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申请,退出贫困户”

2019-09-25张双山

公民导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曙光山区人大代表

张双山

日前,重庆市璧山区一位建卡贫困户和一位低保户不约而同地提出申请,主动要求退出困难救助。消息传开,引来赞叹一片。

火灾无情代表有爱

“我是肖期伦,2016年因房子失火烧光。镇政府和村委会将我纳入建卡贫困户,还帮我建好了房子,让我过上了好日子,我非常感谢党和政府。我身体还行,不想给政府增添负担,我要求退出建卡贫困户。申请人:肖期伦。”

家住璧山区正兴镇曙光村肖家湾的建卡贫困户肖期伦向村委会及驻村扶贫工作队递交了申请,主动要求退出建卡贫困户,希望把党的扶贫好政策让给更需要的人。

2016年秋天,肖家湾上空浓烟滚滚,肖期伦家的房屋失火,家中财物全部烧毁,刚刚卖了稻谷,还没来得及存入银行的1.5万元现金也化为灰烬,这对一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天降横祸。儿子也因此事,精神受到刺激,一时丧失劳动能力,根本无法外出打工。

这场大火让肖期伦家陷入困境。这时,镇人大代表、曙光村村委会主任孙克淑及时站了出来。

孙克淑不仅经常到肖期伦家走访,给他们送物送钱,还积极向镇里反映他家的情况。后来,经村民大会评定,肖期伦家被列为建卡贫困户,由孙克淑负责联系帮扶。

在孙克淑积极协调下,肖期伦家告别D级危房,于2018年初搬进新房。其间,孙克淑又多次到附近的花椒基地和草皮基地与业主联系,希望能为肖期伦及其家人提供就业岗位。基地负责人了解情况后,让肖期伦的妻子到花椒基地务工。

为了让肖期伦的儿子打开心结,重新回归正常生活,孙克淑不但四处联系心理医生帮他看病,还当起了义务心理辅导员。不久,肖期伦的儿子心理康复,外出务工。一家人的生活逐渐由“冷”转“暖”。

2019年2月,璧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启海等到曙光村走访慰问贫困户,来到曙光村八组一处崭新的农家小院,这正是肖期伦的新家。此时,肖期伦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准备。他一边利索地干活,一边对刘启海一行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孙代表的帮助,我觉得自己家应该脱贫了。”

在与慰问人员交流的过程中,肖期伦告诉他们,被列为建卡贫困户后,得到了很多关心和帮助,但自己心里并不踏实。党的政策好,家里遇到灾害,镇政府和村干部没有袖手旁观,孙代表更是忙里忙外,帮他家协调建房、联系工作。肖期伦掰着手指头细数了去年一年的收入:3亩地种植收入2000元,养殖鸡、鸭收入4000元,妻子务工收入5000元,自己和儿子下半年务工收入也有7000元。今年,孙代表又帮他协调无息贷款买了4头猪,一些长期在外务工的邻居也把十几亩闲置土地无偿给他家种,以后的情况应该會更好。“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要成扶不上墙的烂泥。”肖期伦感慨地说。

“在基层农村,因为贫困户能享受很多扶持和优惠政策,一些人即便脱了贫也一直赖着不退出,像肖期伦这样主动申请退出的让人敬佩。而作为帮扶人,孙克淑代表不仅带领肖期伦一家脱贫,也帮助他们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尊严。”曙光村村支部书记动情地说。

渐进帮扶稳定脱贫

“我去年种了5亩水稻、2亩油菜,养了12头猪、出栏50多只鸡鸭,全家收入算下来有8万元。我还改造了原来住的土坯房。现在,已经主动申请不再吃低保了。我有今天,得感谢区人大青杠代表小组的代表们,他们从2011年开始帮助我家,多年如一日,栽秧搭谷、子女入学、生病住院、农产品销售等,事无巨细,事事帮忙。”这一席肺腑之言,出自璧山区人大青杠代表小组的结对帮扶户、梁山村低保户谭继模之口。

在青杠街道,一说起梁山村的低保户谭继模无人不知。“全家穷得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他的街坊邻居告诉记者,谭继模全家五口人,他是主要劳动力,但他自幼患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其妻子一级智力残疾,女儿轻度智力障碍,母亲年迈多病,儿子还在读小学。全家靠他一人种粮为生,生活极度困难。

前几年,璧山区人大常委会青杠街道工委组织代表走访选民时了解到这一情况,主动向街道党工委请缨,承担起帮扶谭继模家的任务。

代表们一进谭继模家,就感到任务艰巨。那时他们一家五口住在四面透风的D级危房内,一家人要么身体残疾,要么智力残障,家徒四壁。

在全面摸底了解情况后,人大街道工委制定了“帮助种植,解决温饱到适当养殖,提振信心到扩大规模,帮助产销到危房改造,改善居住到实现稳定脱贫”的渐进式帮扶计划。

首先,是解决温饱问题。代表小组组长、人大街道工委主任牵头组织代表和志愿者义务帮助他家种植、管护、收割全部承包田的水稻,当年就收获粮食5000余斤,一举解决了他们一家人的温饱问题。

然后,代表们又动员谭继模用余粮饲养鸡鸭。

有了一定收入,谭继模的脱贫信心大大提振,主动提出想要养猪。2017年起,代表们又为他修建圈舍、提供饲料、联系销售渠道。短短两年,他家的养猪数量从最初的4头发展到现在的20头。“现在,我家的猪还未出栏就被订购一空。” 谭继模笑着说。

最近,在代表小组的多方协调下,谭继模家的D级危房得以改造。王可辉代表还无偿为他家安装了水、电,并赠送了家具。如今,记者走进谭继模家,看到生活用品齐备,电视、冰箱、空调等家电一样不少。

“前不久,我还请青杠代表小组的代表们来我家吃刨猪汤,分享我的乔迁之喜。我在饭桌上就请他们帮我写好退出低保的申请并宣布:我再也不是贫困户了。”谭继模自豪地说。

据记者了解,璧山区人大青杠代表组的16名区人大代表结对帮扶的21户贫困户中,已有12户实现稳定脱贫。

这两个人大代表助脱贫的事例仅是冰山一角。在人大代表的帮扶下,更多的脱贫故事还在上演,人大代表深度参与扶贫工作已成常态。

猜你喜欢

曙光山区人大代表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各区人大和人大代表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松江区人大代表摄影作品选登
胜利曙光就在前方
杨曙光作品
王路平:以曙光之名
山区
卓尼县人大常委会为县乡两级无固定收入人大代表发放生活补助
辽宁贿选
解决山区环境问题的制度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