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军事体能训练特点对比研究

2019-09-27杜宝宇

中国体育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耐力体能训练士兵

杜宝宇,闫 琪 1,*,刘 妍

0 前言

体能是人们维持正常生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从事体育锻炼的基本能力,更是竞技体育中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保障。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在人体中的表现和对专业技术技能的熟练程度会影响运动中的心理状态,这种影响可能在体能训练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董芮,2017)。体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身体运动能力,狭义是指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例如最基本的爬、滚、走等形式(熊斗寅,2000)。体能是一个运动员基本的活动能力,是形成专项能力的基础,同时也包含抵抗与防止运动损伤的能力,是经济体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田麦久,2000)。

从20世纪90年代,国内体育研究机构开始逐渐重视体能训练,体能训练从最初的单一传统身体素质训练模式逐步发展到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体能训练,包含了身体基本功能的训练、基础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几个方面。近几年来,国内体能训练领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竞技体能训练的关注点开始放在“动作的质量”、重新定位人体的“核心部位”、提出耐力训练模式的“两极化”概念,以及对高强度训练、短距离速度训练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军事科学是指导军事实践、引领军事变革的重要力量。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坚持理技融合、研用结合、军民融合,加快发展现代军事科学,努力建设高水平军事科研机构(程宏毅等,2016)。在当前信息化的战争背景条件下,军事体能不只是字面意思上的体能问题,它涵盖了为完成各种复杂、艰难任务所需要的心理、体力、脑力、智力等一系列的综合战斗能力(林生华 等,2000)。

军事体能训练是指部队官兵为准备战斗、保持健康和维护军人形象而进行的一系列体能训练的总称(李忠 等,2012)。现代的军事战争 已经运用到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航天技术等高科技技术武器装备,加之未来战争的严酷性和不确定性,这就客观要求军人必须具备在不同环境下,尤其是在恶劣的(高温、缺氧、睡眠不足、食物有限等)条件下保持较强战斗的能力。所以未来因任务需要对军人的各种身心素质的要求更高,在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中,更加重视对军人身心素质的强化,虽然我军在军事体能训练方面取得了很明显进步,但在制度管理、训练方式、训练内容、康复手段等方面仍存在需要提高之处(徐登耀,2018)。本文通过对中美军事体能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总结,探究最新的中美军事体能训练特点。

1 中国军事体能训练的特点

军事体能训练的模式有模块式、常年式以及混合式3种(孙学川,2001)。军事体能训练的特点包括训练制度和政策、训练理想和认识、计划的制定、训练内容、体能测试和训练伤病。

1.1 中国军事体能训练制度和政策

2006年,我国颁布了《军人体能标准》,将“体能”的理念引入到军事训练领域,目的是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提高战斗力,达到提高健康和完成战斗任务的双赢。2014年发布的《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纲要》中提出,要准确把握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原则,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符合现代战争特点规律、满足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的军事体育训练体系。已经得到国内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在2018年,组建了军事体育训练中心,颁布了我国首部《军事体育训练大纲》,其主要内容是拓展了职能定位、规范了人员分类、丰富了训练内容、改进了考核评价、细化了保障标准。

由于我国对于体能训练的研究比国外要晚,将体能训练与实战需要相结合方面存在不足,在军事训练的管控上和国外还略有差距(陈应表,2013),且我国体能训练模式稍显单一,科学性和系统性还有提升空间,训练内容比较偏重力量和耐力,灵敏素质和柔韧素质训练较少。新兵训练也都是采用集中式的训练,以维持他们的体能水平,在接收到考核或是比赛安排时会进行专门强化训练,训练以跑步为主,加上俯卧撑、引体向上等自身体重的力量练习方法。另外,在训练的组织上不够严格,训练过程虽有科学性的指导但不够精细,教练员没有进行系统的体能知识学习,这样不易达到高效率的体能训练。

