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F-FDG和99Tcm-MDP显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对比研究

2019-09-27宋烈晶徐海青陆克义方丽娟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骨髓瘤多发性骨骼

宋烈晶 徐海青 陆克义 方丽娟

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核医学科 246003;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太原 030001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e myeloma,MM)是一种常伴有溶骨性骨质破坏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它主要通过骨髓内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及M蛋白的过量表达而致病。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ultiple myeloma bone disease,MBD)是MM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骨和骨髓系统是其最主要的受累部位。在其他器官遭受侵犯前,往往已有50%的MM患者发生骨骼系统受累,因此早期诊断MBD尤为重要。在过去几十年间,临床主要通过传统的影像学方法(X线、CT及MRI等)来判定骨骼病变,2014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指南中也曾建议可采用低剂量CT反映骨病程度[1]。有资料表明两个及以上溶骨性病灶即预示病变已进展至Ⅲ期(Durie-Salmon分期),且预后较差[2]。

然而,CT等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反映的只是形态学信息,对MBD的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有限,核医学显像为功能成像,能够较早地诊断MBD以及更好地评估预后。本研究采用18F-FDG PET/CT显像及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对MBD的诊断效能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更好地诊疗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血液内科确诊的MM初治患者29例,多为MM Ⅱ~Ⅲ期(Durie-Salmon分期)[3],年龄39~81(60.14±10.41)岁,其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26例(89.7%,26/29)患者曾以骨痛就诊。所有患者均参照中国MM诊治指南诊断标准(2017)[3]入组:①骨髓单克隆浆细胞比例≥10%;②血清和(或)尿中出现单克隆M蛋白;③终末器官损害中任一条(高钙血症;血红蛋白低于正常下限20 g/L或<100 g/L;肌酐清除率<40 mL/min或肌酐>177μmol/L;1处或多处有溶骨性病变)。所有患者均于安庆医院核医学科两周内分别行18F-FDG PET/CT显像及99Tcm- MDP SPECT全身骨显像,显像前均告知所有患者或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实验室资料

29例患者中有27例(男性17例、女性10例)有贫血症状,白细胞及血小板减低的分别为9例、14例,3例患者出现高钙血症,10例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

1.3 方法

1.3.118F-FDG PET/CT显像

18F-FDG注射液由南京江原安迪科公司提供,放射化学纯度>90%,放射性浓度≥370 MBq/mL。PET/CT仪为德国Siemens公司的Biograph mCT。患者检查前禁食6 h以上,控制血糖<6.1 mmol/L,按体重静脉注射18F-FDG 7.4 MBq/kg,静息平卧60 min后排空膀胱,行PET/CT扫描。显像范围为颅顶至股骨上1/3,头颅与体部分开采集,扫描体部时患者双臂上举抱肘于身体两侧,先行64层螺旋CT扫描(管电压120 kV、电流140 mA,层厚1.2 mm);再行PET同机采集(采集7~8个床位,1.5 min/床位),分别以CT数据衰减校正及迭代法重建、融合图像。

1.3.2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

钼锝发生器由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北京欣科思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MDP试剂盒,由安庆医院核医学科核药房自行合成99Tcm-MDP注射液,放射化学纯度>95%。采集仪器为美国GE公司双探头Infinia SPECT仪,配以低能高分辨准直器。患者检查前静脉注射99Tcm-MDP 925 MBq,饮水1000~1500 mL,注药3 h后排空膀胱,取仰卧位,行全身前后及后前位同时连续采集15.5 min,扫描速度为0.15 m/min。所得数据由GE Xeleris工作站生成图像。

1.4 图像分析和结果判定

所有入组患者均在骨髓活检两周后显像,以避免穿刺活检造成的假阳性。由2位副高职称的核医学科医师共同阅片,当出现分歧时由第3位具有3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医师阅片后统一意见。18FFDG PET/CT显像以PET影像中骨骼或骨髓放射性高于纵隔血池或高代谢ROI的SUVmax≥2.5判定为异常[4],根据MM侵犯骨骼系统摄取18F-FDG的表现,将之分为4种类型:阴性、局灶型、弥漫型及混合型(图1)。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以骨骼出现放射性浓聚、减低或缺损为异常,同时参考临床病史及相关资料。

比较18F-FDG PET/CT和99Tcm-MDP SPECT显像检出的骨异常改变,并以PET同机CT结果为参照。

1.5 统计学方法

患者相关数据均导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18F-FDG PET/CT和99Tcm-MDP SPECT两种显像方法检出MBD例数的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8F-FDG PET/CT与99Tcm-MDP SPECT全身显像结果

本研究29例患者中18F-FDG PET显像阳性者28例(96.6%),PET显像假阴性1例(同机CT影像表现为多发穿凿样及虫噬样骨质破坏)。28例阳性患者中局灶型骨骼摄取显像剂18例[SUVmax为5.7~17.2(11.9±6.1)],弥漫型骨髓摄取1例(SUVmax为5.7),混合型摄取9例[SUVmax为2.7~11.4(6.9±2.6)]。同机CT上主要表现为多发、边界清晰的溶骨性破坏区,其中12例表现为虫蚀样、穿凿样骨质破坏,以颅骨及椎体常见;4例于胸骨、肋骨及四肢长骨处,骨质破坏呈膨胀性改变;2例伴有骨旁软组织肿块形成;4例长骨骨髓密度增高;还有6例未见明显骨质破坏,仅伴椎体骨质疏松样改变。

