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HIMSS7信息系统平台优化含体内植入物患者磁共振检查流程探讨*

2019-09-26刘喜宁孙雪梅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9期
关键词:植入物放射科磁共振

刘喜宁 孙 峥 姚 远 孙雪梅 张 苗 卢 洁*

随着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已有部分医院获评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HIMSS)7级认证,而放射科室是信息化建设推进的受益者,也是医生、患者和信息中心3者交汇的枢纽[1].因此,影像结合信息化管理的服务水平仍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本研究通过筛选、整理和分析2016-2018年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门诊患者集中反馈的含植入物患者磁共振就诊问题,阐述医院信息化管理辅助临床科室的现状及问题,完善信息化管理措施,分析信息化建设促进临床工作,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为提升信息管理服务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1 聚焦患者就诊体验

医院致力于将"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理念作为持续改进医疗服务的指导方针,随着门诊量的逐年增长,患者更注重和追求安全、高效的人性化医疗服务[2].放射科室作为医院重要的窗口部门,是临床医生、患者以及大量信息传导的中枢枢纽.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就诊时体内存在金属植入物情况,其在专业影像医生看来较为普遍,但对临床和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解偏差,导致患者出现往返就医,直接影响患者就诊体验.

1.1 含植入物患者就诊放射科难点

统计2016-2018年间医院患者集中反映的问题发现,患者体内含有金属植入物造成往返就医是目前影响医患和谐的主要矛盾.近年来,随着高场强(3.0T)磁共振检查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愈发普及,体内存在植入物的患者磁共振检查安全性也备受广泛关注.传统意义上认为体内金属植入物是行磁共振检查的禁忌证,但既往研究表明,携带金属植入物并非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绝对禁忌[3].因此,临床医疗服务中会遇到患者存在植入物问题,是服务患者检查的若干难点和痛点:①患者存在体外植入物(如假肢、人工耳蜗等),若工作流程处理不当,则不仅会导致患者因静磁场的投射效应产生危险,还会导致大型设备及仪器等的损坏[4];②患者存在体内植入物(如支架、滤网等),若植入物材料不详,则不仅会因为查阅病例导致往返就诊,还会存在潜在的未知风险;③患者若植入物材料明确,可行MRI检查,但是否会因其材料的顺逆磁性,导致图像质量变化影响诊断[5].因此,在临床医疗服务前,务必足够重视,以保护患者、医务人员以及大型设备的安全,使医疗流程安全和高效.

1.2 整合信息实现信息闭环

常见的植入物包含体外和体内2大部分,体外是指人工关节、人工耳蜗、假肢及义齿等可摘除的植入物;体内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人体并驻留体内的异物,包括铁砂、动脉夹、心脏起搏器、支架、避孕环及置入性药物泵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将临床人体MRI检查的最高场强限制在<3.0T,而在3.0T高场强下大量人体植入物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的验证[6].国内目前有1000余种体内植入物在≤1.5T的MRI检查验证是安全的,但在≥3.0T的MRI检查中,发现有4%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7-8].因此,国内诸多医院选择在任何情况下,必须获得该植入物材料清楚详尽的描述,及其MRI检查兼容性和生产厂商的书面材料,并有临床医生开具的无不当使用和安装证明,才能进行MRI检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是以老年科和神经科为主的综合性医院,日门诊量近万人次,其中老年、神经科患者占比30%左右.以医院年终信息发布为基准,放射科磁共振室年均接待患者达6万人次,大量患者存在植入物磁共振风险.因此,以信息化打通医生、患者和影像科3者之间的屏障,亟待解决.

2 打造信息系统闭环路径

基于HIMSS的7级认证,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医院信息化管理辅助临床科室的信息系统闭环路径,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2.1 植入物信息数据库建立

医疗过程中保障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的重要原则,亦可减少因MRI检查而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因此建立详细而有效的植入物安全数据库必不可少.①导入符合体内植入物为MRI检查绝对禁忌的患者,严禁行MRI检查,标识为红色;②对体内植入物在特定条件下可行MRI检查的患者,于检查前详细记录患者体内植入物的生产厂商、类型、制造材料、批号、序列号以及针对植入位置、植入材料与MRI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明确的了解,标识为黄色(图1A);③根据患者不同的植入位置、不同的植入材料,选择最合适的检查体位以及磁场耐受时间,优化序列选择;④针对可行MRI检查的患者,标识为绿色,以便后续不再重复校验(图1B);⑤医务人员应对MRI安全有警惕意识和足够的专业认识,对检查中发生的意外应有预见性和明确的处理对策[9];⑥必要时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后方可行MRI检查.

