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山地滨水区城市设计策略探析
——以重庆为例

2019-09-26宋秋明

重庆建筑 2019年9期
关键词:水区滨江滨水

宋秋明

(重庆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0047)

1 背景概述及现状建设问题

我国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左右,而西部地区比例更高,部分省市的山地面积比例竟高达80%以上[1],山地成为西部地区城市的主要特征,是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所谓“山水相依”,山地城市往往水资源也特别丰富,作为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水既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之魂,对于城市的生态、景观、生活与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山地滨水区域是一个包含了水域和山地陆域,富含丰富的景观和生态信息的复合区域,由于滨水资源的稀缺性、经济价值的高效性、社会价值的公共性、生态价值的边缘敏感性等多方面价值[2],山地滨水区逐渐成为城市的重要发展空间和公共开放空间。

图1 “山水城市”重庆

图2 “两江四岸”之重庆南滨路

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特大型山地城市,是典型的“山水城市”(图1),素有“山城”、“江城”之美誉,“片叶沉浮巴子国,两江襟带浮图关”便是对重庆山水城市形态最生动的写照,两江四岸也成为了重庆最主要的山地滨水区域(图2)。在重庆城市发展过程中,特别是1997年直辖以来,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一方面向城市边缘迅速扩张,另一方面在中心区不断进行内涵更新。两种发展态势以不同的方式拓展和释放出了大量的山地滨水空间,前者多为未开发利用地,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后者主要为闲置工业地和老旧住区,历史遗迹较多、人文生活气息浓厚。无论是在空间特征的复杂性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方面,还是在长期山地滨水空间开发建设所呈现的现象、积累的经验及教训等方面,重庆均极具代表性。

图3 滨江区高层林立

近些年来,随着滨水空间经济效益的日渐凸显、滨江道路交通的逐步完善、以及滨江土地资源的日趋稀缺,重庆山地滨水区域正迅速成为新的城市资本聚集区,成为各大开发投资商的新宠儿。这种以经济利益为主导因素驱动下的快速开发,使得山地滨江区开发建设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自然生态被忽视;商品住宅占比高,土地使用类型单一;开发强度大,高层林立,传统的山水意象被破坏(图3);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人文历史遗存被清除,地域特色得不到彰显;滨江快速交通割裂空间,滨水空间消极失落,山水联系被阻断等(图4)。

图4 滨江道路割裂空间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对重庆提出“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总体发展建设要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了新时期重庆山地滨水区开发建设的主基调。本文以重庆为例,在国家宏观政策背景及总体发展思想的指导下,结合生态都市主义、紧凑城市等规划理论及方法,以建构山地滨水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科学合理地推进山地滨水区土地利用、优化滨水空间布局及提升滨水空间价值、重塑极具地域特色的山水景观风貌、创建和谐高质的人居环境为目标,旨在为山地滨水区城市设计提供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思路和策略。

2 山地滨水区概念、类型及利用

2.1 山地滨水区概念

山地滨水区,顾名思义是指山地城市滨水区域,是山地陆域与水域交接的空间地区。在地域空间层次上,山地滨水空间可以分为:水域-岸线(滨水地带)-山地陆域三个紧密相关、渐次推进的空间层次;从空间构成的特质出发,山地滨水空间又可分为“软质”的环境边缘区和“硬质”的建设边缘区[3];从城市景观空间层次来看,山地滨水区是介于前景水体与背景山体之间的城市景观区,包括滨水开放空间及腹地建设区。由嘉陵江与长江形成的 “两江四岸”构成了重庆最主要的山地滨水区,四条岸线总长约394km,滨江腹地面积达231km2。

2.2 山地滨水区类型及利用

山地城市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山地滨水空间更是类型多样。从土地使用及开发建设角度出发,根据《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地面坡度的大小往往影响着土地的使用和建筑的布置,因此坡度是用地评定的一个必要因素,一般按照适用程度划分为<10%、10%~25%、>25%三类”。山地滨水空间类型由此可简单概括为:缓坡型、陡崖型、坡台混合型三种。

(1)缓坡型:该类型空间用地坡度较小,开发难度及成本较低,为适宜建设区域,常为城市密集建设区,且滨水空间较开阔,易于打造城市滨水休闲带。但是由于地形变化不明显,建设区连续成片,山地特征较弱。

(2)陡崖型:该类型空间用地急促,山地陡峭,山水空间距离很小,且生态极其敏感脆弱,常存在地质灾害隐患,为禁止建设区域。其山地滨水区主要作为自然绿色空间保留其原生态性,当然也常被利用为滨江交通通道,如重庆嘉滨路的“土湾-红岩村”段便属于此类型。

