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对策
2019-09-27郭冬冬林惠茹李恩荆宋小波
郭冬冬,王 斌*,林惠茹,胡 月,李恩荆,宋小波
军事体能训练是提高士兵军事体能素质和增强作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军事训练活动的基本组成(李井海 等,2016;林建棣,2015a),军事体能训练表现已引起学者关注(刘德佩,1999;刘胜江 等,2007;田野,2017;杨建成,2001;Cao et al.,2018)。影响因素体系的探索和建构是加快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实现强军建设的核心内容。
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个体因素、社会支持和训练方法(Bijlsma et al.,2018;Rice et al.,2017)等。其中,个体因素包括:性别、受教育水平(Cao et al.,2018;Sundaramurthy et al.,2019;Zhang et al.,2002)、价值观(李鹏,2015)、心理素质(冯正直 等,2011;衣新发 等,2012)、伤病(Knapik et al.,2013;Sundaramurthy et al.,2019)等。社会支持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政策、法律制度(王芙蓉,2013)、家人支持(胡峰 等,2000,2001;王芙蓉 等,2014;Gade et al.,2003)等。与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经验式”训练相比,一些新型的训练方法可以将强制性的训练目的巧妙地隐藏在传统的训练活动中,使受训者在无压力和潜意识下接受教育和训练,继而提高训练表现(黄树香,2016)。Doxford等(2002)开发的新型训练方法能够满足更多的训练需求,有效提高美国、英国和瑞士军队士兵的训练表现。我国学者运用实验法探索了“军体结合”训练模式(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对军事体能训练表现的影响发现,课堂训练和自我训练的结合、课内外一体化、连长班长负责制等训练模式可有效提高军人肺活量、3000 m、引体向上等训练表现(陈莉 等,2011)。此外,还有研究者认为,组训者的管理也可以影响士兵的军事体能训练表现(任雨笙 等,2001;杨修益 等,2003;于新彦 等,2002; Wilcox,2014)。
通过梳理既往研究,发现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1)多依托军事体能训练相关现状和对策研究进行剖析(冯正直 等,2011;李鹏,2015;邹骐阳 等,2018),针对性研究较少;2)影响因素探索以性别、受教育水平、价值观、心理素质等个体因素为主,管理和训练等其他重要影响因素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3)理论基础薄弱,影响因素分析不够全面深入,鲜有影响因素体系进行系统全面的探索。就目前而言,虽然在影响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的因素方面我军其进行了评估,但由于缺乏更为科学全面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加之体系的构建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现有的评估较为简单,对影响因素也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难免出现一些无效的决策。因此,有必要构建和评估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综合数据收集和分析,从被研究者的视角出发挖掘问题,以开放的态度切入问题,自下而上构建一个关于某一实质领域的归纳性理论(费小冬,2008;Glaser et al.,1967),相较问卷调查和实验等量化研究方法更适合理论的探索与发展。因此,本研究选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结合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建构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1 研究方法
1.1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之间的持续互动来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格拉泽,2009),研究者始终在资料收集、数据整理、概念编码、编码分类、类属命名、撰写备忘录和理论建模的整个过程中“活动”(王斌 等,2015)。本研究使用扎根理论初步探索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的影响因素。
1.2 德尔菲法
本研究在得出综合影响因素体系框架后,经过专家咨询论证形成较为全面的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共发放24份问卷,有效回收23份,专家问卷回收率为95.8%,具有比较高的专家积极系数。专家对评价指标的熟悉程度为“非常熟悉”10人(43.5%)、“熟悉”8人(34.8%)、“比较熟悉”5人(21.7%)。
1.3 层次分析法
本研究根据专家咨询的结果确定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将一至三级指标进行两两比较,以此确定相应指标的重要程度。最后使用Matlab R2014a软件进行分析,计算每一层级指标的相应权重,解决权重赋值问题。
1.4 数据收集
扎根理论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资料来源(Corbin et al.,2015)。基于本研究的问题,主要采用访谈和文本资料搜索方式收集数据以作为扎根理论分析的基础。
1)线下收集材料。在深度访谈前,抽取3位曾经在部队服役的人员进行试验性的预访谈,其目的是了解他们看待问题的视角、表达看法时使用的概念及表达方式,为下一步的正式访谈或座谈提纲提供基础。正式访谈采用焦点团体访谈。本研究共组织3次正式访谈,平均每次13人参加,每次交流时间约90 min,地点均为比较安静的会议室。参与者年龄介于19~55岁之间,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线上收集材料。本研究的文本资料主要来自政府网站(美国国防部官网等)、中国军网、美国军事网、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综合上述收集到的数据,最终得到42482字的有效分析材料。
