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奥多?罗斯福亚马逊历险记

2019-09-25安梁

同舟共进 2019年8期
关键词:探险队罗斯福亚马逊

安梁

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的拉什莫尔山上,西奥多·罗斯福与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的雕像比肩而立。或许无法像三位前辈一样获得众口一词的赞誉,但他却曾被视为“头号公民”——果敢、强悍、粗犷,既勇于冒险又精于权谋,兼军事将领、演说家、猎手于一身,无疑是世纪之交有血有肉的美国偶像。在政坛起伏之际,他毅然选择远离尘嚣,钻入谜题无数、险象环生的亚马逊丛林,踏上了一场探索未知的旅途。昔日的总统先生收获了一条以罗斯福冠名的南美河流,也几乎送上了自己的性命。在雨林深处,他究竟体验了怎样一番历险?

深入骨髓的“冒险癖”

如果没有1884年情人节前夜的那场噩梦,世上或许不会有人们熟知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那天,在纽约政坛奔走的罗斯福初为人父,沉浸在喜悦之中。但当他打开家门,却看到了一幕悲剧——妻子产后患上急性肾炎,生命垂危;母亲的感冒转为伤寒,病入膏肓。一番手忙脚乱的抢救后,死神带走了他最爱的两个人。罗斯福在日记里画下十字架,颓然写道:“光明已从我的生活中消逝……”

遭遇变故后,他选择逃离忧郁的东部,遁入蛮荒的南达科他州,用另一种生活抚平伤口。罗斯福在一片牧场落脚,纽约精英变身西部牛仔,头戴墨西哥宽边帽,身穿皮马裤,脚蹬牛皮靴,还装饰着短穗和银马刺。勇猛果敢的西部精神注入了他的血液,猎杀灰熊、追捕强盗、用拳头教训鱼肉乡里的地头蛇,旧日亲友眼里的富家公子形象在罗斯福身上一扫而光。待他重回政坛,已是胆识过人的硬汉,南达科他的疗伤时光可谓因祸得福。

几年后,罗斯福进入海军部,政治生涯迎来转折。他早年结识马汉,信奉海权论,是一个坚定的扩张主义者。古巴在美西之间的微妙地位,被眼光敏锐的罗斯福视为突破口,他极力鼓吹战争,酝酿一场新旧霸主的决斗。故而,“缅因”号事件引爆美西战争后,他立刻表态辞职从军,甚至不愿驻守港口和要塞,执意冲锋陷阵。

身份特殊、名声响亮的罗斯福被编入了志愿骑兵团,在他的号召下,边疆牛仔与体坛名宿齐聚麾下,后世称之为“莽骑兵”。担纲指挥的罗斯福,常在训练后与士兵们畅饮啤酒,称兄道弟地打成一片,令出身行伍的军官们为之侧目。野路子带兵之道,让罗斯福的属下躁动好战,恰逢前线军情紧急,他们有了用武之地。

1898年夏日,罗斯福率领五百精兵登陆古巴,运送正规军的舰船容不下太多战马,志愿骑兵团将面临步战。从海军投身骑兵,再从骑兵蜕变成步兵,罗斯福境遇曲折却一往无前。第一战,美军目标是夺下通往重镇圣地亚哥的山口,罗斯福率部兵行险着,从山路包抄西班牙人。两小时的激烈遭遇战里,他失去了7个士兵,却一跃成为英雄,只是他在日后的采访里从不居功,谦称自己连敌人都没看清。

数日之后的圣胡安山战役,令罗斯福真正见识了战争的残酷。美军在枪林弹雨里血流成河,原本作为后备部队的莽骑兵,被推向决胜冲锋的前沿。为便于调度,罗斯福冒着成为活靶子的危险一马当先,向主阵地猛攻。跟在他身边的士兵相继阵亡,几枚子弹擦着眉毛飞过,让他捡回一条性命。此役过后,西班牙人福”,而不是“罗斯福总统”。