(3)坡台混合型:该类型空间用地坡度及进深介于缓坡型与陡崖型之间,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同时具备一定的开发条件,为限制建设区域,侧重生态优先下的适度开发。且由于地形变化丰富、山地特征明显,易于塑造山水城市意象。该类型空间在山地城市中最为常见,具有代表性,属于典型山地滨水区类型,因此笔者将其作为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图5)。

图5 三种山地滨水空间类型

3 典型山地滨水区特点及开发制约因素

3.1 生态脆弱

重庆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形起伏多变,滨江山地分布着山体汇水面、冲沟、谷地、陡崖、植被等众多自然生态要素,生态敏感性强。但在实际建设中,为了获取更多的建设用地,往往会对用地进行各种改造,沟谷洼地被填平,水系变暗渠,植被被移除,陡坡被改造成建设台地,对脆弱的生态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同时滨江岸线类型多样、生境丰富,水位岸线随季节变化明显,但出于城市防洪泄洪或交通等要求,岸线多被工程渠化或被滨江快速交通道路所侵占,滨水生态破坏明显。

3.2 视觉敏感

对于山地城市,山水资源是形成城市空间结构与肌理形态最重要的自然要素,突出的山水景观要素作为城市空间格局中定位与辨向的主要参照物,在长期的城市发展与演变中,逐渐成为当地人文景观中极具地域特征的标志性视觉要素[4]。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通过城市五要素,即“区域、路径、节点、边界与标志”来体验城市并形成对城市总体意象的把握,山地滨水空间既是最能体现城市景观风貌的区域,又是山水异质区域中的城市边界,是感知城市的视觉敏感区域。从江上仰望城市,城绿交融,建筑层叠错落;从山上俯瞰城市,城市山水盆景,万家灯火。两种视线多维角度形成了对山水城市最立体直接的视觉感知。

3.3 可达性差

山水要素在塑造城市意象时优势突出,但作为天然的地理屏障也成为了城市空间发展的限制因素。“两江四山”1促成了重庆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格局,交通成为主导城市发展、各组团空间联络的重要因素。山地滨水区在交通组织与建设方面具有先天的困难与不足,“逢水架桥、遇山开洞”在山地城市中极为常见,但建设成本高、道路体系建构难度大且易造成交通拥堵。山地地形高差变化大,车行道路主要以横向平行等高线布局为主,纵向车行联系困难。步行体系常以垂直等高线的梯道来组织,虽极具山地空间特色,但也极大降低了空间的可达性。重庆滨江消落带地形复杂,丰枯水位落差达30m且多为滨江路所占,与腹地城市空间的联系较弱,滨江空间可达性差。

3.4 用地紧张

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资源稀缺一直是广大山地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地形复杂多变,用地坡度大,生态要素多样,生态敏感区域众多,导致山地滨水区可建设用地非常有限。重庆滨江地带呈明显的峡谷型地貌特征,坡度在25%以下的适宜及限制建设用地仅占总用地面积的60%不到[5],使得滨江地区建设用地极为珍贵。因此,如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促进土地复合利用,在生态保障的前提下整理出更多的建设用地成为了山地滨江区建设规划中的主要内容。长期的山地城市规划与建设经验就用地紧张问题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策略,如适应复杂地形的小地块开发模式及吊脚建筑等。

3.5 资源丰富

山地滨水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包括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与深厚的人文历史资源等。其中,自然生态资源要素主要包括:山顶、山脊、冲沟、崖壁、原生绿地、滨江岸线等;人文历史资源要素主要为各时期的建筑遗迹及历史遗存,包括地方特征显著的传统建筑聚落,如重庆的磁器口古镇、湖广会馆及吊脚楼民居等;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文遗存,如李子坝抗战公园、法国水师营等;“退二进三”政策下遗留的厂房、仓库等后工业景观,如重钢片区、鹅岭二厂等。这些自然人文资源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宝贵财富,在具体城市设计及开发建设中应该充分加以保护及利用,并积极融入当代城市发展中,彰显地域特色、留住城市文脉。

3.6 潜力巨大

河流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城市发展离不开河流,不同时代的城市都不会忽视河流滨水地带的功能作用[6]。随着城市滨水时代的来临,滨水地区的价值日益凸显,不仅是经济价值,同样包括社会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在重庆,山地滨水地区成为了各大投资商争相竞逐的开发热土,“地理洼地”变成了“价格高地”,山地滨水区各大高档楼盘林立,坐拥江景与山景的“双景”商品房价格持续高涨且一房难求,经济价值突出。同时河流及滨江地带作为重要的生态廊道,既是展示城市特色风貌的景观带和承载人文记忆的文化轴,也是城市休闲生活开展的主要场所,其生态和社会人文价值同样十分显著。

