业缺乏经验,也不掌握相关技术,导致在引进特色产业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相当比例的葡萄没能挂果,导致产业效益大打折扣。劳动力的技术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村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由于该村农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当地农户在种植品类时往往只能随大流,销售农产品时又只能依靠经纪人,常常导致出现滞销现象,有时好产品也会面临销售难题。该村现有农民合作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统一购买农药化肥等农资时能够降低成本,但在对接市场上发挥作用还不明显。
三是现代高效农业覆盖面窄。相较于去县城务工,该村传统农业种植效益明显偏低,无法吸引年轻人。当地种植玉米,亩均效益只有一千多元,种植土豆亩均收入能达到近五千元,多数村民却选择种植了玉米,只有年龄较大的农民会选择种植土豆,原因就在于种植玉米省工省力,便于外出务工。而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比如设施农业大棚草莓,前期需要较大的投入,后期也有一定的市场风险,没有政府的支持,贫困农户无法承担。目前,该村10座草莓大棚效益已经显现,但是短期内难以扩大覆盖面。
有关建议
经过这次调研,我们看到了张南堡村产业扶贫取得明显成效,也了解了一些存在的薄弱环节,更切身感受到了张南堡在产业发展方面存在不小的潜力。为此,我们建议如下:
一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做好产业总体规划。总书记2015年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扶贫开发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的思路。”张南堡村应结合“依城、傍路、邻园区”区位优势,结合代王城镇的深厚文化底蕴,认真搞好产业与市场论证,选择好最适宜在当地发展的产业,保障产业符合本地资源禀赋、市场需求,能可持续发展。同时,盘活农村耕地、林木等集体经济资源资产,推动资源资产化、股份化、产业化,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对扶贫项目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加强指导,切实提升产业发展对脱贫的带动作用,保障贫困户权益。
二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总书记指出“要完善职业培训政策,提高培训质量,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发展特色产业,让农民掌握技术是核心。当前,许多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农业技术知识比较陈旧,不能有效指导农民发展生产,要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培训力度。可从农业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科研教学单位线服务人员中招聘一批特聘农技员,为农户提供技术帮扶。要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把农户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三是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支持政策。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户增加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把合作社进一步办好”。张南堡村应积极引导农民成立或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合作机制,使农民通过合作与联合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和更高的收益。此外,各级政府还要加大对当地农业的支持力度,总书记明确提出,“扶持农民,就要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创造良好的务农条件和环境。农业面对着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必须有国家支持保护。”从国家层面来看,还需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推动更多的支农惠农政策向农民倾斜,创新服务于农民的金融产品、信贷工具、保险服务。
下一步帮扶计划
杂志社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应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聚集主责主业,强化使命担当,继续发挥挂职干部的帮扶作用,积极争取资源,帮助当地特色产业上台阶,农民生活更美好。
一是组织专业培训,定期赠阅杂志。總书记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杂志社牵头,利用各类资源,组织产业技术、市场等专家等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为张南堡村的干部群众解疑释惑,同时,定期赠阅杂志,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实施产销对接,培育农业品牌。总书记指示,“产业扶贫要在扶持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上拿出管用措施”。可以利用杂志社的资源,引进商家到当地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帮助当地农产品走进大型批发市场、知名商超,进而走向全国。充分运用杂志社的媒介资源,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提升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培育富有特色的农业品牌。
三是开展贫困学生教育实践活动,助力阻断代际贫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杂志社可以组织张南堡村的学生到北京参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张南堡村“未来的花朵”来到北京,走进高等学府,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充分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立下志向,建设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