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升格策略探寻
2019-09-27周邵丽
周邵丽
一、考场作文问题回顾与初步释疑
2018年福建省质检作文原题回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春节期间,几个回到乡村的青年在闲聊。这些话语引人关注:
①我喜欢上海,它有国际视野和大都市气息。
②老家很漂亮,又有新政策支持,我想回来创业,还能陪伴家人。
③我哥在国外,好几个春节都没有回了,父母一直念叨。
④大城市压力大,节奏快,我有点跟不上。
⑤我想接爸妈和孩子到城里生活,可爸妈不愿意离开家乡。
身处大发展的新时代,作为“00后”的你读了上面材料,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条话语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人生愿景。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考生的议论文写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缺乏写作任务意识,体现在引述材料不到位,脱离青年话语;
第二,缺乏写作情境意识,体现于写作主体定位不明,未体现“00后”的观照;
第三,立意浅表化,体现为把握不准矛盾中心点;
第四,缺乏让步思辨及多层析因,体现为说理较为生硬,论证角度单一化等。
通过考后作文评析,再度审读材料,研析立意方向,考生基本能攻克立意浅表化的问题,并利用材料的有限信息解读出综合的、适用的、较有高度的立意,建构话语之间的关联。立意思维简图如下:
二、升格作文展示与再度分析
在重审考场作文的基础上,不少考生进行了升格的尝试。虽然升格式作文是一种补偿式写作,然“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对自身习作问题的审视与修改策略进行探寻,为的是使下一次作文审题更加完善,建构合理的行文思路,从而为考场作文从三类迈入二类、从二类迈入一类提供进步空间。
学生升格作文大意示例:
“采菊东篱下”实是发展之途
①以吾之见,留守乡村是自我价值的一种彰显。
②城市如“敝屣”,一无是处?
③撕破陈规“面纱”,“熊抱”乡村新发展。
④回精神“原乡”,安放因城市速度而疲惫不堪的灵魂。
⑤“00后”应走向更广阔的麦田,去挥洒汗水。
⑥“00后”应怀揣“远见”,助力原乡发展,行稳志远。
升格作文的优点,一是开头段亮观点: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考量“00后”的价值定位;二是写作主体意识及任务意识较为明确;三是语汇新鲜,紧跟时代步伐;四是引用论证,使文章更有广度。
但升格作文仍存在不足,一是让步段(②段)自信力不足,未体现思辨;二是③—⑤段的行文逻辑缺乏纵深,有赘余之嫌;三是作为考场作文,结构不够清晰,主旨仍需强化。
三、考场作文升格有效策略探寻
1.深化逻辑思维—“切莫过度放飞自我”
议论文写作有一个任务设定,即力求在探讨中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并非鼓励考生在探讨问题时如茶话会一般过度放飞自我。
目前的作文材料大都要求考生以矛盾中心为出发点,表明立场,阐释观点,更需要考生将逻辑思维运用到议论文的写作当中。由此可见,在考场作文中注入理性的活水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避免考生走进“无话可说”或“想说就说”的死胡同。
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议论文三段式思维逻辑,我在指导考生升格作文的过程中,将议论文的行文逻辑细化并拓展为六个有机部分。其主体包括观点的阐明、树立己方观点的益处与陈述对方观点的不足、己方观点的原因分析、解决策略的有效展望等。
据此逻辑,对议论文进行初步建构,并将此思维具体细化到本次作文升格之中:
①亮己方观点—留守乡村(是什么)
②陈对方之弊—城市之弊(为什么)
③溯观点之因—为何留乡(为什么)
④陈观点之要—留乡之益(为什么)
⑤观点如何为—如何留乡(怎么办)
⑥再呼吁观点—留乡吧!(怎么办)
理性逻辑(思维规律)的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行文的条理更加清晰,亦能让不少“写作困难户”做到“有话可说”。
2.强化辩证思维—“让说理不再空洞”
大部分考生在写议论文时,除了遇到“无话可说”或“想说就说”的问题之外,还会单一化地一论到底,使说理流于空洞,误入非此即彼的逻辑陷阱之中。
因此,辩证思维的植入,乃行文逻辑不可或缺的“佐料”。
(1)讓步式写作意识构建:适度认可,以退为进
升格作文让步段示例:
②城市如“敝屣”,一无是处?虽则“我喜欢上海,它有国际视野和大都市气息”,这其中含有大城市机遇多、紧跟时代潮流的正确性,但正如不能绝对化评价城市一样,亦不能对乡村认识拘泥于陈规旧说。
升格之后的让步段落虽然将材料中的矛盾双方—乡村与城市的生存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但仍存在自信力不足的缺陷,且让步之后缺乏针对性的转折,易使己方观点陷于对方观点的迷雾之中。
优作让步段示例一:(选段源于网络省质检优作,原文有删减)
③诚然,无人不说家乡好,老家没有大城市的快节奏,没有功利的癫狂,没有是非诱惑的云诡波谲。更何况老家能够陪伴家人,这对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优作段落所呈现的优点有:其一,让步底气十足,肯定对方观点的表面可行之处,不吝赞美;其二,让步独立成段,交际写作意识清晰。
优作让步段示例二:(同上)
④然而,正如尼采所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人生的价值在于“绽放”“起舞”,故乡是否能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平台呢?
优作段落所呈现的长处有:其一,转折恰到好处,不急于否定对方,以疑问句作结;其二,转折独立成段,直接明了。
适度认可对方观点,树立标靶,以退为进。在此基础上,对原升格作文的让步思路进行修正。
让步写作意识构建再升格示例:
让步段:人人都说城市好 + 机遇多 + 发展迅猛 + 实现人生价值(话语①)
转折段:迅捷之下,有人跟不上(话语④)+ 跟不上,田园将芜,胡不归?
(2)巧借“他者质疑”完善辩证体系
他者是自我之镜。交际式写作离不开“他者”的观照,与无形的“他者”对话,是议论文写作的关键。
升格作文段落示例:
③撕破陈规的“面纱”,“熊抱”乡村新发展。随着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乡村机会与资源匮乏已成陈规陈说。现下乡村正如未被开辟的处女地,蕴含着无限可能性,这是大城市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此段落对城市之弊采取正面进攻的策略,但如此单向度的论证容易陷入絕对化的盲区。
倘若在论证之中巧借“他者质疑”,设立论证的标靶,进一步加强论证的思辨性,此后的论证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带着回应“质疑”的任务,去“他者”之魅,正面立论,完成自我校准。
由此,对辩证思路进行升格:有人会质疑,农村“脏乱差” + 正面论证农村不再是经验主义面纱之下所掩盖的模样(话语②)。
综合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的强化,再度对升格作文示例进行思路上的升格,呈现如下:
A.在城市与乡村之中,更倾向于留守乡村。
B.诚然,人人都说城市好又快,机遇多。(话语①)
C.然而,不少人跟不上,压力大。(话语④)
D.有人会质疑乡村“鄙陋”,实际上,农村舞台也不小。—去“鄙陋”之魅(话语②)
E.留守乡村的意义在于回归精神家园,在于安放疲惫的灵魂。
F.还有人会质疑,跟不上就选择退守,是否失去了少年意气?
G.非也。还乡亦是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彰显。
H.留守乡村吧!
何永康教授曾经说:“一篇文章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一颗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一只萤火虫,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议论文的升格乃漫漫长途,无论是理性的逻辑校准,还是人情化的让步思辨,都可以称为茫然暗夜之中的一缕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