4 典型山地滨水区城市设计策略

4.1 生态优先的结构生成

“就人类历史而言,一种文明的建立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7]。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建设活动开始凌驾于自然之上,快速的城市进程,使得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上世纪70年代以后,“可持续发展、绿色城市、设计结合自然”等一系列生态理念开始受到关注,并成为指导城市设计与建设的重要理论。近些年来,无论是Waldheim C.提出“景观作为一种媒介来描述城市”的景观都市主义[8],还是Mostafavi M.倡导“将城市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的生态都市主义[9],亦或是由澳大利亚学者Whelan等人提出 “将城市整体水文循环与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结合起来”的水敏性城市理论[10],均表明“生态优先”已经成为城市设计及建设首要考虑的因素。

图6 “重庆天地”片区生态骨架

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通过对地质灾害、高程坡度、水文植被、冲沟堡坎等生态因子的分析提取,叠加得到生态敏感区域分布图。同时,基于城市总体发展态势,结合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对生态敏感区域的尺度、位置、边界、数量和形态进行GIS分析及人工辨析优化[11],以建立各自然生态要素交叉互融、山体生态绿地与滨水生态廊道相连的立体生态网络系统,并以此作为城市区域结构生成及发展的基本生态骨架(图6)。需重点强调的是,该生态网络系统并非只具备生态学上的价值,在生态的基础上还可叠加多样的休闲功能及丰富的体验活动,使其成为一个兼具经济和文化价值的复合系统。

4.2 视觉控制的意象建构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给我们阐述了城市环境与人类主观感受之间的关系。城市意象理论认为,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并形成的意象,是通过对城市环境形体的观察来实现的[12]。通过对“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等城市要素的设计和组织来塑造城市形态,从而实现对城市总体意象的控制。山地滨水区是由山体、水域及之间的腹地城市所构成的一个复合区域,并具有强烈的边界感及突出的标识性,是城市意象要素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人们感知城市魅力最佳的窗口。

视觉感受是人们对城市最直接形象的体验方式,通过视觉控制来建构山地滨水区城市意象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首先,应形成“水-城-山”渐进式的城市景观空间层次,做到“显山露水、城居其间”,并留足滨水开放空间;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不超过背景山体高度的1/2,保障山体轮廓的完整性;同时应突显山水纵向联系绿廊,强化簇群状组团城市布局模式,避免城市无序蔓延,打造“山水相融,引绿入城”的城市景观格局(图7)。其次,塑造具有视觉美感、富有韵律和节奏变化的城市天际线,并与前景滨水岸线、背景山体轮廓线一起形成“三线”互动的整体视觉效果。最后,通过滨水标志性建筑及山地制高点景观构筑物的设置,形成区域视觉吸引点,并通过视线分析布局相应的观景点,各点之间形成相互穿梭的视觉控制廊道,点线面相互结合,共同构建城市意象。

4.3 立体多样的交通组织

图7 簇群状城市景观格局

交通是引导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山地滨水区,由于地理特征的复杂性,交通组织难度很大。在车行交通主导、城市拥堵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的当下,如何建立一套便捷畅通、低碳高效的交通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同时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开发模式”及景观都市主义之“景观基础设施”2等相关理论表明:现代城市交通除承担其基础功能之外,还应发挥引导地块开发,展示设施生态性、景观化和文脉性等作用。

由于山地地形限制,交通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拓展多样交通类型、建构立体交通体系是基于限制环境条件下的有效途径。在滨水区,可结合滨江道路发展具有观光游览性质的城市轻轨系统,这样既可提升滨江区域的交通可达性,又能激活滨江公共空间活力和旅游商业潜力,同时结合滨江码头换乘枢纽,实现轻轨线路与水上游线的无缝对接(图8)。其次,在城市腹地规划建设大运量的快速轨道系统,实现跨区域的快速交通联系;并根据服务半径,规划网状公交线路及站点,实现城市公交全覆盖。最后,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山城步道,并与自行车道一起构成山地滨水区的慢性网络系统,同时与水平走向的公交系统、轨道系统紧密结合,强化山地纵向交通联系。当然,跨江索道、山地滑轨等交通类型也可成为山地城市交通体系的有效补充。因此在进行山地滨水区交通组织时,应结合山地竖向高差,注重各交通类型协同合作,综合形成立体多样、便捷高效、特色明显的山地交通体系。