1.2 中国军事体能训练的理念和认识

从认识上来看,国内很多部队官兵对训练的效果理解不够全面,简单地认为大重量、跑得多、时间久、身体产生疲劳之后就可以提高成绩,采用提高训练量,再提升训练强度的方式,错误以为量和强度的积累是运动表现提高的原因,从而导致身体出现训练损伤。每个士兵都有努力训练的想法,但是若只一昧追求大强度的训练,容易给士兵带来更多的运动损伤。训练本身就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加上管理的严厉性,也容易使士兵斗志下降、心理产生抵触,出现紧张、抑郁、身体不协调、焦虑等情况,不利于高效的训练(雷育黎 等,2012)。

1.3 中国军事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

在体能训练中非常注重训练计划的实施,各个阶段的训练都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按当前士兵在军事活动中需要处理的情况系统地制定训练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加以完善。在国内的部队中制定的体能训练计划目的性不强,只是针对特定的要求来训练,或者是在比赛前突击训练,在日常的训练模式中存在随意性较强的情况,按照上级的安排或是往年的训练计划要求重复实施,没有根据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训练内容,而且训练者本身没有与体能训练相关的科学的理论知识,仅作为一名执行者去单纯地训练,当有其他活动与体能训练相冲突时,训练往往不能按照原计划进行,这使训练计划不能达到规定的标准和上级的要求。这对于每个士兵来说会对他们身体素质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从而训练成绩不理想,这是当前基层部队达标人数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1.4 中国军事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军事体能训练中,传统热身训练的方式方法很多,但绝大部分集中于跑步和做操的活动形式,像在跑前先进行起跑、冲刺、变速跑、低强度的跑跳练习。3000 m跑和5000 m越野等跑步类训练和手榴弹投掷类练习前的热身活动主要侧重肩关节及胸腹部、髋膝关节,包括肩绕环、腰髋转动等动作。这些传统的热身训练方法虽然有一定的训练效果,但不足以满足士兵训练前身体的需要,像传统的跑步和做操形式,虽然能够动员人体的大肌肉群,但有些训练动作需要小肌肉群的参与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务。这些小肌肉群在热身活动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这就需要在热身活动这一环节采用适当的运动方式去激活这些小肌肉群,配合大肌肉群完成系统化的热身活动。并且在传统的热身训练中,士兵只是简单的活动身体,而且大部分士兵在热身中以下肢活动为主,对上肢和核心肌群肌肉动员不足,从而出现以膝关节、踝关节和腰髋部损伤为主的军事训练伤病高发,降低军事体能训练的效果。

根据我国《军事体育训练大纲》内容,我国军事体能训练首先根据全军岗位不同将人员分为一类人员、二类人员和三类人员。一类人员主要包括特种作战、武装侦察、潜艇、潜水、空勤等任务人员;二类人员主要是不含一类人员的战斗部队人员,战斗保障部队人员、其他人员和院校学院人员;三类人员主要为其他人员。其中一、二类人员需要参与的军事体能训练包括基本知识、基础体能、实用技能、岗位能力、综合应用和体育活动6部分,而三类人员只需训练基本知识和基础体能。在我国,基础体能的训练内容主要有核心力量训练、哑铃(杠铃、壶铃)练习、增(减)体重练习、联合器械练习、圆木练习、5000 m跑。实用技能训练中除兵种不同的专项实用技能练习外,还包括军体拳、实战格斗、刺杀、渡海登岛400 m障碍和高寒山地500 m障碍训练。岗位能力训练方面同样除专项训练外,还有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训练、越野滑雪、代偿训练和功能维持训练。综合应用训练内容共有4项,分别为实用技能与军事技能综合训练、3000 m武装组合训练、军事五项和定向越野。在基础体能训练中,我国着重训练士兵的力量、速度、灵敏和耐力素质。通过各类引体向上、悬垂、臂屈伸和支撑类动作发展上肢及肩背部力量、胸部力量;通过立卧撑、仰卧起坐等发展腰腹肌和下肢肌群力量。除自重练习外,还使用外部器械来训练力量素质。在速度素质训练方面,主要利用100 m跑来发展士兵的快速移动能力。灵敏素质则通过各种短距离变向跑来训练。在耐力素质训练上,主要发展士兵的速度耐力和长距离奔跑能力。虽然在每次训练后都有整理放松的练习,但并没有专门的柔韧素质训练时间,这对防止训练损伤和提高运动表现是不利的。在训练时间上,一类人员的基础体能训练时间为70 h,约占总训练时间的29.2%,二类人员的基础体能训练时间为80 h,约占总训练时间的33.3%, 三类人员的基础体能训练时间为234 h,约占总训练时间的97.5%。