29例MM患者中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阳性22例,均表现为骨骼单发或多发放射性浓聚灶,其中假阳性1例(为外伤骨折后造成的肋骨放射性摄取增高);7例患者为假阴性。

2.2 两种显像结果比较

两种显像方法诊断29例MM患者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6.6%(28/29)和72.4%(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P<0.05)。两种显像均判定为阳性者21例,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阳性患者表现为骨骼单发或多发的放射性摄取增高,而18F-FDG PET/CT显像既可表现为骨骼的代谢增高,也可表现为骨髓的放射性异常浓聚,亦或兼而有之(图2)。1例18F-FDG PET/CT阳性显像表现为胸腰椎体多发骨质破坏伴放射性局灶性摄取,而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仅表现为双膝关节部位的放射性浓聚,经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穿刺活检示淀粉样蛋白沉着(图3)。1例18F-FDG PET/CT和99Tcm-MDP SPECT骨代谢显像均表现为阴性,回顾病史发现该患者血常规三系均显著降低,骨髓呈明显抑制状态。在29例MM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中还发现3例(10.3%)伴有髓外淋巴结(SUVmax为6.1)及肝脾(SUVmax为7.0)浸润(图4)。

3 讨论

MM为血液系统中发病率排名第三的恶性肿瘤,极少发生于30岁以下患者,有文献报道,每十万人中约4.3例会发生MM[5]。MBD作为MM患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常常伴随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由骨损害导致的骨相关事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还会威胁患者生命,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骨痛,约1/2~2/3的MM患者因骨痛而就诊[6],本研究中骨痛患者高达89.7%,且大多数患者(93.1%)伴有贫血症状,这说明对于同时出现不明原因骨痛和贫血的老年患者,有必要行相关检查以排除MM。

图1 多发性骨髓瘤侵犯骨骼系统后对18F-FDG摄取的显像分型PET/CT图 图中,A:阴性;B:局灶型;C:弥漫型;D:混合型。FDG:氟脱氧葡萄糖。Fig.1 18F-FDG PET/CT patterns of the multipe myeloma after invasion of the skeletal system

图2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男性,45岁)的18F-FDG PET/CT及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图 图中,A~B:18F-FDG PET/CT显像表现为全身骨髓18F-FDG代谢弥漫性增高(SUVmax=4.1)及T12椎体骨质破坏伴18F-FDG代谢局灶性增高(SUVmax=6.3);C: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仅表现为T12椎体骨盐代谢增高。FDG:氟脱氧葡萄糖;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DP:亚甲基二膦酸盐;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UVmax:最大标准化摄取值。Fig.2 18F-FDG PET/CT imaging and 99Tcm-MDP SPECT whole-body bone scintigraphy in multipe myeloma patient(male,45 years old)

图3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男性,72岁)的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图 图中显示双膝关节周围放射性摄取增高,余全身骨骼未见异常放射性分布区,后经左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穿刺活检(箭头)证实为骨髓瘤淀粉样变性。MDP:亚甲基二膦酸盐;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Fig.3 99Tcm-MDP whole-body bone scintigraphy in multipe myeloma patient(male,72 years old)

图4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男性,67岁)的18F-FDG PET/CT显像图 图中显示多发性骨髓瘤伴肝脏浸润。FDG:氟脱氧葡萄糖;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Fig.4 18F-FDG PET/CT imaging in multipe myeloma patient(male, 67 years old)

影像学方法在MBD评估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形态学成像多为溶骨性病变,然而结构变化滞后于疾病的功能改变,当骨盐损失超过50%时才能被X线探出,常规X线及CT检查对早期溶骨性病变的探测性能有限,MRI虽已被证实能较为灵敏地探测MM早期病变,但在临床实践中,MRI只被用来局部成像,其中以脊椎及骨盆成像的应用较为普遍,此外MRI检查还受限于患者应无金属植入且没有幽闭恐惧症等[7]。

核医学功能性成像有助于早期诊断MBD,且用于核素显像的示踪剂吸收剂量低,对人体辐射小,适于全身显像。由于18F-FDG PET/CT利用肿瘤细胞及其所处环境对葡萄糖具有高代谢的特性,故而此类显像比MRI或CT能提供更多信息[1]。多个研究结果表明,18F-FDG PET/CT对诊断MM骨损害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80%~100%[8-10]。本研究结果也证实,18F-FDG PET/CT显像对于MBD的探测比99Tcm-MDP骨显像更为灵敏,且能探测骨髓浸润及髓外病变(10.3%),与Lu等[11]报道的约有10%的髓外侵犯相符,此外同机CT亦能反映骨质密度的改变,对MBD的诊断具有增益价值。

在本研究中,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探测MBD的灵敏度为75.0%,仅呈现约10%的阳性病灶,与前期研究结果一致[12]。在本研究中,骨显像还发现1例骨外摄取MDP(淀粉样蛋白沉积于膝关节),还有许多关于MM骨外摄取的报道[13-14],此类发现可指导临床医师尽早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总之,18F-FDG PET/CT与99Tcm-MDP SPECT骨扫描适用于全身显像,能够早期发现MBD,18F-FDG PET/CT显像对MBD的探测相比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更为灵敏,且对骨髓浸润及髓外侵犯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然而受制于检查费用昂贵等因素,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放射学检查阴性而仍存在局灶性疼痛的MM患者,以及在对MBD的随访中,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结合两种方法做出合理的诊断,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帮助。

猜你喜欢

骨髓瘤多发性骨骼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做家务的女性骨骼更强壮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骨骼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骨骼和肌肉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骨骼是如何生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