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弦歌不辍四十载

2019-09-26孙支惠李小华

职业·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海宁办学人才

孙支惠 李小华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四十年流光溢彩的画卷,四十年铿锵有力的歌唱。

坐落在钱塘江畔的海宁技师学院,吸吮着吴越文化底蕴精华,流淌着吴越文化醇厚浓香。自1979年建校至今,海宁技师学院已经走过了整整40个春秋。40年来,学校遵循“厚德精技”的校训,坚持“培养中国优秀工人”的办学宗旨,秉承“弘扬沈鸿精神、凸显德育引领;服务区域经济、培养本土人才;深化校企合作、双元共导共育”的办学理念,并通过深耕校企合作、打造师资团队、构建课程体系、定位职业生涯、驱动创新创业、践行新型学徒制等多维路径,创造了“四贯七融、五本六共”(四贯:将“沈鸿精神”贯穿于对学生的文化熏陶、愿景实施、课堂锤炼、岗位实践活动;七融:将“沈鸿精神”融入“红船精神”、校企合作、新型学徒制、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教育之中;五本:抓住职教本质、树立本区楷模、推行校本化教学、服务本土经济、培养本地人才;六共:基地共建、师资共派、教材共编、教学共管、人才共育、互助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县市级职业教育办学的成功之路,成为拥有三个办学层(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四大专业群(机电、设计、旅游、综艺)、一院二区(教育园区、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的海宁市唯一一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

人人争当“当代沈鸿”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一所学校要想达到教育学生“润物无声、塑人无形”的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学生树立学习楷模,营造良好的品德教育氛围。建校40年来,海宁技师学院始终把学生的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并将海宁本土人物——沈鸿(海宁籍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优秀共产党员),作为学生的学习楷模,依托校园内的“沈鸿纪念馆”这个可视化教育基地,结合职业教育和中職生的特点,把“忠诚、理想、勤奋、认真”的沈鸿精神,通过“四贯七融”实施路径,将其融汇贯穿于学校教学教育全过程。

在“四贯七融”的实施过程中,学校把“沈鸿精神”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实践基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把“沈鸿精神”元素与第二课堂、社团建设活动融合在一起,收到了入耳、入心、入脑的良好教育效果。为了促成学生对“沈鸿精神”的情感共鸣、价值认同,切实提升职业素养,学校又构建了与工业兴国的“沈鸿精神”休戚相关的具有显著地域工业文化特色的职业素养课程体系,还在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将《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读本》作为培养“沈鸿精神”的重要参考,利用先进典型帮助学生增强职业认同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职业技能大赛往往是“精益求精、超越自我”精神的最佳体现,因此学校也常常把具有这一精神的“沈鸿精神”,贯穿于职业技能大赛的训练竞赛的全过程。针对创新创业的“双创”教育,学校同样不遗余力地以仿真企业为落脚点、熟悉创业流程,同时孵化专利、发明成果,积淀创新创业文化,提升“双创教育”效果,以全方位、多渠道培育“沈鸿精神”。

在“四贯七融”的实施过程中,学校格外注重把培育“沈鸿精神”融入校企合作的方方面面,使之落到实处、细处、关键处,以充实“发展·育人·就业”校企“双主体”的协同理念,打造制度化的人才合作培养体系,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与此同时,还促成“新型学徒制”成为“沈鸿精神”的实践载体,以“沈鸿精神”要求每一位学生,严格遵循行业、专业标准,精于细节、严谨专注,磨炼实践操作技能,体悟敬重师傅与术业。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方面,学校更是把“沈鸿精神”纳入评教体系,建立考评机制,以打造校企双向流动的“能工巧匠型”教师团队,建立“能工巧匠型”教师库、技能大师工作室,强化教师海宁匠人核心价值观教育。

除此之外,学校还将“沈鸿精神”融入寻找最美海宁匠人、追溯海宁匠人青春故事的弘扬“工匠精神”活动;融入“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六个一”(打扫一次卫生、读一本创业读本、拜一位师傅、完成一件作品、对父母说一声感谢、提供一次社会服务)行动之中,从而营造了人人争当“当代沈鸿”的浓厚氛围,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也使“培养当代沈鸿”成为学校独具特色的德育品牌,并多次受到国家、省、市有关部门表彰。

弘扬“移动乡厨”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孕育一方独特的餐饮文化。在海宁,每逢过年过节,婚丧嫁娶,乔迁贺寿,或孩子升学、入伍当兵等,乡民们往往会在自家院子支起棚子,垒好灶台,摆上圆桌,举办既省钱气氛又好的乡宴,招待亲朋好友。如此一来,那些带着锅碗瓢盆四处服务乡民的“移动厨房”便越来越多,从事“移动厨房”营生的乡厨队伍日益壮大。然而,由于乡厨队伍人员混杂,无证无照者甚多,服务标准不一,食品安全难以保障。