我国大部分军队的日常训练方法较为单一,以长距离跑为耐力训练,以蛙跳、鸭子步为力量训练,以400 m障碍为速耐训练。而且训练者认为增加训练的组数就可以提高成绩,事实却不是如此,适当的组数、合理的间歇、科学的训练量才能提高运动成绩。按照现在的训练方法只增加训练量,只会使原本就困难的训练更不好完成,达不到理想的训练效果。部队中以扔手雷、徒手俯卧撑为上肢力量训练,而大部分士兵的动作模式不正确,不懂怎样发力,仅依靠上肢手臂的力量,身体不能协同发力,不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力量由下到上传递过程,以至于运动损伤的频繁出现。在部队发展核心力量以爬绳、仰卧起坐练习为主,所练习到的核心肌群不太全面。

在部队日常的高强度训练后,对日常强度训练下的放松与恢复不够重视。一旦在训练中出现损伤,恢复期往往比较慢,进而影响后面训练计划的安排,使训练的长期效果不佳。部队的日常训练时长一般都在4~6 h,但在时间安排上不科学,如18:00训练结束后有1 h晚饭时间,19:00再次开始训练,面对高强度的训练,餐后没有充分的时间消化吸收又开始训练,就餐结束人体的血液能量供给消化器官,这段时期在进行运动,血液能量又要供给运动器官,这增加了人体消化器官压力,影响人体的健康。

1.5 中国军事体能的测评

国内体能测试的方法包括:徒手5 km、10 m低姿匍匐前进、10 m侧姿匍匐前进、10 m跃进卧倒、单腿深蹲、100 m、单杠引体向上、双杠屈臂撑、俯卧撑、仰卧起坐(姜建华,2008)。一些部队还加入了横渡牵引、绳索攀爬、蛇形跑等内容。根据军事人员分类不同,体能测试的内容也不同,但除去兵种的各专项体能测试内容,体能测试内容都相近。新兵体能测试的内容和全军通用体能测试内容相似,新兵体能测试内容主要涉及肌肉力量、肌肉力量耐力和耐力素质(表1),全军通用体能测试内容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灵敏素质的考核(表2)。

表1 新兵入伍训练与考核内容Table 1 Recruits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Standards

表2 全军通用训练与考核内容Table 2 General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Tables for the Army

由表可见,测试的手段只是限于考核的手段或者是竞赛的条件,偏重于一般耐力和力量耐力等基本身体素质,对于柔韧性、灵敏性、爆发力、协调性等缺乏专门评测手段,也缺乏对身体功能动作质量的筛查和评估。部队官兵只是为达标而进行的训练,测试成绩虽然良好但是专业技术能力欠佳,在除去测试内容以外的各项战斗任务上并不能快速有效地完成,说明士兵的基础体能还需更好地向战斗力转化,同时也说明现有的体能测试并不能很好地评价士兵的战斗能力。

