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 敢于担当 与时俱进抓好新时代老区建设工作

2019-09-26涂运发

源流 2019年7期
关键词:南雄市市老南雄

涂运发

新时代有新使命。如何促进老区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值得所有老区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为此,本刊特辟老区论坛栏目,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来稿,献计献策,以期集思广益,更好地为老区建设服務。

老促会是各级党委、政府老区建设的参谋和助手,是联系老区人民的桥梁和纽带,是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的一支专门从事服务老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老促会是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组织起来的一支特殊队伍”,“既是各级党政的高参,又是一支实干的力量,起着其他社会力量所无法取代的作用”。

老促会践行着党的宗旨,承载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殷切嘱托,联接的是党联系人民的纽带,搭建的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老区建设的平台,汇聚的是一批忠诚党的事业、热爱老区人民、具有无私奉献的老党员、老军人、老干部、老专家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是促进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生力军。我们要努力把老促会建设成为“政治强、工作实、形象好、威望高”的老区建设队伍。成立老促会的初衷,就是为了促进老区发展,服务老区人民,为老区人民谋福祉,让老区人民早日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老区情怀,就是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对革命先辈的敬重,对老区和老区人民无限热爱,对党的理想信念的无限忠诚。这种浓厚的情怀,释放出做好老区建设和老促会工作的激情和动力。反之,则愧对先辈先烈、愧对老区人民。

新时代、新使命,我们应不忘初心,敢于担当,努力做好老区建设和老促会工作。以不忘初心的情怀,主动作为是老促会奋发有为的关键。

近年来,南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促会工作,真正做到对老促会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同等优先。南雄市老促会自2016年11月换届以来,重点抓了七个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七个新”的成绩。

抓调研  促发展  建言献策有新的思路

2018年,南雄市老促会重点抓好三个专题调研:老区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专题调研、革命老区贫困村脱贫攻坚专题调研和革命旧(遗)址调研。

4月17—18日,省老促会陈开枝会长率领省、韶关市老促会前来南雄开展老区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专题调研。市老促会与市农办、市农业局积极配合省、韶关市老促会开展了调研。整个调研明晰了南雄市革命老区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村示范村的基本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南雄市市委、市政府把建设老区新农村作为南雄市的第一民生工程,建立健全领导机制、组织机制、动员机制,强力推动、一抓到底、确保实效,老区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稳步推进。

6月12日—13日,国家老促会曾广超副会长率领国家、省、韶关市老促会前来南雄开展革命老区贫困村脱贫攻坚专题调研,南雄市老促会与市扶贫办积极配合调研。南雄市革命老区贫困村脱贫攻坚成效显著,问题明确,工作思路清晰。南雄市将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民生工程来抓,创新工作机制与工作方法。“四个一”模式、危改“三方协议”“周转房”“亲情信贷”等模式被省精准办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并被中央电视台选定作为广东省唯一拍摄专题片的精准扶贫点。

自换届以来,市老促会联合市史志办,分成三个小组,分别由老促会正副会长、史志办主任带队,对全市革命遗址发掘进行了全面的调研普查。调研中,新发现澜河镇小流坑墨砚厂陈毅养伤处遗址、小流坑粤北党政军委员会旧址等重要革命旧(遗)址,全市革命旧(遗)址总数由原来的39处增加到68处,新增了29处,为南雄红色历史文化发掘、整理作出了突出贡献。

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修复革命旧遗址有新的成就

一年来,市老促会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启动修复了三处革命旧遗址。

为永远铭记红军将士的历史功绩,弘扬革命精神,市老促会积极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在澜河镇白云村委会龙狮石“北山事件”发生地,兴建了“北山事件”红军烈士纪念碑、纪念广场和遗址碑。纪念碑基座四周为碑文、碑画,纪念碑柱高12.8米,中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上将题写了刚劲有力的“北山事件红军烈士纪念碑”11个大字。市委、市政府在澜河镇白云村举行了“北山事件红军烈士纪念碑”落成揭幕仪式,同时命名此纪念地为“南雄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市老促会筹集资金10多万元,修复并布展了澜河镇澜河村委会锅坑黄屋村“东江纵队粤北留守部队隐蔽处”,使之成为南雄市又一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委、市政府举行了“东江纵队粤北留守部队隐蔽处”修复暨南雄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东江纵队原司令员曾生之子曾德平、原东江纵队政委尹林平之女尹小平等东江纵队后代寻访团160多人,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澜河镇各界人士代表,共500多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市老促会筹资50多万元修复油山镇上朔村南雄县苏维埃政府遗址,主体工程完工,目前进入装修阶段。

市老促会还向市委、政府及民政部门建议,为陈召南烈士举行了遗骸安放仪式。陈召南1928年12月任南雄县委书记,1929年10月下旬被捕,同年11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22岁。2018年4月4日,市委、市政府在烈士陵园举行了陈召南烈士遗骸安放仪式。

抓民心工程  为老区人民办好事做实事有新的行动

不忘初心、奉献老区、服务老区人民是我们践行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老促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一年来,市老促会为老区人民办了以下几件好事实事。

一是在2017年筹资70多万元为全安镇陂头村老区人民兴建了一座公路桥的基础上,又筹资10多万元完善了引桥等附属设施;二是筹集资金5万多元支持黄坑镇塘源村委会兴建农村路灯亮化工程;三是筹集了部分资金支持百顺镇溪头村委会公路水泥硬化工程,解决老区人民交通便利问题;四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积极争取省、韶关市老促地的支持,对全市符合条件的82名在校大专以上和中专生革命烈士后裔发放助学金,大专以上每人每年补助6000元,中专每人每年4000元,全市共发放助学金47.6万元,是历年来发放数额最多的一年。

