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湖地区游牧民俗资源开发与文化旅游产业内涵提升研究

2019-09-27靳艳娥

新西部 2019年7期
关键词:环湖民俗旅游民俗文化

环湖地区文化旅游开发中,目前已实现初级产业化和常态活动并作为载体表现游牧民俗文化的形式主要有民俗文化村、牧(农)家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进行保护和展演的民俗、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文化旅游节等活动,通过这些载体,藏、蒙民族的民俗风情得到了有效的展示,满足了普通游客的猎奇需求,对深度旅游的游客也提供了一些了解藏、蒙民族风俗的机会。但开发中季节性受限明显,存在同质化、浅层化、异化的三化问题及旅游开发中原住民受益不大、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欠缺等问题。各州县在旅游开发中应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打造独有的品牌,以数字化手段,向游客介绍民俗文化符号背后的意义,树立正确的旅游开发观念,增强游牧文化的自信心。

环湖地区及游牧民俗的内涵

环湖地区即环青海湖地区,其主体青海湖于2005年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五大湖泊之一。在行政区域上,这一地区隶属于海南州、海北州,现青海湖景区由2007年设立的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负责。

所谓环湖旅游没有明确的范围,邓清春(2007)认为“青海湖多元文化圈的分布在历史上时大时小,到了定型成熟的今天,其核心区域基本为环湖四县,即海晏县、刚察县、天峻县、共和县四县”。①本文以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对文化旅游资源多样性的要求,以及管理经验和资源组合程度,将环湖地区的范围概括为环绕青海湖的二州六县,即海南州、海北州二州,海晏县、门源县、祁连县、刚察县、共和县、贵德县六县。从地理位置看,环青海湖地区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介于北纬34°48′-39°05′、东经99°05′-102°41′之间,面积5.4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7.5%,是以藏族人口占较重比例的多民族聚居区,除藏族外,还居住着汉族、回族、蒙古族、土族等多个民族,到2018年,总人口为75.54万人。②

民俗旅游的定义在学术界众说纷纭,陶思炎认为“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民俗,而且是以地方性或民族性为标志的民情风俗。它不是历史材料的简单搬用,更不是随意的点缀和凭空的臆造”。③周宵认为“民俗旅游是整合了‘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后的一种变体,以与众不同的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特性作为旅游开发的基点,其目标所指的人群在自己居住的范围内不完全属于该国政治或社会意义上的主体民族,它表现了一种特殊的经济交换关系,旅游地居民通过出售自身民族文化的形式提供展演场地,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和就业机会”。④徐赣丽认为民俗旅游不是一个学科范畴,而是我国旅游实践中自然形成的以民俗文化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一种旅游类型。既指一种旅游实践活动,也指旅游产业,还是一种社会现象。既包括汉族地区的民俗旅游,也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旅游。刘晖认为民俗旅游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物或民俗活动未开发对象的旅游类型。刘德谦认为民俗旅游,就是以与城乡民众密切联系的民俗传承事项为旅游主要目的对象的旅游活动。其中可以得出的共性是: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体验当地民俗文化的文化旅游类型。

环湖游牧民俗则依据环湖游牧民族,主要指藏蒙民族的风俗习惯,所以提升环湖地区文化旅游内涵,就是开发环湖藏蒙民族的民俗风情。环湖游牧民俗主要为藏、蒙民族的风俗习惯,包括藏、蒙民族的饮食、衣着、居住等具有物质性特征的民俗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礼仪规范等非物质性的民俗。

目前旅游开发中民俗的开发状况

目前旅游开发中,作为环湖游牧民俗文化载体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民俗文化村、牧(农)家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进行保护和展演的民俗、政府相关部门自治的文化旅游节等活动,通过这些文化载体,藏蒙民族的民俗风情得到了有效的展示,满足了普通游客的猎奇需求,对深度旅游的游客也提供了一些了解藏蒙民族特性的机会。

1、民俗文化村

目前环湖地区建成或在建一批民俗文化村,如海北州达玉民俗村、博域文化产业园、海滨藏城,海南州松巴民俗文化村等,这些民俗文化村集中反映了当地藏民族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游牧文化等特色文化,大多是集特色民族文化体验游、宗教观光、草原休闲、草原露营于一体的多功能景区。以达玉民俗村为例,民俗村内设生活场景展示区、特色餐饮区、达玉婚俗展示区、帐房寺院、民族服饰配饰展示区、演艺厅、生产场景展示区、体育运动区,全景式地展现了达玉部落这一作为“环湖八族”中颇具影响的藏族部落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通过民俗村讲解人员的解说,游客就可以对达玉部落的历史、宗教、文化、习俗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2、牧(农)家乐等形式的草原旅游