1.6 中国军事体能训练的伤病问题

在对79名特种兵的军事损伤调查中发现,有训练伤病的人数占68.4%,其中劳损26.6%、扭伤19%、拉伤12.7%(朱佳华 等,2016)。在用功能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FMS)对某特种作战旅的士兵进行测试时发现,深蹲很少有士兵能达到3分,2分的占80%,1分的占13%,剩下7%的都是0分(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疼痛)。跨栏步3分且两侧均衡的占到50%左右,2分且两侧均衡的占到30%左右,2分且两侧不均衡的情况占10%,1分的人占10%,在跨栏步测试中没有出现疼痛得0分的人。直线弓步蹲的测试中,在每侧3次机会的测试要求下,有20%的人出现了两侧得分不均衡的情况。肩部灵活性的测试结果依旧是不对称性居多,而且评分多为1分,其中有3人肩部排除测试为阳性,有疼痛感,且均为右侧。主动直腿上抬的评分也不高,结果依旧是不对称的1分偏多,其次是2分的不对称。躯干稳定俯卧撑中超过90%为3分,其余的为2分,脊柱伸展排除测试全部为阴性,无疼痛感。旋转稳定性中全为对称的2分,无3分或1分,屈曲排除测试全为阳性,无疼痛感。训练中的蹬地、跳跃和落地缓冲动作需要良好的体能素质,若没有,完成的技术动作质量就会降低,所引起的踝、膝关节的损伤就多(常元铭,2008)。在国内军事训练中由于未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动作模式、大负荷的训练导致膝关节、腰椎、肘关节、肩关节伤病频发,像一些高足弓、平足、膝外翻、罗圈腿、两腿不等问题若在训练后没有关注,甚至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负重练习,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王向前 等,2017)。在对某部队的了解中,发现其对待伤病并没有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手段,都是通过用一些跌打肿痛的外伤药来缓解疼痛,伤病好转后,由于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导致旧伤复发频繁,影响士兵的身体健康。

2 美国军事体能训练的特点

美国的军事体能训练借鉴了竞技体育最新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有相对完善的体能训练体系。美国强调成功的体能训练计划必须具备4个要素:密度、强度、时间及形式。军事体能训练(TSAC)是美国体能协会(NSCA)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体能协会TSAC项目的开启是为了指导那些想要训练,准备作战的战士,以满足他们的职业体能需求。其中涉及的特种行业人员包括反恐特警、特种作战部队、常规部队、国家执法机构、火灾救援人员。

2.1 美国军事体能训练制度和政策

美国陆军体能训练的目标是提高作战准备和领导效能。为发展和维持士兵的高水平身体素质,他们建立了一套衡量身体素质水平的标准,其中有肌肉力量和耐力;有氧和无氧条件/耐力;灵敏性(灵活性、平衡性、协调性、灵活性、姿势、力量、速度和稳定性);AR 600-9规定的人体成分标准;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营养,避免吸烟和滥用药物,管理压力);战士精神——任务第一,决不接受失败,决不放弃,决不离开倒下的战友;自律、竞争精神、取胜意志、单位凝聚力。体能训练政策适用于全军,它包括所有士兵、职能部门、部队和经营机构。部队的准备工作始于士兵和士官及军官的身体状况。而体能训练又是战备的基础,是每个士兵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美国制度规划较为全面,包括训练考核制度、康复体能训练制度、体能达标的奖励制度、体能训练专家培训制度等,以此来保证士兵训练的顺利进行。美国体能训练制度覆盖面积广,而且对每项体能训练制度都有明确的规定(李卫 等,2013)。在体能教练员培训制度中,他们需要完成神经肌肉、身体结构、有关训练和预防的军事化知识以及人体各大系统的组织培训,而且还重视训练的安全问题,每周都有理论和实践,并按照规定来考核,由于培训内容和时间相对稳定, 使得他们的实施能力更强。

美国军队实行责任制推进落实体能训练计划。有关部门明确规定各级之间负责的问题,并且提供理论与医疗上的监督。此外,在严格控制士兵的体能训练外,还规定了军方首长们在监督训练中的职责(Choi,2016)。

