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控制线划定研究
——以晋州市为例
2019-09-27马曙晓魏艺璇吕典
马曙晓,魏艺璇,吕典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1 引言
当前我国城镇化虽取得巨大成就,但传统粗放式增长模式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城市和谐生活的矛盾日益尖锐[1]。对比我国传统城镇化进程是以工业化为主导,造成生态廊道破坏以及生态系统质量水平偏低等问题。而新型城镇化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标准,以保护生态空间环境为新目标[2]。在2014年的中央城镇化会议上提出“生态控制线”“生态底线”等相关生态概念。因此,生态控制线作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一个政策性划分,对于生态空间保护规划层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晋州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和生态控制线的划分研究,以期达到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城市生态空间保护规划要求。
2 新型城镇化下生态控制线划定方式
目前,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已经在国内有了许多划分方法。同时许多发达城市地区的案例项目为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做出了指导,例如例如广州省“生态控制线”的“二分法”,武汉市的“生态底线”和“生态发展”[3]等等。另外,在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上,也有从生态适宜性和景观斑块廊道叠加[4]、生态脆弱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叠加,以及生态服务功能下“单一到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等不同角度识别叠加。在对本文晋州市生态控制线的研究中,借鉴相关案例方法,完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要求,并划分晋州市生态控制线。首先需要通过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生态要素构建单因子生态安全格局,并将各单因子生态安全格局综合叠加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再进行生态控制线边界线的划分确定,最后通过对“两级”,即“生态底线”和“生态发展”做生态控制线划定。
3 晋州市生态控制线划定研究
3.1 区域概况
晋州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地处滹沱河与滏阳河冲积扇交汇处,隶属于石家庄市,且位于石家庄市域东西向城镇发展主轴上,且交通便利,生态资源较丰富,但生态廊道等景观连通性遭严重破坏。另外,石家庄在《关于全面推进县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晋州市作为中等城市建设。在此过程中对晋州市转型保护,并充分利用生态空间资源,这在城市生态空间中划定生态控制线起关键作用。
3.2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3.2.1 识别关键生态系统服务要素
通过遥感数据、自然灾害统计数据以及相关“多规”数据,在GIS软件中做好转换坐标、地理配准等预处理工作。这些生态要素中包括晋州市近2016年~2018年的降水年平均数据、DEM数据、水域数据、地质与洪涝灾害数据、地表覆被数据、重要历史保护区、以及景观斑块等。
3.2.2 单因子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选取晋州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单因子,分别从水文安全格局、地质灾害安全格局、生物安全格局、游憩安全格局、景观连通性安全格局以及农田安全格局这6个方面。对应识别的单因子格局,提取并叠加相关生态要素因子。这些关键性的生态系统服务单因子,从减少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以及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景观连通性方面综合评价[2](见表1)。在GIS空间分析中按照权重叠加生态系统服务要素,构建单因子生态安全格局。
表1 构建单因子生态安全格局生态要素类型表
图1 综合生态安全格局
3.2.3 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图2 晋州市生态控制线规划
通过GIS空间叠加分析手段,对不同单因子格局下的子项生态系统服务要素赋予适宜的权重,并综合叠加出各单因子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综合的生态安全格局需要将上述的六种单因子生态安全格局赋予相同的权重叠加。然后通过叠加格局中数值最大的斑块区域,作为生态安全格局的关键斑块(见图1)。
3.3 晋州市生态控制线划定
3.3.1 生态控制线边界整理
采用“建设与非建设博弈论”原理,即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不相容的特点,生态用地属于非建设用地的一部分。除去晋州市总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以及村镇建设用地。同时整理掉小于2公顷的生态斑块,优化城市生态控制线[5]。
3.3.2 “两级”生态控制线划定
对晋州市进行生态控制线划(见图2),并参考武汉市生态控制线划分“两级”,一级为生态底线,二级为生态发展。其中生态底线区包括生态保育和安全防护,生态发展区包括景观游憩和生产农田。
4 结论
在新型城镇化的转型过程中,划定生态控制线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并能够提供引导生态空间格局和城市环境的作用。因此本文选取晋州市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然后划分城市生态控制线,最后以“两级”划定生态控制线,为我国城市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做补充。展望对城市生态控制线的管控,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