2 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2.1 编码一致性检验
借鉴Yung(1988)检验信度公式进行本研究信度检验,由2位专业一致且均知晓本研究主题的学生对编码一致性进行检验,第1位评判者分析的类目数为23个,第2位评判者分析的类目数为29个,完全同意的类目数为21个。本研究的编码一致性为0.89,符合相关要求。
2.2 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影响因素范畴挖掘
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分析,最终归纳出228个原始语句和相应初始概念。在剔除与本研究无关语句的同时,选择出现3次及以上同时指向同一概念的语句,通过裂解、概念化形成16个微范畴(三级指标):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管理者培训、组训者培训、理论建设、理论迁移、训练器材、训练场馆、营养与监控、一般体能训练方法、专项体能训练方法、心理训练方法、一般素质、专项素质、意志品质、知识与技能(表1)。
2.3 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影响因素核心范畴提炼
在进行二级编码中,依据概念类属间的因果、情景关系、相似、类型、结构关系等,针对某一个类属寻找相关关系,把开放式编码所得的各范畴有机联结起来(陈向明,2000),最终形成7个主范畴(二级指标):即政策制度、队伍建设、训练理论、训练条件、训练方法、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三级编码过程中通过明确资料的故事线,对主次类属进行描述,挑选出核心概念类属,并与其他类属建立系统的联系,以达到理论饱和的要求,最终形成3个核心类属(一级指标):管理层面、训练层面、个体层面(表2)。
表1 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影响因素概念化与范畴化结果Table 1 Conceptualization and Categorization of In fl uencing Factors on Soldier’s Military Physical Training Performance
表2 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Table 2 The Index System of In fl uencing Factors on Soldier's Military Physical Training Performance
2.4 研究效度检验
扎根理论不要求样本推论总体,同样不能用量化研究的标准衡量扎根理论。在此问题方面,比较一致的倾向是用“效度”评估扎根理论研究的质量(吴继霞 等,2012)。1)参与者检验。选择2位曾在部队服役的博士研究生以及1位军官学校教师分别对编码结果的描述性效度和解释性效度两个方面进行检验、反馈,以避免研究者对研究结论的主观臆断。2)非参与者检验。邀请2位专业背景不同且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学生对编码结果进行反馈。汇总5位检验者的反馈意见,分别采取不同方式加以处理,如将鼓励、奖惩等类似表述编码为激励制度,经验式训练、训练方法陈旧等类似表述编码为理论建设。反馈结果表明,参与者反映了“局内人”的视角,非参与者则表达了“局外人”的视角,这恰好有助于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多个维度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的效度。
2.5 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2.5.1 指标体系
根据专家反馈结果,参照吴建新等(2014)计算方法,得到权威系数为0.91,专家组的权威程度较高。根据协调系数可知专家对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至三级指标意见统一性较好。根据刑禾等(2006)对变异系数的算法及专家反馈数据分析来看,大多数的指标意见比较集中,变异系数较小。通过计算得到管理层面、训练层面、个体层面的专家认同度分别为0.45、0.36、0.38,专家意见集中度分别为2.38、2.58、2.51,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19、0.14、0.15。最后确定出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及权重(表2)。
2.5.2 指标权重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按照邓雪等(2012)研究中的具体操作步骤,以训练方法二级指标权重确定为例,将专家反馈数据结果录入Matlab R2014a进行分析,得到该矩阵中二级指标的相应权重与最大特征值 λmax=3.0539,一致性检验结果CR=0.0518,CI=0.0270,RI=0.52,最终得出各层级指标的相应权重(表2)。
3 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影响因素指标分析
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由3项一级指标构成,根据数据计算结果可知,3项一级指标中训练层面的权重系数最高(0.4429),管理层面次之(0.3873),个体层面较低(0.1698)。就一级指标的权重分析来看,在当前的军事体能训练中需要更加关注训练层面的影响。二级指标权重系数分别为训练方法(0.2774)、训练理论(0.1292)、训练条件(0.0862)、政策制度(0.1291)、队伍建设(0.2083)、身体素质(0.0949)、心理素质(0.0749)。就二级指标的权重分析来看,训练方法、队伍建设和身体素质对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就三级指标的权重分析来看,组训者培训、专项体能训练方法、考核制度等指标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士兵的军事体能训练表现。