目前美军普遍采用的训练模式包括达标训练、维持训练以及强化训练(董芮,2017)。对新兵采用达标训练,进行4~8周的体能训练,让士兵达到基本体能标准。对老兵采用维持训练,每周不定期地进行几次大强度体能训练,维持其良好的体能水平,培养可以对突发事件随时做出反应的能力。对特定任务要求人员采用强化训练,根据特殊的战争环境、作战部署和作战条件等进行短期的作战任务适应性强化训练。

2.2 美国体能训练的理念和认识

以美国体能协会做指导,美军的体能训练借鉴了竞技体育最新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有相对完善的体能训练体系,科学且全面的制定军事体能训练计划,在训练频率、训练负荷和训练量、训练时间安排上都予以同样的重视,注重其中的协调配合。美军通过军事体能训练的实施,不仅加强士兵们一般身体素质,还针对不同军种军事行动任务的不同训练与实际任务情况相匹配的内容,进一步加强了士兵在执行各特种行业任务中的能力。

2.3 美国军事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

美国军事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要求与军人从事的活动特点具有一致性,而且目的直接指向完成任务的程度。此外在1993年,美国法律还指出女性可以参加除了一线战斗部队之外的所有岗位,也影响到美国上层部门对女性体能标准的制定。

美军对不同部队制定特定的训练计划和目标,针对海陆空特制定相对应的目标。因各军种任务要求不同,每个部队的体能训练的目的是十分具体且目的性强,从意识上使各单位最高层明确军事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这有利于在日常训练中对军事体能训练的落实。

美军体能训练计划中主要分为各军种所有人员要达到的体能标准(普标)和各军种中不同兵种或岗位要达到的职业体能标准(职标)(闫子龙,2007)。职业体能标准规定:每个年龄段的男和女,都必须要达到标准。在计划的安排上看,虽然各个部队有着同样的普标要求,但其达标项目都是根据自身任务来特定的,这取决于各军种的任务特点(李卫 等,2013)。

2.4 美国军事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

美国军事体能训练的目的是针对每个军人的身体作战能力,以培养军事“作战运动员”为指导思想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一直以来,美国军队的四大军种都是根据自身的军事部署作战任务的形式来设计专项体能训练的内容,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军人的作战能力(Owens et al., 2009)。美国陆军2011年发布了《身体准备训练》(TC 3-22.20 Physical Readiness Training),把士兵自身的身体素质、作战前的准备与长期的任务要求紧密联系起来。

美国基本军事训练方案包括41个专门的体育训练课程,分为:循环训练(7)、心肺耐力(10)、负重行进(7)、军事技能(13)和身体评估(4)。循环训练要求新兵在过渡到下一个练习之前,在60 s内完成10次连续的最大重复次数的多关节练习。心肺耐力训练包括跑步(6)和游泳(4)两个阶段,主要采用连续的训练形式,每一阶段的休息时间通常由最慢的受试者决定。当穿着军装(裤子、衬衫和靴子; 3.9 kg)并以固定速度(5.5 km/h)行进时,在2~7 km的距离上会施加10~22 kg的负荷进行负重行军,负荷和行进距离会不断增加。军事技能课程包括爬绳、障碍课程和战场 模拟训练课程(Burley et al., 2018)。

美国军队对大部分部队完成任务的情况分析整理后发现,美国部队训练中通过持续跑的耐力训练来完成有氧耐力的需求,但在战场上无氧耐力的需求更加重要,训练中针对无氧耐力的训练不足。从上述来看,美国的军队训练内容是根据特定的作战任务来安排训练的,他们更注重高效完成任务,提高军事竞争实力(雷育黎 等,2012)。此外,美国军队在新兵体能训练项目中废除了刺枪术和8000公尺长跑(朱盈库,2010),其原因是根据自身的战争实际情况有目的的制定训练项目的内容。