图8 滨水空间交通组织

4.4 功能复合的地块开发

《雅典宪章》的“功能分区”思想在指导当代城市发展建设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生活区与工作区分开所带来通勤成本的增加;工作区夜间人迹罕至、空间活力缺失所催生的城市犯罪;地块功能类型单一、利用率低下所造成的经济价值损失等。由于山地滨水区土地资源稀缺而经济价值突出,市场溢价高的房地产开发成为了滨水区的主角,各类型楼盘拔地而起,滨水空间土地利用类型日趋单一。因此,如何通过规划控制与业态引导来实现土地复合利用、重塑滨水空间多样性、最大程度释放土地价值成为了山地滨水区土地利用开发的核心。

在土地利用层面,根据城市整体发展定位,策划多样功能业态,实现用地类型在二维层面上的混合(图9)。滨水地区以绿地休闲、文化娱乐、商业服务、旅游配套等公共类型用地为主,同时注重各功能的兼容混合,并沿道路向城市腹地渗透;在腹地城区,打破单一居住用地利用模式,提高用地混合比例。在空间设计层面,强化建筑竖向上的多功能利用,同时充分结合山地空间特点,形成不同标高的入口关系,加强空间可达性及利用率,提升功能业态的商业价值。

图9 土地复合利用

4.5 活力激发的场所塑造

山水环境是城市赖以存在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人们生活与生产的主要活动空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无论是在物质空间还是文化情感方面,人与山水环境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山地滨水区由于其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在场所塑造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但随着滨江道路建设及岸线渠化,滨江区逐渐成为单一的交通空间;对滨江滩涂的利用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景观考虑和基本的设施配套,滨水区空间吸引力不足;同时由于消落带地形复杂、步行可达性弱,导致空间活力缺失。山体开放空间同样因为设施配套不足、交通可达性差、缺乏合理的景观打造等原因,呈现出空间特色不明显、活动类型单一等问题。

通过山水绿廊的建设及多样交通方式的打造,将城市活动引导至滨水空间及山地公园,并根据城市生活及功能需求,在滨水区及山地公园里设置多样的活力业态,完善相应的服务配套设施,打造满足功能、激发活动,体现文化的特色空间场所,让城市生活重新回归自然,融入山水文化之中(图10)。山水之间的绿廊不仅是区域生态廊道,同时也是叠加了路径、场所空间及功能活动的绿道系统。网状绿道编织起各城市功能组团,公共开放空间成为激发与承载城市多样活动的活力场所。

图10 滨江活力带

4.6价值提升的模式引导

城市是一个综合系统,城市营造的成功应该是生态、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共赢。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不能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最优,而忽略其他方面的价值。同时由于城市系统所包括的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需要在前期规划设计中提出一些控制模式,来引导城市有序发展,以实现系统总体价值的最大化。

比如:①在交通路网组织方面,滨水区路网密度可适当加大,同时弱化滨江道路的交通性,增强其生活性;②在地块大小划定方面,滨水区应倡导小地块开发模式,提升地块价值,腹地城区居住地块规模可适当放大,以保证住区品质(图11);③在开发强度方面,可通过多因子权重设定及叠加综合评判地块价值,以科学合理地确定地块开发强度,同时严格控制滨江区域建筑高度及天际线;④在产品类型及业态设置方面,越靠近滨水区等绿色开放空间,产品业态的公共性应越强;⑤在群体建筑布局方面,在保证日照间距及整体城市形象的前提下,建筑布局应争取尽可能多的水景或山景朝向(图12);⑥在竖向空间设计方面,尽量结合及利用地形,节约开发成本,体现山地空间特色,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生活空间。

图11 密路网与小地块模式

图12 景观资源最大化的建筑布局

5 结语

山地滨水区作为城市重要的发展区域和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展高地,也是自然生态敏感的绿色区域,既是城市形象展示的风貌长廊,又是缤纷生活开展的特色舞台。在具体的城市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应恪守生态优先、特色突出、功能复合、低碳集约、价值提升等原则策略,结合山地滨水区自身特点及优势,突破资源及用地瓶颈,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进行内涵式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注:

1“两江四山”:两江是指长江和嘉陵江;重庆主城四山是指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和明月山。

2“景观基础设施”是景观都市主义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指叠加了功能、生态、文化、活动等内容的复合性的基础设施,同时可参与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

图片来源:

图1—图4:网络图片;

图5:笔者自绘;

图6—图9:来源于SOM的重庆天地规划方案;

图10—图12:笔者自绘,来源于笔者参与的实际规划项目。

猜你喜欢

水区滨江滨水
国内滨水空间城市更新研究特征探析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瓶瓶罐罐大世界之沙水区玩具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丹麦DALI 5.1.2全景声,家里的角落处处有影音 滨江一号多功能影院
对共享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研究
滨江新区日雕感怀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后申遗时代杭州段运河滨水区可持续保护利用思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