目前环湖地区数量较多的牧家乐,基本是在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出现的,是为使游客体验 “住牧家屋、吃牧家饭、干牧家活、享牧家乐”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海北州而言,目前祁连县、刚察县等地均在政府支持之下,由牧民开办牧(农)家乐、牧(农)家客栈、草原驿站、乡村旅游接待点共计114处,这些形式的旅游开发内容包括:观赏草原及青海湖美景,提供酸奶、曲拉、糌粑、牛羊肉、面片等具有高原特色饮食,同时进行藏族则柔、拉伊、锅庄等艺术表演,骑马、射箭等体育活动,使游客零距离接触藏民族的生活。

3、作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展演中的藏蒙民俗

自2000年以来,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力度逐年增加。目前环湖地区的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门源回族宴席曲、藏族拉伊、华热藏族婚礼、海晏蒙古族民间颂词、青海藏族唱经调、海南藏族扎念弹唱、尚尤则柔、阿柔逗曲、郭米则柔、海南宗教法舞鹿舞、青海湖祭海、青海华热服饰门、青海藏族酒曲、刚察寺院藏戏、藏族夹棋、西海拉卜则祭、阿柔招婿习俗、海南藏族少女成年礼、贵德六月庙会等19项,其中,绝大多数是关于藏族、蒙古族等游牧民族的歌曲、舞蹈、婚俗、服饰、宗教仪式、手工艺、戏曲等文化习俗的保护,通过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进行保护与传承并以此作为民俗旅游开发的重点,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吸引了大批对民俗文化具有兴趣的游客。

4、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文化旅游节等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尤其是青海省目前国土面积近九成被列为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地区,青海省在经济发展走向上,各级政府都着力于第三产业,主要是旅游业的开发之上。目前环湖的海北、海南州每年都会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牵头引导之下,集中于节庆日,举行“千人锅庄比赛”“民族服饰展”“观鱼放生节”“赛马会”“射箭比赛”等具有地区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文化旅游节,以此来推广地区文化,吸引世界各地的目光,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5、祭海等特殊宗教活动

特殊宗教活动一直是以神圣的仪式表现民族特有风俗的主要展演方式。青海湖祭海古已有之,但清以前的文献鲜有记载。自1653年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受顺治皇帝诏封金册金银并受册封返藏途经青海湖时,在环湖百姓中广施法雨,亲立三牲拉则为马牛羊伏藏之门,以此祭祀神湖,祈求六畜兴旺、赐福祛难,受到了环湖藏蒙僧众群众的虔诚膜拜。此后,雍正年间,清政府对祭海和会盟的时间、地点、人员、程式、内容进行了严格规定,成为定制。后来虽因历史环境而中断过大规模的祭海,但普通民众的祭祀却从未间断。2009年,刚察县建成仙女湾景区,主体建筑为高37米“三牲拉则”,并于2010年农历六月初一由刚察县人民政府主导、全民参与进行祭海,在保存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增加了服饰展演、锅庄舞比赛、藏戏表演、民间赛马等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看。

存在的问题

1、季节因素制约明显

环湖地区旅游表现为每年5月到9月可谓比肩接踵,10月到来年5月则门可罗雀。“生态立省”战略的提出和实施,环湖周边钢筋水泥类永久性建筑主要是宾馆、驿站等的拆除,更加使得旺季时一房难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房源紧张,2018年甚至出现了“淡季住牛、旺季住人的牛棚宾馆”,⑤在宾馆大厅和餐厅大厅安置床铺住宿的情况成为常态;二是房价极高,据西海都市报报道,上述牛棚宾馆两个单人床位每晚558元,普通宾馆每晚均价基本在千元以上,星级宾馆则更高。此外,交通拥堵、物价上涨和留置的垃圾等问题在旺季表现明显,尤其是游客随处丢弃的垃圾成为青海年宝玉则景区、阿尼玛卿景区关闭的首要原因。而淡季则又使得基础设施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2、同质化