美军的训练内容正在从单一到多样化转变。过去美军曾对体能训练内容进行改动和调整,因其训练科目不能满足特定的标准而把普标的测试项目改为日常训练的内容。在之后的训练中发现,许多达标的士兵不能在演习中表现出相应的能力,甚至比不达标的士兵成绩还要差(黄为根,2012)。对此美国陆军体能学校司令Steve Cellucci指出,军队中的训练以每个士兵的体能为主,而不是以完成最终任务为目标,像训练中的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两英里跑等只是训练最基本身体素质,但军队训练的最终标准是能在各个战场中发挥出士兵应有的战斗力。对挪威步兵10个月的强制性军事训练中的身体健康和训练情况研究发现,挪威军队的义务兵役期间的高强度耐力和力量训练量不足以用来提高作战效率(Dyrstad et al., 2006)。

2.5 美国军事体能的测评

2018年7月9日,美国陆军推出了最新的军事体能测试体系“陆军战斗体能测试”(army combat fitness test,ACFT)的测试项目。其中规定在2020年10月,美国各个年龄或性别的陆军军人都要求参加ACFT,ACFT的6项测试包括:硬拉、立姿背投药球、T型俯卧撑、25 m冲刺/拖动/搬运、单杠吊腿卷和2英里跑(FINK, 2017)。

美国军队目前的体能测试大致分为3种。1)预设目标或任务的军事体能测试。该测试可以通过单人或作战小组的形式展开,测评内容包括健康筛查、综合体能评估、任务所需特殊技能测评。经过对上述测试内容评估,能够检测战士的备战状态,通过训练提高体能短板。阶段性的体能测评更能使相关作战人员了解自身的能力,清楚自己是该继续保持状态,有意识提高某方面能力或者改进某些技术动作,这样的测试能更好地服务于战士。而且预设目标或任务的军事体能测试,会为受试人员建立以目标或任务为导向的测试项目,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有益于他们更好地完成测试,在此过程中还有助于战士自身的成长,减少焦虑,激发战士的自信心。2)专项化敏捷性测试。对特种行业从业人员来说,在完成军事体能需求分析后进行有效的体能测试是最简捷的手段。测试的选择和安排应在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后谨慎小心地实施,根据不同兵种对身体能力的要求而制定测试内容是最佳的选择。例如,在完成伤员的紧急疏散、爬绳等任务时所需的有氧能力、肌肉耐力等身体素质,在安排测试内容时均应予以考虑。与此同时,还应设计和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最低分值),这样更有益于测试后对战士进行下一阶段的训练。3)综合体能测评。除了对战士身体健康状态的筛查以外,还有其他身体素质方面的测评,测评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为:有氧能力,肌肉耐力,肌肉力量,爆发力,协调性,灵敏性(表3)。

有研究分析,在美国军队的肌肉耐力运动测试中,测试手段大部分强调了方法学上的关注,缺乏肌肉力量测试,建议使用适当的测试(握力测试、等速测试或在卧推或腿部推举中使用1RM测试)来补充肌肉力量测量而不是肌肉耐力的测试(例如定时俯卧撑或仰卧起坐)(Nikolaidis et al., 2019)。

表3 美国综合军事体能测评主要成分表Table 3 US Comprehensive Physical Fitness Assessment

在对美国第75突击兵团的训练计划中的突击队员身体评估测试发现,在跳远、引体向上、平均300码折返时间上有较好运动表现的人更容易通过测试,经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下肢爆发力、拉力和无氧乳酸耐受能力似乎对通过身体评估测试的影响最大。其中部分的测试评估内容有:3次重复最大极限的六角杠铃硬拉、跳远、5-10-5 m灵敏折返、引体向上、脚后跟拍、节拍器俯卧撑、2 min间歇的300码折返。

2.6 美国军事体能训练的伤病问题

美国军队十分重视损伤后的康复训练,他们会及时安排康复人员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恢复。骨骼肌肉损伤是美国陆军受训人员发病率和误工的主要原因。2006年,在未部署的现役军人中,大约有75万人因肌肉骨骼疾病而受伤,其中82%是过度训练导致的损伤。下肢过度使用伤是陆军基本训练中最常见的伤。

