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档案科学化管理
2019-09-26李秀花
李秀花
摘要: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保密、科学化的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复杂的系统,对人员、设备、网络等就有了一定的要求,如何使三者相互融合,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现代企事业单位中尤为重要,本文略作分析。
关键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科学化建;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
现代企事业档案管理是企事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高速高质量的发展,档案包括人事档案、技术档案、科技档案、设备档案等,档案管理在当今社会工作和生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此本文就如何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科学化管理提出了具体對策,不断提高我国档案的管理水平。
1 现阶段制约档案管理的主要瓶颈
(1)档案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目前我国大部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案卷质量差,检索工具不完善。许多档案管理部门的立卷、编目、检索等,不能按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标准规范操作。造成档案部门的基础工作普遍不标准、不规范,为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建设造成很大障碍。
(2)缺乏专业档案管理人才。缺乏专业档案管理人才,是目前档案管理工作难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的最主要原因。我国大部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有些部门把其他岗位淘汰下来的人员临时安排在档案管理的岗位上,也不考虑其能力如何,更有甚者还有些单位频频更换人员,造成档案人员队伍素质不高,导致档案管理能力不强,专业知识缺乏,极大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建设。
(3)档案制度不健全。一是陈旧管理制度下的档案管理,不能发挥出档案资源的价值,需要时查阅,不需要时无人关注。二是聘用人员时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人员来源渠道复杂,工作能力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开展,严重制约档案管理的科学发展。三是将档案目录、资料整理、档案装订、档案盒使用等标准化、规范化,明确档案整理工作各环节职责要求。加强档案的后续管理,对档案的借出和归还事项作出要求。严格落实保密制度,按照规定做好保密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明确业务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离职后的档案交接工作,分析档案管理工作的风险点,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4)档案存储的硬件设施不完善。档案室硬件设施会造成原始档案丢失、受潮、蛀虫侵蚀等风险,对档案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2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档案管理精细化、科学化
当今新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要适应政府机关现代管理和现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现代企业搞创新求发展,都少不了科技的科学发展,从客观上要求加快档案管理的工作创新的步伐,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快人员适应档案管理的信息系统,使之加快推进档案管理科学化,而唯有档案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才能将档案科学化管理的作用融入到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去。
2.1 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责任和奉献精神
档案管理工作纷繁错杂,准确性要求高,从资料的收集、整理到形成一套完整档案,是一个十分严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档案的形成更多地依靠人力来完成。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档案管理工作就会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因此,首先是自觉强化责任意识,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确保各项工作精益求精,万无一失。其次是奉献意识。档案管理工作工作量大,非常辛苦,档案管理人员要坚持立足本职,爱岗奉献,埋头苦干,坚持坚定的信念和不怕困难、埋头苦干的精神、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因此在考察配备档案工作人员时,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那些忠于职守、遵纪守法、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员担任这项工作。
2.2 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投入
首先要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知识的普及,应建立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和考核,使其能够真正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其次要进行专业人员的招聘,不惜重金招聘档案管理人才,使其加入到档案信息化管理中来,在管理的同时更带动人才的发展。
2.3 强化规范管理,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为解决信息量大、纸质档案不易保管、不便利用等问题,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改变当前以纸质档案为主的现状。对于非涉密的外来文件,要求工作人员通过技术处理,形成电子资料,上传办公平台,实现档案纸质与数据格式并存。对于内部发文、请示、汇报、活动等材料,将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并按业务性质归档,方便查阅。在经费上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保证,合理配置硬件设备,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电子信息操作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档案的信息化利用程度。
3 结语
总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化和管理科学化是当今社会高速高质量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只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提高档案科学化管理,才能更好发挥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管理上的优势,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赵新旺.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档案科学化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