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与CT联合应用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9-09-26姚晓松许晓辉魏玉霞李媛媛焦作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央医院超声科河南省焦作市454000
姚晓松 陈 菲 许晓辉 魏玉霞 李媛媛 宁 敏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央医院超声科,河南省焦作市 454000
先天性心脏病即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或者出生后应该自动关闭的通道闭合不完全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畸形,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即伴有≥2种畸形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较为常见,预后较差,1岁以内患儿致死率可达50%左右[1-2]。多数CCHD患者需要给予手术矫正治疗,术前应给予有效的影像学检查,充分了解心脏大血管畸形特征,评估潜在的手术风险,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3]。超声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有一定的准确率,螺旋CT技术的发展,使血管成像技术更为先进,能够借助图像评估心血管、心外解剖结构畸形。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45例CCHD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作为依据,探讨超声与CT联合检查对该疾病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45例C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伴有≥2种畸形,均经术后病理学诊断、影像学检查定性确诊为CCHD,均于术前给予超声与CT联合检查,保留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排除无定性判断结果及单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9d~21岁,平均年龄(10.74±4.61)岁。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活动后气促和心悸、呼吸道感染、心功能不全,临床体征主要为发绀及心脏杂音等。
1.2 方法 超声检查方法:GE LOGIQ P6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频率2~4MHz,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保持平稳呼吸,检查二维超声、频谱多普勒、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搜查大动脉短轴、心尖四腔心、左心室长轴、剑突及胸骨上窝等部位,观察畸形情况,常规切面无法较好显示复杂畸形时,可酌情选择效果更好的切面进行检查。节段分析法扫描心脏各部位,观察心室与房室连接、大血管排列的位置、相互连接关系。CT检查方法: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iCT 256层CT进行检查,无法配合的患者可于扫描前30min口服0.6~0.8ml/kg浓度10%的水合氯醛镇静。患者取仰卧位,屏气检查。扫描从胸廓入口至心底正下方1cm,管电压100kV,管电流100~300mA,转速0.35s/rpm。层厚0.6mm,层间距0.6mm,螺距1.2,矩阵512×512,FOV 250mm×250mm。经肘静脉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剂量1.2ml/kg,注射速率1.5ml/s,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冲洗,开启对比剂跟踪扫描技术,支气管分叉平面下主动脉弓平面扫描阈值达到120Hu、各心腔与大血管中均有对比剂充盈时时触发扫描,≤1岁患儿延迟10s、1~2岁患儿延迟15s、≥2岁患者延迟18s进行扫描。图像均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处理,重建层厚0.6mm,层间距1mm,给予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RP)、最大密度投影(MIP)等三维重建。
1.3 观察指标 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CT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在心脏畸形、心脏—大血管连接部分畸形、大血管畸形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数据均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畸形异常检查结果比较 本组45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共检出76处畸形,其中心脏畸形共31处,连接部分畸形19处,大血管畸形共计26处;超声检查合计检出64处(84.21%),CT检查检出66处(86.84%),联合检查检出74处(97.37%),联合检出率显著高于CT与超声单独检查检出率(χ2=7.060,P=0.029)。
2.2 心脏畸形检查结果 本组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心脏畸形共31处,CT检出25处(80.65%),超声检出28处(90.32%),联合检查检出30处(96.77%),联合检查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而与超声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心内畸形检查结果比较[n(%)]
2.3 连接部分畸形检查结果比较 病理学检查显示,本组患者连接部分畸形19处,CT检出17处(89.47%),超声检出15处(78.95%),联合检查检出19处(100.00%),联合检查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检出率(P<0.05),而与CT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本组患者连接部分畸形检查结果比较[n(%)]
2.4 大血管畸形检查结果比较 病理学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大血管畸形共计26处,CT检出24处(92.31%),超声检出21处(80.77%),联合检查检出25处(96.15%),联合检查与CT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超声检出率(P<0.05),见表3。
表3 本组患者大血管畸形检查结果比较[n(%)]
3 讨论
CHH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疾病,患者心脏内外出现多种解剖结构畸形异常,同时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严重影响预后。胸部X线片、超声、DSA、CTA、MRI均对CCHD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超声、CTA因其较高的成像分辨率、无创性、快速性、准确性成为CCHD检查的首选方法[4]。
螺旋CT有两套球管与探测器,时间分辨率达83s,空间分辨率达0.4mm,快速扫描时,不需要依赖心率即可获得高质量图像;同时,还能够根据心率调整螺距与进床速度,心率越快,则螺距越大,也能获得更快的扫描速度与更短的心脏成像时间,进而降低了总辐射剂量,其滤过技术,还能保护患者免受过多射线,降低了检查造成的各种并发症,在CHHD以婴幼儿为主的患者群体中,有良好的适用性。但CT检查易在心脏畸形检查中出现漏诊或误诊,对连接部分畸形与大血管畸形则具有良好的检查效果[5]。超声能够获得直观、实时、动态的多切面二维、三维图像,清晰显示心脏缺损或异常通道部位,还能测量异常部位大小,并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查实时显示房间隔缺损与室间隔缺损穿隔血流与心脏瓣膜活动情况,分析异常血流术信息,据此判断心内压力及阻塞情况等,但其在心外畸形检查中易受到肺脏及胸骨影响,需要检查者有丰富的经验以获取较高的准确率,同时,超声无法对畸形血管走行、冠状动脉、肺侧支血管异位开口进行观察,影响了诊断信息的全面性与准确性。本研究显示,本组45例患者术后病理共检出76处畸形,超声检查合计检出64处(84.21%),CT检查检出66处(86.84%),联合检查检出74处(97.37%),联合检出率显著高于CT与超声单独检查检出率(P<0.05),超声与CT单独检查、联合检查效果均与何正平[6]的结果相似,超声在心脏畸形诊断效能上高于CT,CT在室间隔缺损上容易出现漏诊,其原因主要在于婴幼儿患者配合度较差,容易造成运动伪影,干扰心内结构显示;CT则在连接部位与大血管畸形诊断效能上高于超声,超声因肺内气体及胸骨的影响,容易在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离断、双上腔静脉等方面造成漏诊或误诊。超声与CT联合检查则能够有效互补,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获得更高的诊断效能[7]。
综上分析,超声与CT均为无创、快速检查方法,两者对CHHD患者的畸形异常情况均有较高检出率,超声对于心脏畸形检出效果高于CT,CT则在连接部分与大血管畸形检出效果上高于超声,联合诊断能够发挥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