对于大部分战士来说受伤或发生局部运动损伤在所难免。由于作战任务的不同,战士们常常置身于复杂多样的险境中,这就预示着他们存在各种各样的损伤风险。一旦受伤,若受伤部位未完全康复,则很有可能发生后续的再损伤。我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骨骼肌肉损伤方面也是由于这方面损伤对军队的影响较大(Schogol, 2018)。

研究显示,在军队损伤已成为有害于战士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了解受伤情况,相关人员在部队随机抽取1000名战士并进行一年的跟踪调查发现,628人承受着不同程度的骨骼肌肉损伤,这其中有超过80%的战士因过度训练而受伤,22%受伤部位集中于小腿和膝关节,20%为腰椎损伤,13%位于踝足(Jones et al., 1993)。军事体能协会相关人员应以此为目标,预防此类损伤的发生并实施相应的解决对策,例如,适当减少运动量,放缓跑动速度,缩短跑动距离,发展团队协同能力,采取更加多样的训练方法(多轴、神经调控,本体感受或灵敏性训练)等。通过上述干预可减少损伤对战士的不良影响,更有数据显示,对男性战士损伤概率减少52%,女性损伤概率减少46%(Bergeron et al., 2011)。

值得注意的是,超过50%的消防员在火灾现场可能受到的骨骼肌肉损伤包括扭伤、拉伤、脱臼、骨折。尽管有些伤害可能是复杂恶劣条件下不可避免的,但提升战士的技术动作和专项实操能力将会大大降低损伤的风险。另外,身体功能性的不足也是损伤风险的主要成因。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篇关于警察的研究发现,那些对自身体能水平评价较高的警察相比体能水平较差的警察而言,更加不易发生扭伤、背痛和慢性疼痛。经常参与体能训练的警察出现背痛情况的人数比不经常参与体能训练的警察可能要少1/3,出现慢性疼痛情况的人数可能要少50%。而那些身体质量指数(BMI)高于35的警察出现背痛情况的人数是BMI处于正常范围(18~25)警察的3倍(Bedno et al., 2013)。 除此,由于军事人员的特殊角色往往需要特殊的技能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对肩膀施加独特的压力,容易增加受伤的风险。在军事人群中,肩伤占肌肉骨骼损伤的8%~24%(Hauret et al., 2010; Kaufman et al., 2000;Lovalekar et al., 2016a, 2016b)。研究发现,与普通人群相比,特种行业人员更容易发生肩关节不稳定而损伤,如脱臼和半脱位,有肩关节不稳定病史的人再次受伤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5倍以上(Cameron et al., 2013, 2017)。

也有相关研究表明,在军事服务或体能表现下降之前进行体能评估和针对性的训练可以降低损伤发生的概率。运用FMS对战士进行筛查有利于快速评估战士受伤风险及时做出针对性训练调整,损伤与总FMS得分之间的关系是,受试者所受损伤的风险程度与FMS得分成反比。在预防医学方面,基于FMS分数的个人训练计划有利于减少受伤风险和减少损伤的严重程度(Dinc et al., 2017)。部队应保证针对战士的个性化损伤风险因素筛查,这对他们更好地完成作战任务具有特殊意义,而且建议医疗或康复领域的专家能够为上述个性化损伤风险的评估给予相应的指导。研究发现,美国士兵入伍前职业健康评估测试OPAT的成功率与工作任务模拟有很高的分类一致性(76.5%)。虽然有氧间歇跑是造成假阴性的最大原因(16.8%),但之前的研究表明,在这一测试中,士兵较高的运动表现是增加其损伤和磨损风险的潜在指标(Stephen et al., 2019)。军队体能测试(PFT)用来评估身体素质的某些组成部分,特别是心肺健康和肌肉力量和耐力。研究表明,对有氧或肌肉耐力适应性测试的低PFT评分与较高的伤害风险相关。除此之外,已有研究证明,在运动员和特种行业人群中,低FMS分数与骨骼肌损伤相关(Kiesel et al., 2007),与FMS分数≥14的球员相比,分数≤14的美国职业橄榄球球员受伤的概率增加了11倍。同样,FMS分数≤14的海军陆战官候选人的受伤可能性是≥14的候选人的1.7~1.9倍。同样发现的还有FMS评分为≥18的人的损伤发生率更高(O’Connor et al., 2011)。

