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爆炸”
2019-09-25李会超
李会超
澳航32號航班是从英国伦敦飞往澳大利亚悉尼的洲际航班,其间经停新加坡。所谓经停,是指航班不是直接从出发地机场飞到目的地机场,而是中途需要在第三方机场降落。大部分经停航班都会在经停机场办理客运业务。以澳航32号航班为例,乘客既可以购买从伦敦到悉尼的机票,也可以购买从伦敦到新加坡或从新加坡到悉尼的机票。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增加经停机场可以更灵活地出售机票,提高飞机的使用效率。在乘坐经停航班时,购买了全程机票的乘客需要先下飞机再二次登机。如果乘客购买的是从伦敦到悉尼的机票,当飞机抵达新加坡时,他们要先下飞机,再和购买了从新加坡到悉尼机票的乘客一起登机。
澳航32号航班使用的是空中客车公司交付给澳洲航空的第一架A380客机。这种大型民航客机能够在空中平稳飞行的动力来自机翼下方的4台巨大的涡轮风扇发动机。A380的操作系统非常复杂,但由于空中客车公司具备相当成熟的飞行自动化技术,所以A380与其他民航客机一样,只需机长和副驾驶两位飞行员操纵。飞行员对操纵杆、脚舵实施的操作会在飞行控制计算机(简称飞控计算机)的辅助下,由电传飞控技术转化为飞机的实际动作。此外,遍布飞机各个部位的大量传感器,还会严密监控飞机的工作状态,并将状态信息传送给飞机的飞控计算机,由计算机判断飞机的飞行状态是否正常。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A380的飞控计算机能将故障的位置与情况显示在驾驶舱的显示屏上,还能给出处理这些问题所要进行的操作步骤。
从新加坡起飞后,澳航32号航班按计划朝着悉尼方向飞去。此时,机舱内除了操控飞机的两名飞行员外,还有另外两位资深飞行员坐在驾驶舱后方的观察员位置上。他们的任务是对机长的操作进行评估,完成航空公司的日常考核任务。
意外突现
新加坡国土面积很小,飞机起飞4分钟后就已经到达印度尼西亚上空。此时,位于飞机左侧、靠近机身的2号发动机发生了爆炸。随着一声巨响,发动机碎片从2号发动机上飞出。虽然身处驾驶舱中的飞行员们无法用肉眼看到发动机的情况,但仪表盘上忽然出现的大量警示信息使飞行员们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机长赶紧向管制员发出了求救信号,要求管制员清空附近空域,而澳航32号航班将设法返回新加坡樟宜机场。
在爆炸发生之后,飞控计算机首先提示飞行员爆炸发动机的油温过高。飞行员们试图切断这台发动机的燃油供应。然而,由于发动机爆炸产生的碎片损坏了相关的控制设备,这项操作并没有奏效。之后,飞控计算机又发出了发动机起火的警告。如果发动机的火势不能被控制,飞机机翼上的油箱就有可能发生爆炸,这样飞机就很可能在空中燃烧并解体。到那时,就算飞行员们有天大的本事,恐怕也无力回天了。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控制发动机的火势。大家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飞机发动机的灭火装置上。当飞行员们按下了启动灭火装置的开关后,阻碍火焰燃烧的灭火剂被释放到起火的发动机中,火灾警报消失,飞行员们暂时松了一口气。
不过此时,飞控计算机给出了多达58个异常提示,飞行员们必须按照提示逐一处理。在日常训练中,飞行员在模拟机上遇到过的情况,最多只会有三四个异常提示同时出现,而此时大量的异常提示考验着他们的应变能力。机长马上在驾驶舱中进行了任务分配:他本人负责操控飞机在等待空域中原地盘旋;副驾驶专心负责处理飞控计算机的异常提示,按照系统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两位坐在观察员位置上的考核飞行员则从旁协助。
2号发动机的爆炸不仅使发动机无法正常运转,还破坏了飞机的液压系统,使得飞机翼面无法正常活动,因此飞机在降落时无法放出襟翼,增加了降落的难度。同时,飞机刚起飞不久,还携带着为整个航程准备的大量燃油,因而当时飞机的重量已经超过了正常情况下允许的最大落地重量。在一般情况下,飞机可以在特定的空域将燃油释放。但在当时紧迫的情况下,飞行员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释放燃油,且在机翼附近存在燃油起火风险的情况下,启动机翼末端的放油装置也容易引发更大的危险。为了评估理论上是否存在降落的可能,飞行员们将当时飞机的相关参数输入机舱配置的便携式计算机中,计算出了一个降落方案。但在此方案下,飞机落地后几乎将用尽跑道长度。这意味着,如果出现轻微的操作失误,飞机就有可能冲出跑道,造成严重的事故。
别无选择
虽然迫降充满危险,但至少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飞行员们决定放手一搏。发动机爆炸造成了液压系统失效,飞行员们不得不启用了备用的起落架放出方式——让起落架利用自身的重力放出并锁定。落地时,飞机用于减速的发动机反推装置和减速板无法正常工作,飞行员不得不利用起落架的最大制动能力实施刹车。在四个轮胎全部爆胎后,这个庞然大物终于停在了距离跑道尽头150米的地方。
到这里危机并未解除,由于爆炸破坏了发动机的控制线路,与爆炸的2号发动机同处一侧的1号发动机,在落地后始终无法关闭。同时,油箱中的燃油也在泄漏,这些燃油一旦接触距爆炸位置不远的起落架,起落架上由刹车造成的高温就有可能将燃油引燃。在这种情况下,常规的做法是实施紧急撤离,打开爆炸发生位置另一侧的机门、放出充气滑梯,让乘客逃生。然而,澳航32号航班的飞行员们认为,此时外部环境的变数太多,且还没有到完全失控的程度,因此更好的选择是让乘客留在客舱内。不过,他们让客舱中的乘务员各就各位,一旦情况有变,他们能在机长下达命令后立刻实施撤离。
新加坡樟宜机场的消防员在飞机落地后及时赶到了现场,他们立即向飞机起落架和爆炸发生位置喷射灭火剂,在阻止火情发生的同时也为这些部位降温。按照机长的建议,他们还集中几条水枪,向关不掉的1号发动机内大量喷水,最终帮助发动机停转熄火。在危机完全得到控制后,乘客们利用机场派出的客梯车有序地撤离,这场意外最终以全机乘客和机组人员无一伤亡告终。
事后,调查人员发现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一个相当低级的错误——发动机中采用了一根不合格的供油管。这根供油管的管壁薄厚不均,最薄的地方仅有0.35毫米。在当天的飞行中,这根供油管发生破裂,泄漏的燃油与高速旋转的发动机涡轮盘接触后被点燃,放出的热量使涡轮盘越转越快,温度也越升越高,最终发生爆裂,酿成了本次事故。作为补救措施,发动机制造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改进了他们的质量管理体系,尽量利用管理制度避免这样的情况再度发生。同时,他们还设计了新的发动机自动检测机制,万一发生类似的燃油泄漏情况,发动机就能自动停止供油。
在找出事故原因、走出事故的阴霾之后,人们把目光聚焦在了澳航32号航班的机长身上。在危机发生后,机长对各位飞行员的有效分工,以及临危不乱的精神 都被民航界公认为经典,也成为各个航空公司学习与研究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