美西战争为罗斯福赚足了政治资本,将他送进了白宫。总统位高权重,责任巨大,他的冒险生涯因之搁置了十余年。在退出连续三次总统选举后,闲不住的罗斯福看中了野性的非洲,盘算着重温牛仔时代的猎人生活。当然,他并非嗜杀成性,1902年他还因救下一只小熊而广受赞誉,“泰迪熊”就来自他儿时的昵称。为了维持公众形象,他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名衔:国家博物馆标本采集员,“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则为其远行提供了赞助。

数百搬运工、马夫、民兵组成的狩猎大军浩浩荡荡开进草原,但庞大的队伍无法将风险完全规避。一头穿越丛林奔袭而来的大象,让罗斯福无限接近死亡,他打光了子弹,躲在一棵大树背后,幸亏身边的老猎手及时赶到,两枪打退了发狂的庞然大物。9头狮子、8头大象、6头水牛、13头犀牛、7头河马、2只鸵鸟、3条巨蟒和1只鳄鱼登上了罗斯福一行的最终成绩单,它们被剥皮或制成标本,陈列在博物馆里,让它们殒命的不惟昔日美国总统射出的子弹,还有他那深入骨髓的“冒险癖”。

“头号公民”垂青巴西

或许是非洲之行重新激起了雄心,1912年,西奥多·罗斯福又一次投身竞选,有望史无前例地三度入主白宫。他在选民中间威望不减,却遭到了共和党同僚的反对。一怒之下,罗斯福与许多旧友决裂,另起炉灶,以自己喜爱的“公鹿”为名,重建了一个党派。不出所料,共和党内斗让伍德罗·威尔逊坐收渔利,而惨痛败选的罗斯福沦为众矢之的。

与多年以前如出一辙,罗斯福决心用新旅程调整思绪,只是南达科他州已不能满足他的冒险欲望。正如他曾夸耀的,自己是美国“头号公民”,也是一位世界公民。即便离开宝座,他仍是欧洲名流的座上客,一些新兴国家也希冀着借助他的名望与魅力获得世界认可,南美洲的阿根廷与巴西就在其列。

率先伸出橄榄枝的是布宜诺斯艾利斯自然博物馆。在邀请函里,对方给足了前总统面子,许以丰厚报酬。几乎被1912年大选搬空家底的罗斯福,不想放过用几场风光演讲挣钱的机会,更何况他对南美向往已久。恰巧,巴西人提出了一個更有吸引力的方案,他们打算策划一场深入亚马逊丛林的冒险,由罗斯福挂帅,率领一支联合科学考察队,探测一个未知水系的源流。相形之下,罗斯福更青睐后者,除了冒险之心蠢蠢欲动之外,还有一个理由不容忽视:儿子柯米特正在巴西讨生活,他在非洲之行里算得上是父亲的左膀右臂。

1914年伊始,罗斯福亲身感受了南美的热情。巴西农场主们听闻贵客远道而来,争相投其所好,安排了狩猎宴会和骑术表演会,为了不耽误行程,罗斯福不得不婉拒了诸多邀约。其实,觥筹交错之间的他,已过了冒险的年龄。如果说非洲之行他还宝刀未老,那么亚马逊探险之前,往日的硬汉总统就有了疲态。不消说自幼困扰他的哮喘病和长期居高不下的体重,单是新近伤病就令人担忧。1902年的车祸重创了他的左腿,医生一度发出了截肢警告。其后的一次跑马撞树,加剧了伤痛。踏入丛林之前,罗斯福已是拖着一条伤腿在行进。他的左眼也在一次拳击训练中负伤,视力微弱。对于困难,他心知肚明,曾坚定表态道:“如果对我来说,把身躯留在南美是必须的话,那么我已经做好了这种准备。”

