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共享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研究
2020-01-07潘永仁
潘永仁
(广州尚点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510650)
0 引言
大部分经济发达的城市各街道高楼林立,城市绿地覆盖面积明显下降,进而导致城市居民户外社交场地受到了一定局限。近年来,国家提倡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滨水区景观的建立也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趋势。因此,各城市需要对当前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的弊端问题进行改进,有效提高城市滨水区的共享性和开放性,进而提升城市整体的发展水平。
1 城市滨水区景观的价值
滨水区处于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交界处,体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同时,滨水区的景观包含着丰富的生态环境,体现出了较强的生态多样性。滨水区中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对于改善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降低城市噪音、保护城市水循环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促进城市良性健康的发展。城市滨水区景观还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通常情况下,滨水区景观具备较强的防洪、灌溉等功能,同时还能作为交通运输的途径,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此外,人们能够在滨水区内进行游泳、钓鱼及其他水上娱乐休闲活动,有效丰富了人们的日常休闲生活。
2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功能的设置相对单一
大部分城市在对滨水区进行规划设计与改造过程中,过于重视滨水区的防洪排涝以及灌溉功能的设计,忽视了城市居民娱乐休闲等需求的考虑。城市水系统的设计通常采用截弯取直、高筑堤岸等方式,使得滨水区的景观生态功能较为薄弱。因此,在优化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工作中,需要充分发挥滨水绿地的景观生态功能,实现滨水区景观生态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2.2 生态功能弱化
城市规划部门在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受自身活动的影响导致滨水区水域和绿地生态特征逐渐弱化。滨水区的设计中通常由大量的硬质景观组成,景观区风格的设计也未能结合城市自身的发展与文化特色,江河湖的堤岸设计通常被混凝土包裹,忽视了景观的自然性。同时,出于人们游览的需要,在河岸及山区修筑游览大道,将自然形态的河流和水道改为道路,再加上污水的排放,盲目引进外来水生生物,造成了原有的生物生长空间被取代,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大量生态环境被破坏,忽视了景观的生态性。
2.3 景观的设计缺乏人性化
城市滨水区的设计需要经过调查阶段明确掌握城市用地的基本情况以及基础设施、交通条件的建设和人文历史条件等情况。但在实际开展调查工作时,没有针对城市居民的心理和行为因素进行考虑与分析,忽视了人的作用,进而导致城市滨水区景观的设计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
3 共享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有效策略
3.1 提高滨水区的防洪减灾功能,有效改善水质情况
城市滨水区距离水体较近,在洪涝灾害多发的季节容易受到洪水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需要有效提高其防洪减灾功能,采用更加自然的防洪措施和技巧,如优化排水系统的设计、铺设防水材料等方式实现对水流的有效控制。当前阶段,大部分城市由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需要,导致大量废水和污水被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废水和污水的治理缺乏规范性导致水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因此,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需要包含有效改善水质情况的功能,要求污水和废水经过严格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水中残留的有害物质进行全面检测,需要通过国家要求的污水排放标准才准许被排放,进而有效改善滨水区附近区域的生态环境,提升滨水区的景观功能。例如:广东省湛江市的海滨公园滨水区项目附近存在一家化工厂,为避免化工厂排放物对滨水区景观的破坏,该化工厂加入了污水处理与检测环节,采用自动化系统控制,在污水经过处理后,检测合格自动进行排放,若未经过检测标准,则进行重复操作,确保污水处理的质量。
3.2 提升滨水区景观的生态功能
城市滨水区景观的设计需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与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基本理念,有效提升滨水区景观设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景观的设计需要维持原有河段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在加入人造景观时要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在引进绿植时需要充分了解本地植物和外来绿植的生长习性,确保外来绿植与滨水区环境相适应,有效提升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层次性。例如:广东省珠海市的圣狮公园滨水区项目的景观预计在2020年正式动工,其选址位于井岸镇尖峰南片的醒狮涌北岸,该项目的设计中采用了原有河段的自然土改造成护坡,有效利用了滨水区的自然生态资源。总之,滨水区的景观设计需要在满足市民进行娱乐休闲活动的同时,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3.3 实现滨水区景观功能的多样性
城市滨水区景观是城市居民共享的活动空间和场所,因此需要满足社会大众的多种需求,在滨水区景观的设计上要实现功能的多样性,避免圈地现象的发生,有效提高市民公共活动的自由性。景观设计中可加入林荫步道、休闲绿地、儿童娱乐区、音乐广场、赏鱼观景区等活动空间,采用室内外空间结合的设计方式,为市民的娱乐休闲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场所,进而提高城市滨水区的服务型和娱乐性。例如:广东省深圳市的梅林山公园的滨水区项目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充分满足广大游客的娱乐需求,设立了独立的水上游乐区域,并将观景亭与音乐长廊与之完美结合,使得在游乐区游玩儿的游客以及观景的游客同时能够欣赏音乐,感受滨水区的独特魅力。
3.4 与当地文化特色相契合
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演变,每个城市都拥有代表自身特色的文化,同时,由于地区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不同城市在自然特征上也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需要充分利用地方文化特色以及自然特征,提高滨水区景观的生机与活力。例如:广东省潮州市的凤城公园滨水区项目是景观设计中采用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茶文化融入其中,设立了单独的种植茶叶的绿地景观,游客能够在茶叶的清香中产生愉悦感,并对当地的茶文化进行了解。滨水区景观的设计将道路与绿地景观进行有效结合,营造出环境清新优雅且景观丰富的绿地休闲区,成为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
3.5 结合环境,突出服务大众的设计理念
城市滨水区景观的设计需要与附近区域的小区、公共设施及其他环境相结合。同时,滨水区是城市居民聚集的主要场所,因此,需要保证滨水区内良好的交通。一方面,需要保证城市滨水区外的交通道路情况的畅通性,依据滨水区附近区域的车辆运行情况合理规划停车场,提升交通的可达性。另一方面,需要保证滨水区内部人流与车流的分离,避免游客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例如:广东省中山市的岐江公园滨水区项目景观设计过程中,分别在滨水区内外设置了停车场,区外停车场呈环绕式,区内停车场利用了地下空间,避免了占用滨水区的地面空间,保证了交通的畅通性。
4 结语
滨水区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过于强调人工的装饰和硬质造景,未能切实贯彻自然生态环境利用的理念,导致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弊端问题较多。因此,城市滨水区景观的设计需要立足于共享性原则,实现交通的可达性、资源共享与行为共享,进而有效提高城市滨水区设计的合理性,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