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和胃炎患者的饮食调养
2019-09-26周平
周平
消化性溃疡以及胃炎是我们常见的疾病,其发病部位主要在胃部以及十二指肠球部。这类疾病除了规范治疗,重要的还在饮食调养。那么,在消化性溃疡、胃炎出现之后,我们到底要如何控制饮食才能够更早地摆脱疾病呢?
按病程安排日常饮食
发作阶段
在病情發作阶段,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通常因不了解自己的病情或者是存在负面心理,因此常常不吃或者少吃。但实际上,减少饮食量对于病症痊愈的帮助并不大,甚至还会加重疼痛。所以,患者必须要合理饮食,才能有效缓解疼痛。
在患者病情持续发作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少吃多餐,建议每隔两小时进食一次,每天共计6~7次。在吃饭的时候可以食用低温半流质食物,用以保证胃部pH值为4~5。严禁食用会对自己胃黏膜造成刺激的食物。摄入食物应当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为主,诸如米汤、豆浆或者牛奶等。但是,豆浆或牛奶虽然能够有效稀释胃酸,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胃黏膜系统,因此患者不宜摄入过多。此外,患者还需要限制鸡汤、鱼汤的摄入量,因为食用这两者食物,会摄入过多的脂肪,这将促进胃酸分泌,导致疼痛加剧。
缓解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在临床调养之后,患者疼痛减轻,并且病情已缓解时。随着症状的减轻,患者可以食用稀粥、面糊以及蛋羹等食物,同时还可以食用蒸肉饼、蒸蛋羹以及鸡蛋汤等等。每日共计进餐次数可达6次,加餐可以食用牛奶以及鸡蛋汤等。
为保证患者新陈代谢系统的正常以及修复组织所需营养物质足够,饮食应该定量为每次250毫升,2~3小时一餐。进食过程需要细嚼慢咽,切勿过快,并应该以细软并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适当地增加营养,以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影响病症的痊愈。
恢复阶段
此阶段中的患者自觉症状已经明显减轻,病情稳定不反复。在该阶段,患者在规范用药的基础之上,应掌控好自身饮食,以此来预防疾病的复发。
在恢复阶段的饮食仍旧需要将半流质食物作为根本,每天共计进食5次,在早饭之后以及午饭之后分别摄入一次点心,可以食用软米饭、小包子、汆丸子等等。除此以外,还可以食用部分含纤维较少的蔬菜,诸如土豆、萝卜、山药、芋头等等,在食用的过程中依然需要细嚼慢咽。
饮食误区
频繁饮用牛奶 虽然牛奶是补充营养的常用饮品,但是频繁饮用不利于胃炎、消化性溃疡病症的愈合。其根本原因在于牛奶中含的高浓度钙会促进胃酸分泌。在饮用牛奶之后,患者胃部的胃酸分泌增加约30%。因此,患者在饮用牛奶之后通常只能感到暂时的病症缓解,不久,患者就会清晰地感受到胃部不适。
只吃细软的食物医学研究明确表示,食物纤维不足是导致患胃炎、胃溃疡病症的主要原因。有人对溃疡病人进行随访之后发现复发率为45%,而只吃细软食物的患者的复发率则达到了80%。原因就是细软食物含纤维较少,并且细软食物所需的咀嚼时间相对也少,不能充分分泌唾液。
忌食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将会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并且还会刺激胃黏膜释放前列腺素,能够有效减轻各种有害物质对患者胃肠的损伤,更为有效地保护患者的胃部。大蒜则是辛辣食物的代表,其有杀灭胃内幽门螺杆菌(此种细菌是当前普遍认为引发消化性溃疡的原因)的作用。因此,在饮食的过程中无须禁止食用大蒜、辣椒等辛辣食物,病患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饮食习惯及适应能力来食用少量的辛辣食物,当然千万不要食用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