为了让农村乡宴朝着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环保型等方向发展,提高农村餐饮服务质量和群众舌尖上的幸福感,作为培养本土烹饪人才摇篮的海宁技师学院,主动承担起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乡厨的重任,以充实乡厨队伍、提升乡厨水平、打造乡厨品牌、弘扬具有海宁特色的乡厨文化,借助振兴乡村“移动厨房”活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厨艺水平。

在振兴“移动乡厨”活动中,学校通过打破原有农村厨师单打独斗格局,搭建乡厨培训、技能流、信息共享等平台,探索出了一条以“标准化、专业化、特色化”为核心的乡厨培养路径,并努力实施“三个一”工程,助推乡厨培养水平迈上新台阶。一是成立了一个乡厨协会。学校以徐小林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抓手,整合多方资源,牵头成立海宁市乡厨协会。协会由金勺子餐饮有限公司、小马餐饮有限公司、尝品鲜餐饮有限公司、家有喜事餐饮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组成,徐小林老师任协会会长;协会为广大乡厨同仁服务,促使乡厨服务、家宴服务步入健康生态发展轨道;二是制定了一个准入机制。为配合政府对农村家宴厨师进行有效管理,协会着力推动实施乡村厨师培训合格证、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营业执照的“两证一照”准入管理机制,让“土厨师”持照编入“正规军”;三是设立了一些服务中心。到目前为止,经过整顿的海宁市农村家宴服务中心达到83个,农村家宴餐饮服务公司17家,农村家宴食材配送中心5家。通过规范管理,保障了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提升了农村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

通过振兴乡村“移动乡厨”活动,学校不仅帮助海宁市政府全面提升了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也践行了立足本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同时还通过采取参编烹饪书籍、让乡厨文化走进学生课堂、组织乡厨服务队、送学生到“灶台上”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烹饪技能与水平,使不少毕业生成了海宁市各大酒店的掌厨和闻名四乡八村的知名乡厨,有的还创办了自己的农村家宴服务中心。如毕业生张忠平创立的“家有喜事”配菜中心,其业务量已占据海宁市马桥街道家宴中心的70%以上,目前正逐步朝全市家宴中心、企事业单位食堂方向扩展业务。

国际化办学“海宁样本”

2019年6月4日,喜讯从福州傳来。海宁技师学院“16中法国际合作班”学生金浩斐和他的搭档,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中,力挫群雄,摘得桂冠。能够在来自全国37个省市区的125支参赛队伍中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而夺得金牌,这不仅证明了竞赛选手专业知识的丰富和实操技能的娴熟,也验证了竞赛选手具有超凡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很高的职业素养综合水平。

这金牌不仅由汗水与泪水凝结,它更是海宁技师学院国际化办学成果的结晶。近年来,学校本着“服务区域经济、培养本土人才”的办学理念,不但把培养目光瞄准在广阔的农村人才市场,同时也把培养目光投向高端的国际人才市场。海宁市政府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行动,从2015年开始就与法方企业多次接触,准备在海宁打造一个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国内首个跨国合作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为了接轨国际办学,为了给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学校抓住机遇,主动向政府提出并最终争取到了承担“中法合作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人才培养任务。

2017年9月,学校在智能制造专业开办了“中法合作实验班”,并与法方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共同实施课程教学、教学管理与考核评价,以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的智能制造高级专业技能人才,使其可以从事多个生产领域的与智能制造相关的设计、维护、升级、调试、操控等工作。中法合作智能制造班的学生经考核合格后,除了获得常规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外,还将获得法国机械及冶金行业工业联盟(UIMM)颁发的高级工证书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世界500强企业——施耐德颁发的智能操控岗位资格认证证书。

目前,学校“智能制造”专业已有4个年级5个班149名学生,对他们实施的教学,按照中法教学合作相关安排,每月均有对应的法方专家来校开展教学资料改进、课程进度把控、对骨干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及管理培训等工作。教学过程中,中法双方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在教师选派、课程安排、教学方式、教学制度和教学要求等方面进行充分沟通,明确考核评定标准,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同时学校还与法资企业佛吉亚签订了订单培养合同,组建起了“2016佛吉亚班”,这个班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留在海宁市高新区佛吉亚工厂工作。另外,与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的佛吉亚、法雷奥、宝捷机电等法资企业,还主动为学生提供识岗、轮岗、跟岗、顶岗等实习机会与实习岗位。

由于学校工作认真、教育得法,这个为“中法合作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提供人才支撑而量身定做的中法合作“智能制造”专业班,不仅运转正常,而且也收到了预期的培养效果,得到法方企业的高度认可和赞赏。在法资企业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由2000多万元法国原装设备组建而成并由中法双方合力打造共同管理的设备一流、管理一流的“中法合作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已于2018年9月圆满竣工并交付使用。

中法联合办学的基地共建、师资共派、教材共编、教学共管、人才共育、互助共赢的“六共”合作办学模式,不仅形成了专业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也为国内开展全产业链国际化合作办学提供了能复制可借鉴的“海宁样本”。