环湖地区游牧民俗旅游开发存在同质化现象。民俗文化村、牧家乐,甚至于政府组织的大型赛马、射箭活动所展演的文化现象具有共性。民俗文化村,基本是在场地中摆放大量的羊头或者牛头作为图腾标志,一些简单的劳作工具或者仿真建筑体现生活场景,露天及室内演出场所进行演唱或者舞蹈的表演,固态的民俗博物馆再现部落生产、生活场景,游客进入景区后的活动主要是自行车环湖骑行或者骑马,晚间举行锅庄晚会,藏餐体验因民俗文化村的开发者是外地商人而并不正宗。牧家乐相对而言在餐饮与住宿方面体现了当地的民俗,而在娱乐活动上亦是骑马与锅庄晚会,与民俗文化村趋同但规模较小。政府组织的大型赛马、射箭比赛也是各州县基本趋同。同质化的结果便是审美疲劳,缺乏特色,缺乏吸引力。2016年8月31日在海北调研参与“山东重点旅游企业赴海北帮扶开发旅游线路和产品宣传推介会”时,海北本地企业家也就目前环湖地区旅游开发的同质化表达了深深的担忧。

3、浅层化

目前环湖地区游牧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浅层化问题。无论是民俗文化村、牧家乐还是其他作为表现游牧民俗文化的载体或者展演,在表现上仅是使得游客通过感官系统对此进行直观感受,缺乏深层次的阐释。譬如大型活动中的服饰展,藏族服饰尤其是女性服饰几乎是每个部落或者村落都有因传统而具有的象征意义,而在展出中缺乏对这些服饰所代表的文化符号或者象征的介绍,观者仅是眼花缭乱地观看着服饰本身,而无从知晓服饰背后的意义。

4、异化

环湖地区的旅游之所以吸引着大批游客,除瑰丽的山河湖海、缤纷的草原外,便是在他者眼中异于自身以藏蒙民族为代表的游牧民俗文化,而目前的旅游开发中,出现了游牧民俗文化异化的现象。这种异化一方面表现在未迎合游客需求,在旅游内容的设计上刻意做出变动,比如作者在一个较为著名的民俗村看到出售旅游纪念品,以银饰居多,出于个人爱好和对陪同调研人员的感激,想要买一写饰品,就问导购藏银饰品有没有,回答是没有。作者更好奇地问:“那这些银是S925银么?”答:“这个都是云南雪花银。”虽然藏银因含铜量高而不受大众喜好,但雪花银的出售与藏区的环境却也格格不入。再比如将本不是藏族饮食食品加入藏餐中并以藏餐为名出售;另一方面表现在随着大批游客进入原本较为封闭的游牧地区,游客所带来的异于本地的文化形态对本地传统习惯造成冲击,一些民风、民俗、民居、民情逐渐汉化,失去了旅游吸引力。

5、旅游开发中原住民并未受益

目前环湖地区旅游开发中,除景区管理局属于当地旅游局或者省旅游局管理外,其他的开发基本是外包给商人,这些商人基本非本地人,这就使得真正环湖地区旅游开发中开发商考虑最多的是经济效益,且需要短期内收回成本,造成的问题是本地人被排斥于旅游開发之外,本地独特民俗旅游的开发只能处于浅层次或者异化的发展之中,对于整个环湖地区旅游业的长远发展而言是极大的不利因素。

6、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欠缺

作者在进行调研时,明显的感觉是环湖地区旅游开发中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欠缺。首先表现在牧民们本身与游客语言交流存在障碍,民俗村、接待点等基本都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或者提供摊位,而这些贫困户的经营意识与自我的服务水平与其他人员存在明显的差距。其次,在某民俗村调研中观看露天表演时,一位演职人员因操作不当出现事故,并不是向再次买票观看演出的观众表示歉意,而是愤怒离场,观众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这种较为极端的个案虽属少数,但也说明其服务意识的欠缺。

进一步提升地域文化旅游内涵的对策建议

1、建立活态民俗文化博物馆

鉴于目前所见的具有活态性质的民俗村或者如贵州等地的原生态博物馆存在着刻意追求“原生态”,使得原住民被迫接受一个世纪或者更早时期的生活状态,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现象,建议建立活态民俗文化博物馆。“环湖八族”中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现居的村落,海南州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下排村、河西镇上刘屯村、拉西瓦镇罗汉堂村、拉西瓦镇昨那村又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从这些村落中选择出具有游牧民俗文化典型意义的村落或者乡镇,对这些地点原来物件不予移动、原景不予改造、原住民不予排斥,而是对原物原景原人加以充分合理的使用和重用,形成活态民俗文化博物馆,满足普通游客猎奇,深度旅游者感受并研究环湖地区游牧民俗文化的目的。