巴西政府可不愿目睹罗斯福“牺牲”,他们有底气让贵客名利双收,龙东上校就是信心之源。皮肤黝黑的龙东上校身体里流着印第安血脉,既是作风硬朗的军人,又是在丛林奋战多年的博物学家。他熟悉亚马逊,也擅长与杂居其间的印第安部落打交道。在他看来,即将与罗斯福并肩走过的“困惑河”水文复杂多变,但解密未知的诱惑能让人奋不顾身。

罗斯福对探险队的主心骨龙东赞赏有加,却也不敢有丝毫松懈,依然调来专人负责后勤。不过,待到采购停当,探险队员们哑然失笑。罗斯福的后勤专家们显然把舒适摆在了首位,必要的培根薄片、带骨鸡肉、脱水土豆和安全火柴悉数在列,但三打烟斗、24卷厕纸和填满一个大箱子的芥末、红辣椒末、肉桂皮、柠檬酱就有些不伦不类了。而巴西政府也似乎担心过度,他们为罗斯福和队员添置了足以拖慢整个行程的厚重帐篷,还运来了一只巨型陆龟,宣称它平时可以充当坐骑,缺粮之际可以杀了熬汤……毋须猜测,艰辛的丛林之旅,证明了繁冗的后勤“多而无当”。

险象环生的旅程

对于“困惑河”,巴西人自有小算盘。龙东预计,它的长度可能超过1000公里,是亚马逊河的重要支流。河流沿岸的橡胶树是一笔宝贵财富,一旦罗斯福—龙东探险队绘制了精密地图,求财的欧洲商人必会闻风而动,政府谋划已久的丛林开发大业就得以顺势启动。而在罗斯福的设想里,亚马逊探险会是“最后一次童心之旅”,但他低估了丛林的恶意。

欧美的灾难片为亚马逊平添了某种刻板印象。与之大相径庭的是,南美内陆没有太多猛兽出没,连蟒蛇也造不成很大威胁。古往今来的探险者,最厌烦的莫过于那些足以夺人性命的飞虫。阵雨过后,一种嗜血的飞蝇就会造访,它们围着人群乱咬,在皮肤上留下密集的黑点,许久无法褪去。

动身之前,罗斯福备好了头盔,在上面挂一块粗棉布,将蝇虫拒之门外。他还得戴上手套,为斯克里布纳出版社的书稿挑灯夜战——很难想象,那些描绘巴西风情的妙趣横生之语,是如何在笨拙的手套和恼人的飞蝇陪伴下诞生的。丛林里的疟疾和黄热病横行,一旦中招,在劫难逃。不巧的是,亚马逊伊蚊正是传播疾病的高手,它们遍体黑色,以吸食人畜鲜血为生,在叮咬处产下数百幼虫,留下又红又痒的创口。好在工业时代催生了化学驱虫剂,探险队有所防备,但仍捉襟见肘,罗斯福不时将随身携带的药膏奉献出来,才解了燃眉之急。常来侵扰的还有白蚁,它们曾将罗斯福的内裤啃掉大半,惹得队员们哄堂大笑。

密林里少有猛兽,但河流里不乏狠角色,它们一路上没有造成伤亡,却吓了探险队几身冷汗。罗斯福曾与一条潜伏在营地周边的珊瑚蛇狭路相逢,他一身是胆,用靴子猛踩毒蛇的“七寸”,被反咬了一口。幸运的是,毒牙嵌在了厚实的皮靴上,众人虚惊一场。漫漫长路上,龙东提心吊胆,多次提醒罗斯福,不要在河水里忘情地洗澡,凯门鳄与食人鱼嗅到伤口淌出的血水,会伺机而动。在以往的探险里,为了摆脱饥肠辘辘的凯门鳄,龙东的队员们有时需要狠下心来,将染病的公牛牵入水中,供它饱餐一顿。此外,水中还有体长一英寸的牙签鱼,会在不经意间钻入人体,致人感染。