“双创教育”常抓不懈

为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水平,加强毕业生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学校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常抓不懈,并从营造“双创”文化氛围入手,学习沈鸿创新创业的精神,让学生对“双创”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在“双创”教育情境中,培养他们“双创”的实操技能,最后让学生们到“双创”的真实环境中去“试水”,接受实践的反复锤炼。同时,在每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中,学校还大张旗鼓地开展“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主题活动,掀起创新创业的热潮。通过“双创”教育,学校“做中学创新、玩中学创业”蔚然成风。这股“风”感染了在校的每位师生,甚至连上了年纪退休返聘的蒋惠良老师,也深深迷恋上发明创造。而那些“会说话的垃圾箱”就是他带领学生共同研究创造的许许多多“双创”教育成果之一。

在校园,记者见到了一款“太阳能智能垃圾箱”。垃圾箱为一体式,分设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两个垃圾桶。垃圾箱的顶盖放置了一块太阳能板,为垃圾桶提供电源;两个垃圾桶的顶盖反面,放置了两个感应器。当手伸过去被感应到时,垃圾箱上的广播就会播报语音提示,表明是可回收垃圾桶还是不可回收垃圾桶。凭着垃圾箱,他们拿下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学生作品一等奖”。之后,蒋老师又带领学生研究了各式各样的“会说话”的智能垃圾箱,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在创新发明过程中,学生不仅更加熟练地掌握了点焊技术,而且对线路改造也颇有心得。他们为“太阳能智能垃圾箱”而成功改造的一个电池可以维持半年之久的线路系统,不仅获得了专利,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机电系的日常教学当中。

学校在充分利用师生发明的专利进行反哺教学的同时,还竭力将发明创造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发明专利实现产品化和产业化。到目前为止,学校将包括“太阳能智能垃圾箱”“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系统”“太阳能钢盔安全帽”“碳纤维加热护膝”等在内的13项师生共同研制的发明专利,与南京康尼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达成了专利转让协议,部分专利已经转化成了产品且已投放市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创新相比,创业的成果同样丰硕、亮点纷呈。在学校学习到专业知识、掌握了专业技能的学生,不少人毕业后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比如,机械制造(机电)专业的毕业生姚鹏申,他创办的海宁施曼尔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十几个省份,而且还远销到国外。同样是这个专业的毕业生陈静波创办的海宁安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产品供不应求,效益连年翻番,在家乡水改工程的捐赠活动中,他一次就捐贈过120万元。像姚鹏申、陈静波这样毕业后自主创业的人还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历届毕业生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先后加入自主创业队伍,活跃在各条经济建设战线上,成为当地民营企业阵容中一股不可小觑的有生力量。

人才培养“海宁范式”

40年的筚路蓝缕,40年的执著拼搏。如今,海宁技师学院已经春色满园、成绩斐然。一个办学之初占地面积不超过20亩、教师不足20人、学生不满200人的学校,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占地面积200多亩,在校生3000多人,师资雄厚、设备完善、校园美丽的高级技工学校,并同时拥有“浙江省先进技工学校”、“中法产学研合作单位”、“中国餐饮业著名品牌院校”、“全国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改革项目试验学校”等荣誉,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3万多名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海宁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记者问:“我们学校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靠的是什么?”

院长朱小平说:“靠的是党和政府多年来重视职业教育事业、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好政策,靠的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上下齐心,靠的是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又被实践反复证明是正确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记者在想,海宁技师学院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到底给了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启发?我们从中能够汲取到什么,分享到什么呢?随着采访的深入和对学校办学成功经验的梳理,记者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想办好一所职业学校,首先必须要有个明确的办学目标,对学校自身发展进行准确的定位。海宁技师学院就是这样,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有这个“服务区域经济、培养本土人才”的明确办学目标并始终坚持这个目标。

职业学校办学本质是服务区域经济,这个概念众所周知、老生常谈,它既非海宁技师学院独创的理论,也非海宁技师学院的个性化理念,看起来似乎很稀松平常。然而,许多神奇往往藏匿于平常之中,因为只要把平常的事情做细做深做透,平常也会显示出它的不平常。

在“本”字上做足了功课的人才培养“海宁范式”,就属于把平常做成不平常的产物。在办学方针上,他们紧紧抓住这个“本”质不放,牢牢树立服务本土的办学思想;在德育教育上,他们挖掘“本”区楷模,并将学习楷模的精神贯穿于教学教育全过程;在教学改革上,他们深化校企合作、共导共育,推行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化教学;在专业建设上,他们立足“本”土,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他们就设置什么样的专业并将其做强做大;在人才培养上,他们培养“本”地人才,地方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们就有针对性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形成了系统而又成熟的“四贯七融、五本六共”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功之路。

成功,只是见证了汗水的价值;成就,更要化作前行的动力。为跟上海宁市向集成电路产业进军的步伐,学校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攻坚战:为集成电路产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校区改造、设备购进、专业搭建、师资筹划、新生招收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未来的征途中,海宁技师学院一定能够在追求中实现超越,在超越中走向卓越。

猜你喜欢

海宁办学人才
刘海宁作品(一)
人才云
平凡的人 伟大的事
天下奇观海宁潮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海宁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