2、避免“同质化、浅层化、异化”等三化问题

就目前环湖地区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同质化、浅层化、异化的三化问题,建议各州县在旅游规划与设计中,以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打造独具一格的品牌,避免散兵游勇式的开发与同质化的现象。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在景区打造中可参照敦煌莫高窟的形式,建立数字化中心,以影片形式讲述部落的历史文化,建立360度球型影院,将民俗文化进行全景式展示的同时配以专业讲解,使游客了解到文化符号背后的意义,避免浅层化。此外,对于环湖地区旅游开发中的异化问题,领导部门应把好关口,树立正确的旅游开发的观念,增强游牧文化的自信心。

3、旅游开发中环湖游牧民社区参与其中

目前环湖地区大的旅游开发项目,受益的主要是旅游开发商,作为环湖人口比例80%以上的藏蒙游牧民族所在的村落并未共享旅游经济的成果,反而要承担因游客增多导致的文化生态恶化的后果。所以,建议在环湖地区大型旅游开发项目中,将环湖游牧民社区纳入项目规划,在尊重文化个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环湖游牧民主体自身的发展意愿,使其共享旅游经济带来的益处,避免如2009年二郎剑景区建设征地时,没有考虑到土地对于世代以放牧为生的游牧民失去土地后的生活依靠问题,导致莫热村四位老人、两位年轻人拿着准备好的上访材料三次到北京上访等事件的出现。当然,将游牧民社区纳入旅游规划中,首先需要加强环湖旅游管理部门与环湖社区在环湖旅游开发整体策略、规划、旅游法律法规方面的沟通与宣传;其次需要加强旅游主管部门的引导作用,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再次,通过政府引导及外界力量的协助,提升环湖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最后,需要建立必要的法制规范和合同制约。

4、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设计上向纵深、长远考虑,着力解决季节性明显问题

首先,可在已形成规模的民俗村建立各类营地。比如针对学生建立游牧生活体验营,暑假时组织学生团体进入民俗村,设计藏族传统的“冈朵”、藏棋等游戏,制作青稞炒面、酸奶等传统食物诸如此类的活动,尤其是可认养小牲畜并命名,在他们体验结束后依旧通过新媒体渠道让其关注牲畜的生長,寒假时便可以夏天的积累为基础,吸引学生及家长故地重游,感知自己认养动物的成长,尽可能地保留客源。再次,建立完善的冰上运动或极限运动场地,为喜好冰雪运动和极限运动的游客提供良好的运动体验,也可开展冰雪文化节,运用各类媒体宣传好冬日的环湖地区,吸引游客。

5、吸纳环湖游牧民进行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吸纳就业

在将环湖游牧民社区纳入环湖旅游开发项目的同时,还需将游牧民纳入项目的建设之中。将游牧民直接纳入项目建设之中,是直接将旅游经济直接惠及个人的方式。同时,也可以据此增强开发项目方与环湖游牧民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不同文化个体之间的了解,也可以合理采纳游牧民对于世代生活的土地开发中提出的建议,确保开发商和环湖游牧民的双赢。

6、将藏医药纳入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之中

藏医学作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医疗经验,其中三因理论,即将人据体质分为“隆性、赤巴性、培根性”三类,分别主“气”、主胆囊、主肝脏,并据此具有不同的疗养方式,且实践证明这些不同的疗养方式对于目前的 “亚健康”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而目前环湖地区的旅游开发中对于藏医药的利用基本为零,而据调研,仅兴海县山区藏药材就达500多种,名贵药材17种,也就是说环湖地区存在着大量可供开发的藏医药资源。所以我们建议在今后的旅游开发中,合理利用藏医学,建立集休闲、疗养、体验于一体的藏医药理疗会所,使游客在观光旅游、体验游牧生活的同时,达到养生的目的。

注释

①邓清春,张腾:《青海湖多元文化圈探析》,《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②数据源于青海统计年鉴委员会:《青海统计年鉴-2018年》,统计年鉴分享平台网。

③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旅游学刊》1997年第2期。

④周宵《民俗旅游的人类学探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⑤牛棚宾馆即将牛棚打扫干净,用藏式帐篷隔开,每个帐篷内放置两张单人床,一个牛棚安置了数十个帐篷。

参考文献

[1]徐赣丽.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2]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年第2期.

[3]周宵.民俗旅游的人类学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4]邓清春,张腾.青海湖多元文化圈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5]青海统计年鉴委员会.青海统计年鉴-2018年[J].统计年鉴分享平台网.

作者简介

靳艳娥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藏传佛教寺院

猜你喜欢

环湖民俗旅游民俗文化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武汉市中心城区环湖公园的非使用价值评估
西安市智慧民俗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