3.1 训练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训练层面是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影响因素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指标,这与以往研究某一影响因素的结论不一致。
训练方法是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训练层面影响因素的核心指标。军事战争的优势不仅靠“硬件”,更重要的是“软实力”——训练方法。从实地调研结果来看,我军在训练方法上还有待改进。训练方法简单粗放,训练不讲规律,计划不够科学具体(《军队军事体能训练改革研究论证》课题组,2015)。具体而言,士兵的军事体能训练过于“老三样”(俯卧撑、仰卧起坐、5 km跑)、体能化、简单化,与科学化训练存在一定差距,阻碍了士兵的军事体能训练表现。此外,不科学的训练方法甚至让士兵觉得“有意折腾,难以招架”。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训练理论在军事体能训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发现,部队中存在训练理论知识薄弱,理论发展较慢,基本上没有较为成熟的训练理论指导实践等现况,严重影响了训练实效(戴金东,2017),在本研究访谈中受访者也有同样的想法。军事体能训练的实践创新不够,与实际战斗中的技能结合不紧密,加之作战样式与武器装备的滞后且与实战需求偏差较大等均与军事体能训练的理论发展相关联。目前,尚缺乏较为科学的士兵军事体能训练理论,指导性作用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训练条件影响着军人的体质、健康水平和战斗力的整体发展(邓伟明,2015),是军事体能训练的重要保障之一。从实际训练和演练情况来看,“作战部队旅(团)级单位基本没有能保障连队成建制训练的室内场馆,贴近特殊作战环境的体能模拟训练场馆不足”,我军军事体能训练条件有待提升。
3.2 管理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管理层面是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影响因素体系中较为重要的指标。其中,队伍建设是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管理层面影响因素中的核心指标。近年来,士兵军事体能训练不科学、不规范现象依然存在,原因固然复杂多样,但人才队伍建设依然是军事体能训练的人力资源保障,是军事体能训练的“主心骨”(林建棣,2015b)。国外对此方面较为重视,Миронов等(2017)通过对总计7000名士官进行了为期30年的培训测试以提高军队的管理者和组训者的业务能力,这一套方法已经实际运用在相关部门。我军的士兵军事体能训练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相对薄弱,这也是影响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不管是为了完成军事体能训练本身的任务需求,还是作为军事体能训练的基本组成部分,加强队伍建设都十分重要且迫切需要。
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刚性的政策法规是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能否扎实开展的重要前提,而我军的政策法规文件单一,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军队军事体能训练改革研究论证》课题组,2015)。目前,军事体能训练领域的权威文件有2006年《军人体能标准》、2009年《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以及现行的2014年《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纲要(2015-2020年)》等。士官的考核监督制度、军事体能训练的督查制度、激励制度、训练保障制度等全面且具有刚性的政策制度较为缺乏,这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士兵的军事体能训练表现。
3.3 个体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个体层面也是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影响因素体系中较为重要的指标。其中,身体素质是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个体层面影响因素中的核心指标。未来作战环境的复杂性和作战负重的提升等,对士兵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体素质不佳将会影响后期高强度训练的表现,甚至会出现伤病缺席训练(Lisa et al.,2019)。如体重在身体素质方面表现比较明显,“体重不达标,将会对我军士兵的形象、健康以及单兵作战能力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个体的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均对军事体能训练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心理素质对作战能力有重要作用,士兵也期望自己在高度紧张复杂的环境下做出正确的决定(Bijlsma et al.,2018)。士兵自身的意志品质水平,军事体能训练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掌握训练技术的能力等心理素质都将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士兵的行为表现。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已经在消防员、海军陆战队、警察等多个群体中被提及(Bijlsma et al.,2018)。Johnson等(2014)研究发现,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经过8周的有关心理训练后,除了其他与压力恢复相关的身体机能外,心脏反应性更强,恢复能力更快。但在实际调研时发现:“某些士兵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时,教官主要通过交流了解其原因并采取‘话语形式’疏导心理问题”,这反映出士兵在军事体能训练时缺少专门的心理训练,这也是心理素质成为影响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的因素之一。