3 结论

3.1 中美军事体能训练制度特点对比

美国军队体能训练体系比较完整,对于体能训练有关的内容也进行了制度化,每个环节有制度的规定和奖励,在训练制度中有不同的责任规定。我国在军事体能训练的制度方面对训练要求和考核目标也十分重视,不过基层在体能训练的组织和考核方面还需提升。

3.2 中美军事体能训练计划设计思路特点对比

美军的计划制定针对军人所从事的日常活动,与作战任务相关,并分有不同的标准,计划制定的体能培训者也会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还对训练进行监控来保证训练计划的实施。相比之下,我军的体能训练计划设计思路略显宽泛,计划的形式较为固定,系统性和多样性还需加强。

3.3 中美体能训练方法特点对比

美军体能训练引入大量竞技体育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基本军事训练内容包括循环训练、心肺耐力、负重行进、军事技能和身体评估,训练方法从单一向多样转变,旨在培养速度、力量、敏捷、平衡、协调等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我军同样学习竞技体育的体能训练理论方法,但仍需要时间来逐一改变原有的训练不全面不均衡的问题,如训练前的热身重视下肢活动、训练内容偏重力量和耐力、训练后再生性训练时间安排不够等,不同部队之间训练计划保守,训练内容相像。我军要开阔思维,针对不同部队的训练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在此基础上发展带有我军特色的军事体能训练。

3.4 中美军事体能测评特点对比

美国军队除了基础体能测试之外,比较重视身体功能动作筛查,同时还有针对不同兵种的身体素质、专项技能和综合体能测评,目的是测评士兵在不同任务形式的执行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能力。我国基层部队的测试以达标测试为主,主要强调一般耐力和力量的测试,对于身体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爆发力等体能要素的测评不足,有时会忽略身体功能的筛查和评估,对于不同兵种的特征区分有些模糊,在体能测评方面有较大改进空间。

3.5 中美军事训练伤病防治特点对比

美国军队中下肢过度使用伤是陆军最常见的伤,以膝关节、小腿、腰椎伤病为主,我国军队的伤病与之相似。美军对待训练伤病有专门的治疗师和训练师,有相对完善的康复与恢复措施,而我军军医多着重疾病方面的诊治,对于训练伤病的防治上暂时没有形成制度,在此还可进一步改进。

4 建议

1)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我军训练制度,实现各层级之间的共同监督,引进专业人才,定期开展体能训练方面的培训,推广科学体能训练。

2)在军事体能训练中,我国应进一步明确训练的目的性,以提高士兵的战斗能力为主,加强对训练伤病的重视,建立针对军事伤病的康复训练措施,保障每个士兵的身体健康,提高其作战能力。建立健全老兵的维持体能训练措施,保持每天规定的训练量,使老兵带动新兵以身作则,激发士兵训练的积极性。

3)与国内竞技体育体能训练专业人员进行合作与交流,引进新的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丰富军事体能训练内容,设置各种体能和身体素质目标,提高士兵们的训练热情,让军事体能训练更具有效果和实用性。加入身体功能动作筛查与评估,以及不同军种的针对性测评方案,从全面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战斗能力出发,同时减少训练伤病。

猜你喜欢

耐力体能训练士兵
倍耐力原配世界最强动力超豪华SUV——全新阿斯顿·马丁DBX707
康复性体能训练在跆拳道运动损伤中的防治研究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老人与海》读后感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门牙士兵
2017倍耐力年历由彼得·林德伯格掌镜
士兵与海豚
倍耐力亚太赛车产品销量六年内增幅达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