抓老区宣传  传承红色文化有新的成效

做好老区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是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老区精神,推动苏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手段。

市老促會编纂《南雄革命老区发展史》编纂工作进展顺利,全书记载了南雄从1925年至2018年,共94年的革命斗争史和发展史,共计八章38万字。目前已将书稿送广东人民出版社,确保在2019年9月底前出版发行,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市老促会与澜河镇共建锅坑红色文化村,负责“东江纵队粤北留守部队隐蔽处”旧址修复布展,收集挖掘整理红色历史文化。整个项目投入资金300多万元。目前此旧址已成为南雄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浓厚、革命历史厚重、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帽子峰景区组成部分。

市老促会过去一年订阅《源流》等老区杂志保持良好的势头,受到了中国老促会、广东省老促会充分肯定和表彰;在三影塔广场建立了“南雄中央苏区县宣传栏”,宣传栏做到图文并茂,让老区人民及时了解党和政府对老区的有关政策和南雄老区工作动态。据不完全统计,过去的一年,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网站发表老区工作方面的稿件共410篇。

由于市老促会高度重视老区宣传工作,广大通讯员勤奋敬业,南雄老区宣传工作卓有成效,一个关注老区、关心老区,为老区发展献计献策的氛围已经形成。

抓青少年教育  红色文化进校园有新探索

为了尝试抓好青少年光荣传统教育,市老促会正副会长、正副秘书长、办公室正副主任兼任校外辅导员,联手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共青团南雄市委,在全市部分中小学校开展了“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百场红色文化讲座进课堂”活动。

南雄市老促会正副会长分别在实验中学、珠玑中学上了红色文化教育课,充分利用在南雄发生的革命故事,革命先辈先烈英勇事迹教育青少年。教育课让青少年耳目一新、迸发聪慧,激励广大青少年奋发有为,争做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作为,敢担当的优秀青年,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

抓“健康扶贫”项目落地  扶贫攻坚有新举措

为了帮助革命老区人民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难看病,解决老区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招不进、留不住、派不出的问题,帮助革命老区医疗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市老促会携手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在南雄市开展了“健康扶贫”活动,无偿培训老区基层医疗技术人员,获得赠送价值500万元医疗培训费。

2018年4月起,南雄市24家不同级别的医疗卫生单位共1698名卫生技术人参与在线培训。经过近8个月的培训使用与多方调研得悉,此项目平台师资队伍强大,课程内容覆盖面广,课程质量水准高,统计分析及监管功能强大,可操作性强,长期实施效果好,深受广大革命老区基层卫生单位及卫生技术人员的欢迎,是一个真扶贫、扶真贫的好项目。

抓革命先辈后代联络、联谊  成立机构建立平台有新的创新

南雄开展革命斗争时间早、规模大、历时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涉及的伟人多、牺牲的烈士多。据不完全统计,除毛泽东、项英、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到过南雄参加革命活动外,到南雄参加革命活动的还有7位元帅、2位大将、12位上将、29位中将、60位少将,未授军衔、担任省部级领导干部的不计其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品德和光辉足迹,既是党和国家精神财富,也是南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为了加强与革命先辈后代联络、联谊,充分发挥革命先辈后代红色资源优势,凝聚革命先辈后代的智慧和力量,加快南雄苏区振兴发展,市老促会分别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关于成立“南雄市革命先辈后代工委”的请示。市革命先辈后代工委成立后,市老促会积极走访,拜访了广大革命后代。市政府还批复同意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成立“南雄市革命先辈后代苏区振兴促进会”,目前正在按国务院社团组织登记条例办理注册登记手续。邀请了朱德元帅、彭德怀元帅、陈毅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后人任名誉会长。

2018年12月22日,东纵边纵后代160多人在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之子曾德平、政委尹林平之女尹小平的带领下,到南雄革命老区寻访,赠送了一批革命书籍和字画,对南雄革命老区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后代们表示将全力以赴、竭尽所能,全力支持南雄苏区的振兴发展。

两年多来,南雄市老促会选好了工作切入点和工作突破口,老区建设及老促会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多次受到国家老促会、省老促会、韶关市老促会及南雄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多次通报表扬。南雄市老促会编纂的《南雄革命老区发展史》被中共党史出版社和中国老促会作为高质量的精品样书,作为从全国1599个老区县中首批推荐的两部样书之一,申报列入中央宣传部主题出版重点选题,并作为优秀读物向全国青少年推荐。2018年9月,南雄市老促会被中国老促会评为“全国先进老区建设促进会”,成为广东省获此殊荣的唯一县(市),为南雄苏区争光添彩。

责任担当,是使老促会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动力。在老促会工作的同志大多都是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专家,退休后在老促会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发挥余热,这是组织上对你的信任,老区人民对你的期待,更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就是勇于担当的责任,服务老区人民的责任,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加快老区发展,促进老区建设的责任。

要履行好老区建设的责任,做好老促会工作,就必须选好老促会工作的切入点和工作的突破口,老区人民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可以做成什么。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树立老促会良好的光辉形象,做一名勤奋敬业的老区建设工作者。

猜你喜欢

南雄市市老南雄
书法作品
组织布局谋发展,老年教育诚可期
岭南银杏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南雄生态农业发展
南雄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