依照原定路线,探险队穿过高原与雨林,逼近“困惑河”下游,横亘在眼前的是声若惊雷的湍流。罗斯福回忆,他们的木船在湍急的河水里撞上岩石,顿时粉身碎骨,一些残片漂在水中,另一些挂在岸边,令人望而生畏。激流当前,食物短缺,探险队不得不一再精简。起初,几个巴西队员忧心生死难料,选择了离开。旅途日益艰难,罗斯福只能陆续遣返追随的美国伙伴,年迈的神父、后勤总管、博物学家先后离队,前路对他们而言的确愈发艰辛。再之后,为了轻装上阵不致翻船,队员们丢弃了一切不必要的装备,就连罗斯福也只留下了一套睡衣、两条内裤、一双短袜,以及保命的医药包和枪械润滑油。每逢大雨,他和队员们都淋成“落汤鸡”,却几乎没有可换的衣服。与衣不蔽体相伴的,是食不果腹。龙东和罗斯福的儿子柯米特肩负起打猎重任,以补充口粮的不足。最窘迫的日子里,队员的晚餐只有一片苏打饼干、一片鱼肉和一杯咖啡。

当然,不能忘记神出鬼没的印第安人。他们是丛林真正的主人,领地意识极强。有印第安血统的龙东,当年在亚马逊铺设电报线,与之多有交往,但不敢担保探险队在横穿印第安领地时能全身而退。柯米特任职于巴西铁路公司期间,也领教过印第安吹箭筒的厉害。在必经之路上,最为可怖的是辛塔拉尔加部落。队员们早有耳闻,他们保留着食人习俗,在祭典上将战斗中的俘虏架火炙烤。途中,罗斯福不以为然,却拦不住身边的人疑神疑鬼。穿越辛塔拉尔加部落领地之时,探险队察觉到自己被跟踪了,但由始至终对方都没有真正进攻。唯一遭殃的是龙东的爱犬,它被乱箭射穿心脏,某种意义上成了印第安人对闯入者的一个警告。

不枉生者,不畏死

死亡,是探险者无可回避的话题。在“困惑河”下游,这个字眼终于纠缠上了罗斯福和龙东。

最初的噩耗源于一个电报站,罗斯福在那里接到了侄女玛格丽特病逝的消息。她追随罗斯福游历南美,染上了热带病,病发后匆匆赶回纽约,仍不治身亡。探险队上下都曾与玛格丽特有过一面之缘,他们为妙龄女子之死心有戚戚,罗斯福更是心怀愧疚。

没过多久,死神将手伸向了探险队,他带走的第一个人是脚夫辛普利西奥。亚马逊之行中,跟随在罗斯福与龙东身后的是一群巴西脚夫,他们大多是黑人,默默扛起辎重,是不太露脸的无名英雄。在一处湍流旁,柯米特的固执己见铸成大错。他的性格与父亲有几分相似,有主见,敢下命令,颇得器重。那一天,他与两个脚夫驾船驶向小瀑布,龙东望见水中泛起的白色泡沫,打了退堂鼓,命令全队暂且靠岸,放慢脚步。年轻气盛的柯米特高估了自己的划桨技巧,贪功冒进,结果落入水中。湍流放他一条生路,却卷走了辛普利西奥。看惯生死的龙东大发雷霆,罗斯福也为儿子的冲动懊恼不已,他们在瀑布边立起了一个十字架,告慰死不见尸的伙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罗斯福心里的“定时炸弹”被引爆了。在他的叙述里,脚夫之中有一个名叫儒利奥的另类,“是个混世魔王,懒得出奇,偷奸耍滑”。出发不久,他就与同伴吵架,挥刀相向。到了食物匮乏的时候,他的小偷小摸犯了大忌。一次被抓现行后,儒利奥拔出偷携的卡宾枪,射穿了一位探险队员的心脏,尔后逃入叢林。轮到罗斯福大发雷霆了,他愤怒地要求龙东将儒利奥追捕回来,绳之以法。