4 提高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的应用对策
4.1 训练层面
4.1.1 改进训练方法
1)重视模拟训练法。美军在战略上有自己独特的应对系统,在战役上有作战模拟体系,不管是小单元作战还是大型武器作战均有对应的模拟训练系统(金奕 等,2017)。我军可借鉴美军的作战模拟体系,重视模拟训练法对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带来的益处,同时结合我军体能训练实际情况,改进模拟训练法,提高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2)改进心理训练法。已有研究发现,正念训练可积极影响士兵的感知压力、幸福感、工作记忆能力和情景意识等(Bijlsma et al.,2018;Rice et al.,2019;Stanley et al.,2011)。具体而言,可通过3 min呼吸调整、身体描述、常规正念活动练习、正念听力练习、步行冥想练习和对象聚焦练习6个步骤进行正念训练,提高军事体能训练表现,增强士兵战斗力。3)细化训练模式。基层训练单位在组织体能训练时,不能片面追求高强度大规模的训练,可尝试设置“小班化教学”“快慢班分组”“升级式强化训练”的训练模式,科学开展训练。
4.1.2 强化训练理论
1)加强理论建设。针对目前士兵军事体能训练中主要存在的训练理论“短板”问题,在日常实践中根据训练特点发现训练规律,在已有的丰富经验基础上提炼理论观点,发展和建设独具特色的理论。2)重视理论迁移。军事体能训练的理论迁移不仅要看“鲜活度”,更要看“匹配度”(胡坚,2019)。可将竞技体育领域较为成熟的训练理论(如超量恢复理论、周期训练理论等)进行提炼,并根据训练任务、目的异同,恰当地迁移到军事体能训练中。如将田径中长距离跑的训练理论迁移到士兵3 km、5 km跑的训练中,提高士兵中长跑训练表现;将跳伞运动员的低空跳伞训练理论迁移到伞兵的训练中。
4.1.3 改善训练条件
1)营养作为士兵战斗力的能量来源,需要得到保障。研究发现,由于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较低,营养不均衡等,士兵在高强度训练期间的饮食摄入可能导致瘦肉组织质量的损失(Case et al.,2010)。因此,建议部队聘请专业的营养师,根据不同兵种、作战任务的要求制定“食谱”,满足营养需求。2)信息和通信技术引起新的军事革命技术(Lele,2013),在未来训练中要将计算机模拟系统运用在硬件设备上,改善训练条件,提高训练实效。3)可通过创建一个接近真实环境的情景,设置训练作战任务,使士兵在近似真实的训练条件下完成训练任务,提高实战能力。4)加大军事体能训练的经费投入也是保障训练条件的有力支撑,如可将我国彩票公益金的一部分作为军事体能训练部分资金来源。
4.2 管理层面
4.2.1 加强队伍建设
1)研制管理者和组训者的胜任能力标准,选准配强士兵军事体能训练的指挥参谋和组训士官;2)加强对地方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可聘请专业突出的体育教师作为士兵军事体能训练的顾问或教练等,指导其日常训练;3)优化科研团队建设,可依托军队、地方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一支服务于士兵军事体能训练的科研团队,保证科学化训练;4)加强军事体能训练的管理者和组训者的培训工作,培训并非“以点带面”仅是某个代表参加,要做到参加培训者覆盖各级训练单位,确保队伍培养全面性。
4.2.2 健全政策制度
建立健全士兵军事体能训练政策制度,保障训练表现。如建立党委指导→部营部署→科连组训→班排参与→个人考核的逐级抓建的军事体能训练管理制度,有效动员全军的军事体能训练积极性。此外,可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把士兵的军事体能训练考核评估由定性发展为定量,由经验发展为科学。如制定一套严谨的绩效考核评估程序,将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放入其中,研制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评估绩效标准,按照训练大纲要求反馈训练结果,并以科学和量化的方式管理士兵军事体能训练绩效。与此同时,现有的评估数据也可以监测士兵在其他军事体能训练中的动态表现。
4.3 个体层面
4.3.1 增强身体素质
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增强士兵身体素质:1)参加额外的健身培训、调整个人军事体能训练计划、制定适合个人最佳的身体素质训练计划等增强士兵的一般身体素质;2)在一般体能训练基础上,根据军兵种岗位特点优先发展某类专项素质,如可设置陆上体操、越野,水中游泳,空中攀岩等实用技能训练提高专项素质;3)通过设置趣味运动、体育赛事等体育活动,丰富士兵的日常生活,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使士兵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
4.3.2 提高心理素质
在日常的军事体能训练中可设置一些团辅项目以训练和提高士兵的心理素质。如在团队作战训练中提高士兵团队协作能力,在极限环境下(如高温、极寒、高原等)训练并提高士兵意志品质,在障碍和灵敏科目中训练士兵的自信心和应变能力,在情景模拟训练中提高适应能力等(陈南生 等,2015)。此外,士兵在日常的军事体能训练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主动学习、刻苦训练、时刻不忘军人使命。
5 结论
运用扎根理论初步构建了士兵军事体能训练表现的影响因素框架体系,通过德尔菲法得到了一套较为全面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研制指标权重系数。3个一级指标权重系数由高到低依次是训练层面、管理层面和个体层面,7个二级指标权重系数由高到低依次是训练方法、队伍建设、训练理论、政策制度、身体素质、训练条件和心理素质,16个三级指标权重系数由高到低依次是组训者培训、专项体能训练方法、考核制度、心理训练方法、管理者培训、一般素质、意志品质、一般体能训练方法、理论建设、专项素质、理论迁移、营养与监控、激励制度、知识与技能、训练器材和训练场馆。可见,就一级指标而言,训练层面的影响最大;二级指标中,训练层面的训练方法、管理层面的队伍建设、个体层面的身体素质影响较大,需要引起重视;三级指标中,组训者培训、专项体能训练方法、考核制度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直接影响到士兵的军事体能训练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