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素显像诊断小肠重复畸形一例

2019-09-27刘静妮陈明张穹雷旭东姬鹏宇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示踪剂核素肠管

刘静妮 陈明 张穹 雷旭东 姬鹏宇

1武威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733000;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 730000;3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730000;4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 730000

肠重复畸形(intestinal duplication,ID)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常发生于婴儿和儿童,可发生于从口腔至肛门的任何部位,小肠多见,尤以回肠和回盲部最常见[1]。由于发病位置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可仅表现为呕吐和胀气,也可并发肠扭转和肠套叠[2]。因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率较低。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0岁,因“阑尾术后腹痛、间断性黑便9 d”入院。患儿入院前9 d因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后第3天出现腹痛,持续性发作,伴恶心、呕吐。对症治疗后,腹痛较前加重,排黑色稀便。入院查体: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无红肿、渗出,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2~3次/min,心肺未见明显异常。粪便潜血阳性(1+)。腹部超声提示包裹性腹腔积液并机化物形成。

家属拒绝为患儿行胃镜检查,但患儿粪便潜血持续阳性,为排查出血来源,在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异位胃黏膜核素显像。检查前禁食4 h以上,并禁用过氯酸钾、水合氯醛、阿托品等影响示踪剂摄取的药物。检查时患儿取仰卧位,视野包括全腹部;采用的显像剂为99TcmO4-(北京原子高科有限公司提供),使用剂量为370 MBq(11.1 MBq/kg);显像设备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INFINIAVC HAWKEYE4 双探头SPECT仪,同时采集前、后位,能峰140 keV,窗宽20%,矩阵128×128,预置计数500 k/帧。静脉注射示踪剂后于5、10、15、20、25、30、45、60 min行局部显像,5 min时中腹部见异常示踪剂分布,呈“肠袢状”,随时间延长示踪剂浓聚度逐渐增加,位置变化不明显;胃、双肾及膀胱正常显影,其他部位未见异常示踪剂分布增高区;考虑小肠重复畸形可能(图1中A)。结肠镜下未见明显出血点(图1中B)。

保守治疗无效后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距回盲部约60 cm处见回肠系膜侧有一管状结构,与肠管交通,并与肠系膜血管关系密切,与回肠并行约65 cm,局部穿孔黏连于腹壁,盆腔可见脓肿形成。术后病理证实为回肠重复畸形(图1中C)。术后7 d复查粪便潜血阴性,超声未探及腹水,患儿一般情况良好,顺利出院。

2 讨论

ID好发于回肠,20%~30%可合并胃黏膜异位,多见于2岁以内儿童,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可表现为腹痛、便血,部分病例以肠梗阻、肠套叠等急腹症就诊[3-4]。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目前可供选择的检查方法有消化道造影、超声、CT等[5]。但各种检查方法特异性均不高,术后病理发现肠壁结构是金标准。

该例患儿病变肠管累及范围广,且在术前通过核素显像提示ID可能,为进一步手术治疗增强了信心,值得探讨。首先在临床表现方面,该患儿的病变是不典型且复杂的,在第1次腹腔镜及超声检查中并没有发现ID,可能存在术前没有考虑到重复肠管的可能,不排除技术原因。第2次腹腔镜探查时发现距回盲瓣60 cm处存在病变肠管,且发现盆腔脓肿。我们考虑该患儿原本无症状的ID,很有可能是在急性阑尾炎的诱因下出现症状,有文献将ID出现临床症状的机制归因于分泌物的积累造成肠腔内压力增高,出现压迫性肠壁坏死,导致穿孔,且当存在异位胃黏膜时,更容易出现溃疡、出血等。因此我们需要分析更多的病例以观察ID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机与其他炎性、阻塞性疾病等是否存在一定关联。

其次,典型的ID核素显像表现为腹部较大范围的条状放射性浓聚区,呈肠袢状,其形态与位置多变[6-8],但该例患儿病变处的浓聚程度从一开始就较强,且位置变化不明显,这可能与禁食和肠镜检查造成肠蠕动减慢有关。由于该例患儿术中证实已存在穿孔,病变程度重,可能是由于肠道内分泌物较多,造成示踪剂滞留,导致其浓聚程度随时间延长,甚至超过胃的显影。

核素显像方法简便,与超声、CT比较,受诊断者主观性干扰小。如果临床怀疑有ID的可能,其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简捷方法,以增强诊断证据。但平面SPECT显像灵敏度虽高,特异度却不高。采用SPECT/CT融合显像能提供更准确的定位信息,可全面、清晰地显示病变肠管的位置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对后续手术治疗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综上,ID是少见的先天性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因畸形的位置、大小等因素而不同,术前诊断困难,以往辅助检查多采用消化道造影、超声、CT等。99TcmO4-异位胃黏膜显像更为简单、易行,可供临床选择作为诊断ID的检查方法,对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病因的寻查有重大意义。

图1 患儿,男,10岁,小肠重复畸形异位胃黏膜99TcmO4-显像和病理图(苏木精-伊红染色,×200) 图中,A:异位胃黏膜显像,静脉注射示踪剂后于5、10、15、20、25、30、45、60 min行前、后位局部显像:5 min时中腹部见异常示踪剂分布,呈肠袢状,随时间延长示踪剂浓聚度逐渐增加,位置变化不明显;B:结肠镜示近肝曲局部结肠可见多发蓝紫色静脉显露,全结肠未见明确出血点;C:病理图,可见回肠壁结构,组织出血、坏死,继发穿孔,浆膜纤维素性渗出物,炎细胞浸润。Fig.1 A boy, 10 years old, intestinal replication images of ectopic gastric mucosa's 99TcmO4- scintigraphy and pathology

猜你喜欢

示踪剂核素肠管
核素分类开始部分的6种7核素小片分布
分层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河南油田稠油水驱油藏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南海东部深水油田水平井产出剖面 示踪剂监测技术及应用
核素分类的4量子数
井间示踪剂监测在复杂断块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海水U、Th长寿命核素的高精密度MC-ICP-MS测定方法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溴化钾型示踪剂检测的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