不过,愤怒归愤怒,罗斯福自己也陷入了大麻烦。尽管地位尊贵、身材略显臃肿,他身先士卒的精神却是有目共睹的。每当探险队的船只被困在石缝里,他总会不顾安危,起身助脚夫们一臂之力。幸运之神不会一直眷顾他,一次在湍流之中,他脚下一滑,右腿胫骨撞上了一块岩石,顿时血流如注。众人手忙脚乱地把他抬到岸边,随队医生暗暗叫苦,伤口很深,不再年轻的罗斯福愈合能力下降,注定难逃亚马逊蚊虫与病菌的侵蚀。

果不其然,夜里,罗斯福的伤口红肿,有了感染的迹象。此后的日子里,他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为了让他舒适一些,医生专门拨出一顶小帐篷供他静养。遇到湍流,脚夫们则冒着生命危险将他勉强抬过去。痢疾趁虚而入,罗斯福一度高烧不退,精神恍惚。他在半梦半醒之间吟诵着英国诗人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忽必烈汗把谕旨颁布,在上都兴建宫苑楼台,圣河阿尔弗流经此处,穿越幽深莫测的洞窟,注入阴沉的大海……”遥想1798年夏日,恰是罗斯福在美西战争殊死战斗的100年前,柯勒律治在农庄抱病休养,服过镇痛剂后,他昏昏睡去,梦到了忽必烈的亭台楼宇,醒来文思如泉涌,写下此诗。此时,忍受着相似痛苦的罗斯福,可曾有相似的梦境?恐怕不得而知了。

被病痛折磨的罗斯福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召来龙东,命令道:“考察不能停,但我已无法前行。”龙东断然不会也不敢抛下他,如果罗斯福遭遇不测,自己又怎么向巴西政府交差呢?日后,罗斯福曾对记者坦白,在冒险之前,他都会将一小瓶吗啡藏在短袜里。他有一句名言:不枉生者,不畏死。”然而,在生死边缘的亚马逊,他终究没有自我了断的勇气。

龍东不会抛弃罗斯福,但两人罕见地爆发了冲突。罗斯福眼见给养殆尽,希望探险队减少测绘工作,此举无疑触及了龙东的底线,后者舍命陪君子,正为水文资料而来。双方争执不下之时,一个意外发现带来了转机。在旅途尽头,龙东寻觅到了割胶客的痕迹。他们是一群穷苦的冒险家,一柄刀、一只桶、一盏灯、一顶帽子,组成了闯荡橡树林的家当。罗斯福写道:割胶客是真正的先锋人物,他们不但要无欲无求,还得无知无畏。”诚然,在“困惑河”的终点,没等到探险队深入险境,为生计奔波的割胶客已披荆斩棘,开辟了一方文明天地。在他们的帮助下,罗斯福接受了简单的手术,龙东的水文测绘不辱使命。只不过,如今的地图上,没有割胶客的痕迹,只有“罗斯福河”的名字。

走出亚马逊后,罗斯福不顾伤口尚未愈合,就不辞辛苦地辗转于纽约和伦敦。他经受了残酷丛林的考验,又要直面质疑者的责难。在皇家地理学会,他舌战群儒,用亲身经历与翔实的资料证明了“困惑河”的真实存在,让科学家们的目光聚焦在巴西,尽力弥补了亚马逊历险难称完美的遗憾。

(作者系文史学者)

猜你喜欢

探险队罗斯福亚马逊
亚马逊雨林在燃烧
亚马逊卖的最好的100款玩具
跟踪导练(三)
节俭又“浪费”的亚马逊
亚马逊推荐:TOP 25热销玩具清单
参照 借鉴 提升——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
换个角度看历史——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
罗斯福的壮举
探险队长 DAKOTA CUSTOMS定制版牧马人改装
罗斯福与戴高乐的恩恩怨怨