图1 植入物数据库的建立及患者检查复验单

2.2 整合不同维度信息流程

(1)基于品管圈戴明(plan do check action,PDCA)循环法增进理论,结合前期信息化建立经验,参照既定方案、实施工作计划、可持续评估和改进进行持续循环改进.以半年为周期,在放射科逐步推进计划,建立健全数据库及维护措施;分步实施放射科与信息科间植入物数据库录入工作;打通医技管理部门、放射科、信息科3科会审的信息通道;最后提交院长办公会落实举措等步骤,形成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评估体系.

(2)鉴于临床医生、患者和放射科医生承载的信息量不对等,更新临床医生工作台,加设临床路径及内网联络平台,保障信息流的稳定和兼容,提升影像科医生电子病历系统的集成化和智能化,集中解决部分系统易报错及效率低的突出问题,整体布局围绕患者为中心,符合医院实际工作需求,提高临床服务效率.

(3)开放系统部分接口.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放射学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与新建数据库的相对独立性虽可保障数据资料的安全,但也制约了资源的实时共享及信息的有效沟通.本研究将部分接口开放,允许医生工作台手工录入外院资料,同时也纳入影像医生的反馈机制,最大程度保障数据安全及网络负荷,升级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进标准化工作流程.

(4)强化学习培训,优化信息化平台服务水平.临床医生、放射科医生和信息系统工程师三方整合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效果体现为临床提供的服务能力,因此,医务人员对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水平和积极性至关重要[10].2016-2018年间,由信息中心组织的操作培训12场共60人次,放射科组织的植入物专题宣讲9场近300人次.通过学习培训,信息化系统的稳定性、新系统的开发成果和信息平台的利用率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服务质量得到临床医生、患者和影像科医生的一致认可.

3 信息闭环下的就诊流程

门诊提出检查申请,医生和放射科2步信息化确认,替代了既往反复查阅资料的重复就诊模式.正是基于信息化打造出的新型就诊复验,复诊反馈,多措并举的信息闭环下优化的就诊检查流程,极大提高了临床就诊效率.

以多方信息整合为基础的影像检查流程的优化,打破了以往常规影像科室闭门造车的窘迫局面,多部门联合,多学科交流,把"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落到实处,打造高效便捷、人性化的就医流程,实现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的舒畅就诊环境.优化检查流程应做到仔细分析每个与患者就诊相关的细节,认真整改优化,简化手续节约时间.点滴优化汇聚成一站式的服务体系.借助先进技术手段,颠覆原有流程,寻求新的突破.患者就医不仅要满足其医疗性服务需求,还要满足其非医疗性服务需求,与就医需求密切相关,就医体验随着就医需求的变化而改变.随着公众医疗认知的逐步提升,患者就医过程中不仅期待被尊重、被关注和被保护,还应得到更加专业的指导和安全的治疗,优化前后的MR检查流程见图2.

图2 含体内植入物患者磁共振流程与优化前后对比

4 结语

多部门协作的信息化建设,要以实际服务水平为目标,忌效仿跟风.由于信息化建设本身需要大量投入,因此,应在建立健全的过程中实地考察临床需求,靶向地提高服务水平,解决临床、患者的实际问题[11-12].医疗行为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涵盖各种系统的实施,若同时进行,错误几率大幅提高,对正常的服务流程也会产生影响,因此,信息化的发展要从整体上有一个宏观框架,然后分步分批实施,循序渐进从而达到理想效果.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时,不能仅从管理经验出发,还应遵循统一标准,使其系统化和规范化,以便在建设过程中各模块具备兼容性,各级医院也能实现数据间的共享,推动医院间信息的互联互通.

信息化建设应用在医院放射科的临床工作中已取得显著成果,其未来的发展也势必沿袭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为实际目标,有目的分阶段地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信息化建设统一标准,从而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猜你喜欢

植入物放射科磁共振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优化流程对消毒供应中心植入物的干燥效果
三维管理模式在无锡市人民医院骨科植入物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装有假牙能做磁共振检查吗?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基于综合学习平台的班主任管理模式在放射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放射科应急防控管理方案的探讨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赢创推出首款用于医用植入物的3D打印聚醚醚酮长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